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仇恨与无爱 - 周新京的博客 | 周新京的博客

 Qin Hantang 2011-03-27

仇恨与无爱

周新京 | 2011年03月13日,09:47 | 点击 (669) | 最新回复 (54) |

 

 

      某日与某八0后闲聊,碰巧说到仇恨教育,他的回答令我吃惊。他说,谁教育我了?我仇恨谁?你们才是仇恨教育出来的呢!这话不无道理,不论从死记硬背的课本里,还是家人耳提面命的训诫中,都找不到仇恨教育的内容。这些年轻人从刚懂事起,接受的就是改革开放的信息,与其说受的是仇恨教育,不如说受的是金钱教育、游戏教育和人际相互利用的教育。

    在阶级斗争中长大的一代,已步入中老年。一部分把矛头对准有战争仇隙的国家,一部分则把矛头对准政府。对这一代来说,仇恨教育是存在的,几乎化为一种生理机能,没有仇恨就失去生存的支点和精神的动力。然而,当日本发生重大灾害时,跑到网上去发布幸灾乐祸言论的,并非这一代人。生活的驯化使他们纵然心中有恨,却不致丧失人伦底线。

    老一代常说,年轻一代轻飘飘的,不懂历史、不谙国耻、只知道享乐,有奶便是娘,恰恰说明所谓的仇恨教育是无效的。所以,我们把一些年轻人漠视人类灾难的言论归结于仇恨教育,未必准确。或多或少是把上一代的心态,投射到下一代身上。

    试想,如果发生重大灾害的不是日本,而是韩国、印度,或者远一些的欧洲大国,网络上就没有幸灾乐祸的言论吗?照样有,而且不会少。即使不同省份之间,也常有大范围的歧视和幸灾乐祸的口水仗,甚至叫骂得更厉害。但是谁向不同省份的年轻人灌输过彼此仇恨的思想呢?恐怕说不出来。

    既然不一定是仇恨教育,那是什么?显然,是无爱。仇恨和无爱是两个概念,这就好比一片荒漠中,没有精心种植花朵,不等于刻意栽培了荆棘。把野生的荆棘说成人工栽培,虽然能表达对荆棘的厌恶,却不合逻辑。

    所谓野生的荆棘,就是本能。一个生命在维系个体生存的过程中,很容易对其它生命产生敌意和攻击冲动。抑制和消解这种本能的传统做法是宗教。大都从幼年开始,诵经、祷告、忏悔,通过上天堂的引诱和下地狱的恐吓,恩威并施,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这不能不说是有效的。但副作用往往是将敌意和攻击的冲动从宗教内部,转移到不同宗教之间,形成"文明的冲突"。

    日本战后为改造国民性,避免宗教狂热所产生的强烈共振,鼓励每个国民信两种以上宗教,最为普遍的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基于单一民族对天皇的心灵归属,有助于焕发国民虔诚、热忱和敬爱的品质;佛教的主要功能则是"化执",即冲淡人们对一己之念的过分执着,达成普遍的兼容、平和与慈悲。就精神构造而言,这样的配置是较为科学的。

    约束和改造本能的,并非只有宗教。现代社会所累积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科学成就,也在世俗领域开辟出一条坦途,绘本便是较典型的例子。围绕八种基本智能,绘本形成大量的开发方案和精美作品,不难体会到那些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为重塑人性所付出的良苦用心。当我们惊异于日本国民在巨大灾害下那些美好而训练有素的表现时,却不知其中很多细节和氛围与绘本契合,日本已有两代人是在绘本的影响下长大的。

    中国并非不注重少儿教育,由国家颁布的"课标",是从日本和德国直接套过来的,不可谓不科学、不严谨。所不同的是,日本和德国在推行课标的同时,也在以政府的力量推行绘本,并将教育的整合点,从课内移到课外。教育的核心不是各种指标,而是爱心、创造力和人与人的协同性等。单方面推行"课标",强化的只是人与物的关系,即人与分数、与考试技巧和教学设备的关系。

    学生在消费上的盲目攀比,不过是物化人格在课外的延伸。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并没有在他们内心留下痕迹,学生们只是像时下流行的穿越文学那样,在头脑中飞快地掠过一些符号而已。因为那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大相径庭,不能解决成长的科学性和当代性的问题。

    这样培养出来的青少年,心灵必然是冰冷的。他们为别人的劫难叫好,也许未必像长辈们想象的那样,是出于多么深的仇恨。他们只是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如同看一部与己无关的大片,或者玩一款新上市的游戏。不难推测,当他们自己和白发苍苍的父母也出现在那里面,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状况归咎政府,在借鉴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为什么丢三落四只取一部分,对另一部分视而不见。但实际上,就绘本而言,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只要政府一介入,就难免被民间排斥,香的也变成臭的了。绘本几乎是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读物,经全球三代人的打造日臻完善。然而,在绘本的推广活动中,很很难得到号称4亿人口的中国中产阶级的认同。相反,一些收入较低的普通劳动者,却较喜欢。因为,被形形色色的策划弄得疲惫不堪的中产阶级,倾向于将绘本推广视为一种营销术。普通人却从中看到了爱,看到对文化的敬意。

    我们正在共同经历的,不仅是一场审美麻痹,也是一场人性麻痹和价值麻痹,以我们对爱的不信任,去促成别人对爱的不信任。在这样一个无爱的时代,不论借题发挥的冲动,还是百无聊赖的起哄,都似乎和仇恨教育没多大关系。包括我们所从事的批评,以往的套路是,把所有的脏东西都打成包,往政府的院子里一扔,然后拍拍手走人。恐怕到最后,连自己也扔得麻痹了。说不清是出于仇恨还是出于什么。孩子们却依然茁壮地、面无表情地、不耐烦地从身后成长起来,把父母们推到一边,继续走自己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