分享

清明节的多种含义

 小袤 2011-03-25

清明节的多种含义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祭祀节日,清明节主要是祭祖扫墓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520,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4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来清明寒食逐渐合二为一。

 

注释: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636)。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