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秀泉局长在实验区焦作年会上的讲话稿_遂宁新教育实验学校

 xqsa 2011-03-25
在全国新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焦作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秀泉


 

尊敬的朱永新主席、各位专家、各位新教育人:
大家好!今天对于焦作教育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们迎来了新教育路上的又一次隆重的庆典。全国新教育实验工作会议在焦作召开,来自全国28个兄弟实验区的新教育人齐聚一堂,分享焦作新教育的成果,这既是对焦作新教育实践的一次肯定,更是对焦作新教育的一次检阅。
从2007年焦作市开始实践新教育实验项目到今天,三年多的时间,焦作新教育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草根行动到行政推动的发展过程。2007年3月,灵山新教育贵州支教活动,让市教科所的张硕果老师成为焦作新教育的第一粒种子,悄悄改变着老师们的行走方式,为焦作教育带来一股源头活水;2007年8月,朱永新教授和常丽华老师精彩的报告,正式拉开了焦作新教育的帷幕;2008年,苍南年会上焦作正式加盟新教育实验,成为河南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实验区;2009年,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新教育动员大会,并成立专门机构——焦作市新教育实验研究室,以区域形式整体推进新教育实验。2010年新教育实验被列入焦作市教育局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教育能够在焦作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由一个人的孤独行走,到一群人的结伴而行;由教师们的自发行动,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进;由草根行动到行政支持,并最终迅速成为焦作教育的主流文化,这种发展历程足以证明新教育实验的强大生命力。回顾焦作新教育的发展,我们想从以下几点和大家分享:
一、 准确定位,让新教育为焦作的素质教育开道
可以说,新教育实验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最具实践性、操作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素质教育的践行方式,也是我们一直在寻找而一直没能找到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特别是当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的老师不惜时间、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不问得失全身心地投入新教育实验,在深深感动之余,我们看到了新教育实验的强大生命力,看到了实验对师生生命状态的深刻改变,也感受着它不可替代的巨大魅力。所以,如何能够让新教育在焦作遍地开花,让新教育造福一方百姓,惠及更多的孩子,惠及更多的家庭,这是我们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2009年,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市教育局党组决定用新教育为焦作的素质教育开道,用新教育打造焦作优质的教育生态环境和教育发展文化。以新教育实验为有效载体,全面推进焦作的素质教育,帮助广大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造福更多的学生和家庭。因此,在焦作,我们对新教育实验的定位不仅仅定位在一项课题实验上,更把它定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最有效载体上,把它定位在提升地方教育品质的一个重要契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上。2010年,市教育局将新教育实验与焦作市的均衡教育、职业园区建设一起,列为焦作市教育局的三项重点工作,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找准定位,统一思想,让我们为实验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行政保障,破解新教育实验推进难题
没有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新教育实验的区域推进就无法实现。为此, 2008年,焦作市教育局就出台文件,成立了新教育实验区,规范实验的管理。2009年,召开了全市新教育实验动员大会,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市直学校校长都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让新教育开始逐步走进教育管理者的视线,新教育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市教育局成立了焦作市新教育实验研究室,加强学术指导和项目培训;为便于开展实验培训,市教育局还建起了“新教育之家”培训基地,启动了焦作市新教育实验高级研修班、新教育实验项目培训等系列培训活动,对各级主管领导、校长、教师分层次、有重点的培训。市新教育实验研究室还主动承担了各县市区和重点实验学校的跟进培训,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召开现场会,送课送报告下乡;为了让新教育成为焦作教育的主流文化,让新教育理念深入人心,2010年焦作市教育局又印发了一万五千册新教育实验手册,全部免费发放到实验教师手中。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实验推进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课程化的问题。能否课程化推进,是新教育能否常态化的关键。它将决定着新教育实验能否和师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能否成为教师的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方式,能否在学校雷打不动的坚持下来。
为此,在新教育研究室和基础教育科多次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出台文件,将晨诵午读时间进行规范,保证了学生晨诵和午读的时间。让晨诵、午读、暮省成为我市小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确保孩子养成与诗歌共舞、与黎明共舞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
在实验推进过程中,图书的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如何保证高质量的共读图书也是实验顺利推进的关键。为此我们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学校自筹、学生自建等多种形式解决问题。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武陟县教育局先后投入48万元购买新教育共读书目和教育专业阅读书籍,确保实验用书,其他县区也不同程度加大了实验的投入。第二个方面是动员社会力量捐助图书。河南校信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我们免费捐赠图书价值1.4万元,目前这些书籍已经在修武山区小学开始漂流。另外解放区、山阳区也通过联合书店等方式开展全区范围的图书漂流活动,学校也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投入到实验用书。而在班级层面,通过家长会、教师引领,很多学校的班级都建立了班级自由阅读书柜,通过学生捐赠、班级漂流等多种形式,保证学生能够读到优质的童书。
实验中遇到的第三个难题就是如何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市新教育实验研究室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她们组织优秀榜样教师和家长成立了焦作市新教育实验讲师团,分专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仅今年一年就先后培训教师达数千人次。同时通过举办开放周、研讨会、现场会等形式让教师跨县区、跨学校现场感受和学习。2007年以来,焦作新教育团队通过这些方式先后培训焦作本地教师8000余人次、家长4万人次,培训外地教师4000多人次、家长7000多人次。
仅2010年一年时间,我市就组织大型培训交流研讨活动近二十次,深入乡村、学校近百次。不仅如此,还自觉承担了周边地市新教育的领航任务,焦作新教育团队核心骨干先后赴商丘、平顶山、周口等地培训辅导,召开专题座谈会,为一线教师开展实验送去技术支持。
同时我们也不断向优秀的兄弟实验区取经。2009年7月,赴江苏海门参加新教育年会以后,海门新教育的品牌、特色、成效和集体参与、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给焦作很多启示,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最佳诠释。为此,市教育局还先后四次派出百余人,包括近局长、校长、骨干教师、科研人员在内的人员赴海门观摩学习新教育。
三、培植榜样,让新教育成为主流文化
三年多的新教育实践,给焦作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教师的专业成长、家校关系的改善、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进等方面都颇见成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验中一大批教师从日常教育教学中突围,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活方式,借助阅读、写作、反思和专业共同体迅速成长,涌现出一批令人感动的新教育榜样。
环南一小的大杨树老师坚持用文字记录学生的成长,记录班级的故事,记录自己的反思,和学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曾为班里六十余位学生的生日送上了生日祝福,半年多时间给家长写了27封信,建立了良好的家校关系,成为我市为数不多的小学特级教师之一;中站造店学校的赵莉莉老师,是焦作新教育榜样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正在改变和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发展,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教育对教师行走方式和生命状态的改变;离修武县城25公里的西村乡,是焦作农村学校新教育实验的典型之一。该乡50多岁科研负责人罡雪山老师深入各山区学校,推进实验项目,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该乡各中小学都开设了富有农村特色的新教育实验项目,老师、学生以及一些多年没有看过书的农民家长,都加入了共读共写的行列;马村工小的赵素香老师也是在新教育实验中迅速成长的教师代表之一,她由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成长为焦作市四万名教师中唯一的一位小学功勋教师,多次下各学校培训指导教师;焦东路小学的尤小惠老师,在退休之前仍坚持和孩子共读共写,不仅学会了电脑,她的班级成长主题帖还被教育在线推为优秀帖。这些老师正在用行动诠释着新教育精神。可以说,没有这些榜样教师,没有她们的真情付出,没有她们的坚定和执着,就没有焦作新教育的今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老师借助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以团队的名义成长。在新教育实验研究室的引领下,在焦作先后出现了焦作山阳毛虫俱乐部、焦作市润德屋书友会、圪垱店毛虫团队、四棵柳读书沙龙、追梦之旅、实验小学青年教师研修沙龙、龙源湖学校名流居读书会等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越来越多尺码相同的新教育人汇聚在一起,也感动着越来越多尺码不同的人,通过共读共写,通过网络研修,更多的老师成长起来。清雨雅竹、听雪、踏雪寻梅等一批农村博腕的诞生,让我们看到新教育实验正在改变着越来越多农村教师的生命状态。
为引领老师们的成长,我们还先后邀请了常丽华、陈金铭、巍巍中条、快乐小荷、飞羽悠然、王林、阿常、日出东南、水易、爱上教育及教育在线部分版主赴焦作与实验教师面对面交流,以激情点燃激情,用思想砥砺思想,不断提升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部分教师加入到教育在线网络师范学院,不断修炼自我,促进专业提升。
2010年,焦作市教育学会年会以新教育为核心内容,在马村工小召开了焦作市首届新教育年会,新教育已经成为焦作教育的一个主流文化。
四、 开拓创新,探索初中新教育空间
    为拓展新教育的发展空间,探索、推广初中新教育实验的操作模式和实践经验,2010年4月30日,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我们正在涨潮的海上”——焦作市初中新教育实验现场会,以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为例,解读了一所农村初中的新教育之路,为其他初中学校推广新教育实验开拓了思路。该校推出的“天天成长课”、“相约第五节”“海棠诗会”“名家有约”“四棵柳读书沙龙”等多种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师生的精神生活,极大的促进了师生精神面貌的改变,从教学质量、师生生命状态、学校新文化等方面都带来较大变化,尤其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朝向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等理念引领着师生朝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目前该校通过项目组的形式进一步开发适宜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用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打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成效明显。还有我市的人民中学,作为市直初中的领航者,也在学校文化、课程实践、师生阅读、理想课堂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也许这些学校的做法还不够成熟,但我们希望它们能够为新教育在初中的实践和推广提供一些实践意义的思考。
五、合作共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2009年开始,我们定期推出了“相约星期二——焦作新教育实验系列开放周活动”,这是焦作市教育局为推广新教育实验采取的一种“田野”培训方式之一,也是集中展示焦作新教育实验成果的窗口,既为优秀实验学校、榜样教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同时不断汇聚一批又一批尺码相同的新教育人,“相约星期二”系列开放周活动先后吸引了来自广东、甘肃、湖北、安徽、山西以及郑州、洛阳、开封、周口、平顶山舞钢市等一批又一批外地市代表团前来观摩学习。
目前,新教育实验在焦作已经实现了两个推广。一是在城区实现了由重点学校、部分班级、部分实验教师为主开展实验到重点学校全面推开、普通学校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特别是儿童课程项目已经深入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二是实现了新教育实验由城区到县区、由城市到农村的推广。仅修武一县就有98所学校参与到实验中来。
2008年12月,焦作成功举办了《冬天里的童话——相约焦作,对话新教育》全国研讨会。来自广东、江苏等八个省市的200余位代表和焦作的老师们一同参加了会议,分享了焦作新教育实验成果;2010年4月10日,朱永新教授到焦作调研实验学校,在全国卓越校长峰会上,焦作新教育成果展示也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教育时报》也先后以《被一个团队改变的焦作教育》《焦作新教育,让梦想开出花来》等为题报道了我市的实验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市代表要求到焦作观摩学习新教育实验,新教育也开始成为焦作教育的又一张名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初中,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做得最好的学校,往往也都是教学成绩最突出的学校。“大杨树”老师的班级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不仅成绩名列全区第一,而且语数外平均分比第二名的班级高出七分之多,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新教育实验不以追求成绩为目标,但好的教学成绩却一定会是新教育实验的额外奖赏。
随着焦作新教育的区域推进及实验成效的不断显现,郑州、新乡、开封等外地市地的部分学校和教师也加入到新教育实验当中,与焦作新教育结成联盟,共同成长,新教育在河南正在形成一个更大的共同体。
六、问题与思考
对于我们来说,推进新教育不是赶时髦、贴标签,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让我们的教师和孩子实实在在从中受益。为此,我们还将从更加长远的角度考虑,为新教育实验在焦作更好的发展环境,从本质上解决好机制和体制的问题,统一整合科室职能,营造更加和谐的干事创业的环境。同时树立大教育,大教研的观念,完成新教育奖励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突出校长责任,切实解决学校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新教育骨干教师队伍中培养更多的专家型教师和推向全国的优秀实验榜样,这些都是焦作新教育实验进一步推进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近重点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代表焦作市教育局、代表焦作广大师生对朱永新老师、研究院各位专家、各位新教育人长期以来对焦作新教育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焦作新教育也不会辜负大家的信任,我们有信心把焦作打造成河南新教育的根据地,让新教育的旗帜在这里高高飘扬。也恳请各位代表不吝赐教,对焦作新教育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