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得发黑的沫之渍

 zcsk2012 2011-03-28

  绿得发黑的沫之渍

  翡翠市场上的一个庞大的族类,它的出现与人们热衷于寻找玻璃种而出现水沫子一样,世人对绿色太偏爱了(严格的说是对目前翡翠引来的商业价值的钟爱),故投其所好,玉石常场上就将这批带绿的石头挖出投入市场,其表现千奇百怪,主要特征都是绿,只是在质地上拉开距离,优质的水好,色浓,翡翠斑斓被制成耳片和镶成方形戒面,腾冲在清嘉庆年间伊文达发现的绮罗玉,制成的耳片,能把耳根映绿,且越薄越好看,以后在广东价格被炒得老高,称为广片,价格涨到万以上,因绿色纹较细无杂质,称为绸纹,云南玉石行家给它一个形象的称呼叫"虎皮",是针对绿形状而言的。如果纹络不细,浓淡不匀,出现缺乏绿色的"真空",即所谓的花状,则被称为"猫皮",其价值与"虎皮"判若天渊,故经纪人有行话日:"要虎皮不要猫皮",若虎、猫皮上出现黑,又是死黑而活黑(迎光透不开的谓死),商业价值锐减,而今进入"不对桩"之列了。这种绿中出现有黑部分的石种,民间有"包玉"之称,是一种病态,如病入膏盲,则谓之"一包糟",价值不大了。沫子渍较多的是只有绿无水的"干三爷",选购者多用它去亮做洗货,若质地灰暗,间有绿点或绿皮,则被做假者选去"穿衣戴帽",做上假皮,光出绿点、绿面,冒充乌砂、帕敢石或高档色货,成为中缅边境玉市场黑社会的尤物。几年前有位朋友就买过一块黑头,外有绿点、绿面,滤色镜下看不出问题,是真色,但一剖开,完全是芋头梗,表面的绿点、绿面比纸还薄,里面有几点干绿,比表面差得多,因表面光过,上过油。这种绿石最低级的不如带彩的孔雀石,干得发死,其比重也小,有的又被制成手环,打入市场,给绿的追求者一个反面的吸引力。在瑞丽、腾冲我见过成包的这种手环,有的由于略带水色,花纹斑斓,绿白相间,看着极似地球仪的颜色,大自然之力真是"造化钟神秀",不得不让人偏爱,但此物目前不是稀物,价格就不能太高。此玉若用于充高档翡翠,则谓之"杀手"无疑。我在《翡翠探秘》中亦对此石做过记录:出一种泥玉,能现出二三处透光似深蓝色的地方,经琢磨,其皮似石灰质,不知者信以为美玉,实则为泥玉无用。又有一种皮能生有绿欲称"彩带"的,但颜色""不进去,此玉曾出自东募厂。"购玉者应对这类玉进行认真区别,且莫见绿就失去冷静的头脑。

 这四种玉与真翡翠之间有时界限不是很明显,似是而非,可知称之为"魔界",以制成手镯而称雄的腾冲绮罗段家自璧玉,最早就是被人看成水沫子而不注重的,可见在它们的似是而非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不可思议的玄机,让人发幽探微,并使人感到主观武断、盲目轻率的可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