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

 摆渡杨文海 2011-03-26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自诞生以来能一代代繁衍生息延绵不断自今是有原因的。但这原因恐怕学界专家谁也说不清楚吧!更何况我这个普通民众。我只是在学习了我们传统文化之后有了一点自己的见解,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也许浅薄,也许有失偏颇皆任读者朋友评说笑骂。

中华民族能历经千年风雨而一路走到今天,可谓是一个奇迹。而奇迹的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我以为靠的就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这个由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积累了我们民族从古自今无数劳动人民和伟大哲人的毕生智慧。现代中国史学界将它概括成这样一种精神: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我看到后感觉真的是有道理啊!怎么个有道理且听我从春秋战国说起。

中国从远古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就开始有了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的萌芽思想。还记得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吗?据史书记载:宇宙初生之际天地混沌,漆黑一片,盘古生其中不甘忍受黑暗,将神斧劈向四方。于是天地始分,轻者升而为天,重者降而为地。盘古怕天地重合又施法不断长高,几万年之后便有了天高九重,广平而厚实的中华大地,且天地不复再合。于是盘古累倒,死后化为万物。相传其骨节化为山林,而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这就是我们的始祖盘古,再看女娲补天的传说,相传水神共工造反,火神祝融与之交战。共工胜而祝融败,一气之下祝融头撞不周山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大地一片汪洋,猛兽四起危害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天,再折神鳖之足撑四极。然后平洪水,杀猛兽人类才得以安居。

盘古和女娲作为神话人物蕴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智慧。他们身上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是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历来为中华儿女所效尤。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在这片华夏儿女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热土上流传不息,不断繁衍,延续古今。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强大与发展不懈努力。回首历史,神农氏尝遍百草,无数次被药得几乎死去,但他从未有过丝毫畏惧,终于创立医学为华夏大地的人民减轻了病痛的折磨。再看春秋战国孔仲尼,为改变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天下分裂的混乱局面在壮年之际急流勇退辞去鲁国丞相之位而去游说四方宣传王道,广收门徒传播思想。他不居旧礼私人办学收受平民子弟传道授业,诲人不倦。可谓影响巨大,但处于这样一个乱世诸侯贵族争名夺利,有谁会理会他的所谓王道。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孔子并没有放弃,他不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拯救社会的大业还留给他三千学生以儒家思想,激励着弟子们矢志不渝地继续着他的事业。是什么给了孔子如此大的力量,我想唯有心怀天下,把民族的利益放在生命的第一位的民族责任感和对天下黎民百姓的博大仁爱才能给他以如此大的力量。他的精神终于感染了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终于一统于秦,可惜的是秦朝命短,随后的汉朝却在孔子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辉煌的一页。大汉王朝之后孔子的这种精神没有就此绝迹,却继续激励着后世更多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的兴亡舍生忘死奋斗不息。让我们细数封建历史一页页的英雄人物,看看他们的崇高人格,有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的史家第一巨著《史记》,有杜甫忧国忧民的万篇诗章和三吏三别,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慷慨悲壮,有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崇高精神,……他们一串串鲜亮的名字代表着儒家思想带给中华民族子孙的无穷精神力量,所有的所有像闪烁的明星挂在历史的天空。可是到了近代有人说,走到大清王朝的中国气数已尽,将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可请你翻开中国近代史,看看我们中国人的气节。1840年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一声巨响打开了夜郎自大的大清王朝的国门,中国这只东方沉睡的狮子被惊醒了。看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报国决心就知道中华民族开始崛起了。看看为了救国图存的晚清四大重臣,个个豪情壮志不惜生死。还记得左中堂抬着棺材收复新疆吗?还记得谭嗣同舍身就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命词吗?他们都证明了我中华民族仍然生机勃勃精神强大。共和之父孙中山,毕其一生的心血终于建立了中华民国。看到这里我知道我们伟大的民族正在觉醒。看吧,是什么给了我们中华儿女这么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更应学习和运用传统文化,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