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理解”

 传统文化网站 2011-03-26

 

“理解”这个词在现代用得很多,尤其是现代青少年,动不动就说别人不理解自己,家长不理解自己,老师不理解自己,当权的统治者、编教科书的专家们等等,凡是老一辈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于是乎,“代沟”这个名词出现了,凡是两辈人之间出现了一点问题,就把它归咎于“代沟”。意思是两代人之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既然有了代沟,相互间似乎也就用不着沟通了。你在沟那边,我在沟这边,各行其是,互不干涉。究其实,人与人之间是不存在什么“代沟”的,不论从“人类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哪个方面来说,人类身体的成长、心理的成长,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变化。环境在变,人也应该跟着变,才跟得上时代的前进,否则,落后于时代的前进,与别的人当然就会有差距了。

曾子在《大学》里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意思是说,商朝的《盘铭》上说:“如果这是新的一天,那么天天都是新的一天,未来的一天也就是新的一天。”商朝距今三千多年,曾子是孔子的学生,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两三千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对一个人而言,一天所处的环境没有绝对是熟悉的,每一天总会有一些新东西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所以,人的学习也就很重要了。人生的过程,人生所处的环境既然是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那么天天都是新的一天,未来的一天也就是新的一天。那么调节自己以适应新的一天、新的过程、新的环境也就很重要了。也就是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随时代发展变化的潮流,跟上时代,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既然要跟上时代,跟上环境的变化,那么,最首要的就是要认识人!所谓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其实是人的变化。没有人,哪来的变化?!

那么,应该怎样认识人呢?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这个意思是说,不要害怕、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害怕、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回过头来看《论语·学而》第一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马上就能联想到这是首尾相连、前后相呼应的。别人不了解、不理解我,而我也不恼怒、不怨恨,难道我就不象一个君子吗!所以这里孔子又一次说明,不要害怕、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害怕、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仔细分析这两句话,很有意思,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要“推销自己”,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点本事。动不动就说自己是“怀才不遇”,动不动就埋怨父母,埋怨当官的、当头的没眼光、没本事,好象天下事自己什么都懂,别人都不懂,“唯我独尊”。反正,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都是别人不理解我。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替别人考虑一下了吗?我们了解、理解周围身边的人了吗?没有!起码大部分人都没有去考虑过别人,都没有去了解、去理解过别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就多了起来。换句话说,如果我理解了他(),我也就能知道他()是否能理解我,如果我不理解他(),我当然也就不知道他()是否理解了我,是否能理解我。既然我不理解他(),我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理解我。如果我理解他()了,我也就能知道他()为什么不理解我了。知道了他()为什么不理解我的原因后,我也就能想办法让他()理解我了。一旦别人理解我了,当然什么事都要好办多了。

事情就这么简单,人与人之间若都能互相理解、相互了解,那么,人们之间的矛盾将会大量减少,人们也就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了。所以,关键的关键,在于我自己是否先去理解了别人。

再究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好人好事、坏人坏事,所谓的好人好事,是站在我这个角度来看的,换一个角度,也许就不是好人好事了。比如挽救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千方百计不辞辛劳,这在一般人眼中绝对是好人好事,但对患者本人而言,对家属而言,不一定就是好人好事。因为患者明知这是不治之症,是延长痛苦,是浪费金钱,愿意安乐死而不愿再受折磨,所以千方百计不辞辛劳的努力就会被看成是坏人坏事。再比如施舍,大城市的街上都有乞讨者,对他们施舍,一般人都认为是好人好事,可是对城市管理者来说,这不是好人好事,正因为有这些所谓的好心人,才滋生了乞讨者到处流浪、不劳而获的土壤,使城市管理增添了许多困难。如果没有人施舍,这些人就会想另外的办法谋生。

再比如坏人坏事,也是一个相互理解的问题,某人进城打工,许多日找不到工作,饿极了,便偷商店东西吃,这在店家来看,绝对是坏人坏事,于是便群起而殴之,打得他奄奄一息,还不解恨。类似这种事情有很多很多,这里难以一一举例。其实,说到底,人们的每个行为、每件事情,我们都不要简单地归结为所谓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而是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换句话说,就是理解不理解。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都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关键在这个人的智慧。有智慧的人会选择比较好的或很好的行为方式,于是他做出来的事就是好事,他也就是好人;如果智慧不够,不会选择最佳行为方式,那么他所做的事就会变成坏事,他也就变成了坏人。如果我们只是听说他是个坏人,做过许多坏事,从而产生偏见,于是我们在他眼中也会变成坏人。如果我们只是听说他是个好人,做过许多好事,从而无端地信任他,我们就会做错事。所以:我们接人待物,一定要学会识别,要首先理解别人,才不会犯错误。当然,以上所说,仅一般而论,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所接触的人不一样,所面临的事情不一样,行为方式也就会不一样,因此我们最首要的是学习,要掌握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