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近代化

 蜘蛛侠123 2011-03-28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1840年—19世纪6070年代)

一、近代化含义

①含义: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启蒙化为主要标志,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近代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②中国近代有两个基本问题,即民族不能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社会生产落后,要求近代化。前者是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生产力问题。所以应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个主要任务,并由此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的问题。

二、世界历史背景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的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时期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工厂,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思想: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

一体化: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的加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三、西方的冲击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何年的哪一机构的设置表明清政府由原来的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此后,在逐步妥协且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同时,洋务派的哪些活动客观上对外国的侵略势力起了抵制作用?

2.本阶段中外关系: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起止时间及起止地点、中国的在位皇帝及参与战争的主要大臣、两个阶段及英国进军路线、中国人民的自发抵抗及地点。战争结束后,分别与英国、美国、法国在何年签订了哪些条约,各自的内容(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分条约进行归纳)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起止时间及起止地点、中国的在位皇帝及参与战争的主要大臣、两个阶段及英法联军进军路线、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殖民统治和在北京的破坏行为、美国和俄国对战争的态度及主要目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分别是何年与哪些国家签订的,各自的内容(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分条约进行归纳)?与此同时,俄国是如何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提示:结合封建时期清朝的五个将军辖区,并结合课本的地图进行记忆),这一时期俄国侵略我国的方式与英国等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近代化历程:中国的回应

(一)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和主要方式是什么,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破坏性和客观进步性)?

2.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代表的阶级、推动机构和主要势力、主要目的、口号(思考:试与魏源的主张比较异同)、起止时间各如何?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军事企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代表企业有哪些?其性质如何?兴办民用企业的直接原因、直接目的是什么,代表企业有哪些?其性质如何?如何评价这些企业(仿评价洋务运动)?与传统封建时代比,在军事、文教等领域有了新发展,各领域的概况如何?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提示:性质、积极意义、失败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即可以模仿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时间、地点,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及该特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思想:固步自封→向西方学习

1.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占主体地位的思想是什么?

2.鸦片战争之后,新思潮萌发的主要原因和核心是什么,其中,地主阶级代表魏源的什么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3.洋务派的观点是什么?表明此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还很肤浅,主要在学习西方哪一层面的东西?论战:洋务派和顽固派之争出现在哪个时期?它们共同的目的、代表的阶级是什么?其中,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产生这一主张的诱因有哪些?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主张如何?两者斗争的结果如何?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谁提出的?何方案?如何评价?

5.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时间、主张、代表人物。

(三)政治:封建社会→半殖半封

1.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具体表现:半封──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半殖──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本阶段中国逐渐丧失了哪些主权(领土、司法、关税等)?分别是在哪个条约中丧失的?

2.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注意区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由此导致中国革命任务又有何变化?(思考:如果从近代化角度来看,中国革命的任务还有什么?)

3.阶级关系变化: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各阶级的活动

①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

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思考:其兴起与哪些新的时代因素有关从而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时间、地点?何时在何地初步建立政权?何时在何地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此后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分别指出各自的目的、时间、领导人、重要战役、影响。何时何事成为太平天国的转折点?并指出其出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影响?何时失败?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提示:从性质、积极意义、失败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四方面进行说明)。在起义前,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建设的特点和意义如何?运动前期,其纲领是什么,何时颁布的,具体内容如何(土地制度、分配原则、理想社会三方面,可见它主要是建立在哪种经济形态基础之上),如何评价?运动后期,其纲领是什么?何时颁布的?具体内容如何(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四方面,可见它主要是建立在哪种经济形态的基础之上),如何评价?

③资产阶级运动:资产阶级产生的时间、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主张。

④无产阶级的产生(产生于何时),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1912年)

一、世界历史背景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纷纷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并发展,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并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商品与资本)以及廉价原料产地。

政治: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随着各国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并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思想:自由主义为主流,列宁主义诞生。

一体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更加激烈,亚洲绝大部分地区都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西方的冲击

1、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有哪些(从日本、朝鲜、清政府和其他列强四个方面说明)?战争的起止时间及开始地点、中国的在位皇帝、两个阶段及每阶段的战役,威海卫战役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战争结束后,在何年与日本签订了哪个条约,内容如何?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该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活动怎样的要求?“三国干涉还辽”发生在哪一年、哪三个国家、干涉的根本原因、结果分别如何?

2、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八国联军的统帅及其进军路线、战役、结果分别如何?第二阶段八国联军的进军路线、清军将领、结果分别如何?第三阶段八国联军的统帅及其进军路线、结果分别如何?战争结束后,何年签订了何条约?内容如何?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经济、政治、外交等)?从社会性质看,该条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该条约是否实现了其侵略的根本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此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侵略中国的策略上有何重大转变?

3、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行动,其主要目的是什么?随着辛亥革命形势的发展,帝国主义国家又采取了哪些行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又采取了哪些行动?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三、近代化历程:中国的回应

(一)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1、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①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在推动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条件(外国势力、清政府、民族资产阶级)、时期如何?对当时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③《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马关条约》的影响说明其具体表现,如何评价?

④百日维新时期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有何影响?

⑤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如何?怎样评价?

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经济方面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有何影响?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二)思想: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思想相继产生并得以传播

1、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主张有哪些?

2、至19世纪九十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政治、经济)、代表人物、著作及其内容和影响、代表的阶级分别如何?维新思想又是怎样传播的(提示:一次论战:论战双方及代表的阶级、内容、实质;两个政治团体:名称、地点、性质;两个学堂:地点、内容;三份报纸:名称、地点;三次上书:时间、内容)其从一种思想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的直接原因、时间、主要任务(两大任务)如何?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社会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是什么,内容如何并加以评价?其纲领与维新派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并说明原因?辛亥革命的成果虽然被袁世凯窃取,但是对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有什么影响?

4、义和团的口号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政治:民主化的努力与尝试

1、社会性质:本阶段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中国又丧失了哪些主权,分别是在哪个条约中丧失的?

2、社会矛盾: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

3、各阶级的活动

①地主阶级:“新政”

②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哪一新时代因素有关(提示:马关条约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其起止时间如何?有哪几个阶段、每阶段的概况如何(提示:兴起和山东地区及清政府的态度、发展和京津地区及清政府的态度、高潮和抗击八国联军及清政府的态度、失败)?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提示:即性质、积极意义、失败原因、说明的道理)。

③资产阶级:

⑴维新派:

戊戌变法时期(起止时间)的皇帝是谁,他与维新派合作变法的原因、目的是什么?何时以什么为标志开始变法,其变法是如何失败的,如何评价他的活动?

在百日维新时期,进行了哪些变法,如何评价?我们应如何看待这场政治运动(性质、积极意义、失败原因、说明的道理)。

⑵革命派: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时间、地点、构成的政治团体、机关报、意义分别如何?在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实现其纲领进行了哪些努力(武装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其领导的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如何,武昌起义的时间、人物、成立的政府、影响(清政府、帝国主义国家、革命势力及投机革命的势力等)分别如何?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人、成立时间、国旗、纪元方式、性质又如何?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有三个方面,注意每个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同时又潜伏着哪些危机(袁世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势力及投机革命的势力等)?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从根本上讲,为什么说它失败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性质、积极意义、失败原因、说明的道理)。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1912年—1927年)

一、世界历史背景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生产力急剧提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突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严重危机在酝酿之中。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苏联的现代化进程加快,通过苏联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从此,两种现代化模式在竞争中发展。

政治:一战以协约国集团的胜利而告终,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冲击,战后确立了仍以欧洲为中心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秩序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统治秩序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由英德矛盾变为美英矛盾。俄国冲破帝国主义的链条,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成立了共产国际,指导当时的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著名的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思想:自由主义、列宁主义、民族主义成为当时的三大潮流。

一体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的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调整,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逐渐冲破了西方的殖民统治。

二、西方的冲击

1、武装侵略:1914年秋,日本派兵侵入中国山东,其有利条件有哪些(中国、世界)?其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什么?

2、扶植代理人:“二十一条”提出的国家、时间、内容、根本目的、影响(提示:当时的、以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分别如何?一战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混战的概况如何,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北伐战争前夕,帝国主义又操纵哪几派军阀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北伐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又选中了谁作为其在华工具,是如何与封建势力一起支持他篡夺革命果实的?

3、制造惨案、干涉中国革命:五卅惨案是何时由哪些国家在何地制造的,帝国主义国家又是如何破坏五卅运动的?北伐战争时期,先后有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一年制造了哪些惨案,其根本原因、目的分别是什么?

4、相互争斗重新分割中国:一战期间,侵略中国的主要是哪两个国家?其中,哪个国家在何时开始取得独霸中国的局面?一战结束后,在哪两次国际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是如何重新分割中国的,分别对当时的中国政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三、近代化历程:中国的回应

(一)经济:自然经济继续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1、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①一战期间和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状况如何,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时间、原因,当时指导思想如何并加以评价,代表人物,主要的生产部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影响。

(二)思想:民主共和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传播

1、袁世凯上台后在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什么潮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其前期的指导思想、代表的阶级、最大的影响,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进一步深入到了哪一层次?后期的主流思想、导致这一变化的国际、国内因素,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从哪一类型的国家转到了哪一类型的国家,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政治:旧民主革命的挫折与新民主革命的曙光

1、社会性质:本阶段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中国在哪个条约中丧失了哪些主权?

2、社会矛盾:本阶段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各阶级的活动

①资产阶级:

⑴国民党成立的时间、代表的阶级、领导人、目的?是否实现了其目的?说明了什么。

⑵“二次革命”是相对哪次革命而言的,其兴起的原因、主要目的、领导人和地点、结果及其原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孙中山、梁启超分别发表了什么文章(内容如何)反对,在何时何地在哪些人的领导下发起了护国运动(护哪个国),直接结果如何。从根本上说,护国运动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促成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因素有哪些?改组的标志、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的性质。在此期间,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哪些变化?与中共的纲领比有哪些相同点和本质区别?这次改组的意义。1924年,孙中山北上的背景、目的?促成了何运动的展开?

②无产阶级

⑴五四运动的性质、背景、时间、地点、主张。两个阶段的时间、中心地和主力分别是什么?运动的结果及主要原因如何?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⑵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主要决议(党纲、中心任务、领导机构)、意义(理论指导、奋斗目标、代表的利益)分别是什么?

⑶中国共产党二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任务、意义分别是什么?与一大比,二大对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纲领或任务、革命动力、革命性质等方面有何变化;同时两者都存在怎样的弊端(模式、工作中心)?

⑷中国共产党三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决议?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策略有何变化?如何评价?由此导致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名称、形成的时间及标志)首先在哪一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有何影响?然后促成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⑸北伐战争:该战争的目的、开始时间、两个阶段的概况(每阶段的时间、战役或重要地点、军阀、革命区域的变化)、胜利进军的原因、失败的隐患。

⑹积极发展工人运动,其中,五卅运动的背景、时间、领导机构、各阶级(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态度、其他地区的声援情况、意义分别如何?北伐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概况如何(湖南、湖北、上海)?如何评价这场大革命。

⑺北伐战争期间,北伐军经过的农村(主要是哪几个省),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其中哪个省的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概况如何?这些经历对以后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活动有何影响?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1949年—1978年)

一、世界历史背景

经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同时进行社会改革,因而经济飞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代”。社会主义苏联快速恢复,但改革陷入困境;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发展引人注目。

政治: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建立了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组织。从50年代中期起,一方面美苏争霸,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兴起并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一体化:美苏两极格局形成,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复兴,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并影响世界政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外国势力的影响

①美国: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P146)?目的、具体表现如何(P146小字)?朝鲜内战何时爆发?美国又是如何利用这一时机干涉中国内政的(P90)?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如何,有哪些具体表现(P149)?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缓和,缓和的原因、具体表现如何?与此同时,何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推动此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P149-150

②苏联: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是哪个国家,并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何条约?有何意义(P146)?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如何?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P110)?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进程:从照搬苏联模式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照搬苏联模式阶段(1949-1956

政治:

①阶段划分、主要矛盾、革命任务:过渡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其起止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各是什么(P95)?第二阶段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起止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各是什么(P100)?

②民主建设: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初期的最高权力机关和临时宪法分别是什么?(P88)此后在1954年我国的民主政治得到了怎样的发展?(P104)何时以什么为标志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逐步建立起苏联式的什么体制?(P101

③全国领土基本解放:何时基本上歼灭大陆的国民党残余武装?何时怎样解放西藏?(P89)何时以怎样的方式基本肃清了大陆的反革命残余?(P93

④奉行怎样的民族交往原则:国民经济恢复后,怎样引导少数民族地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P142

经济:

①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状况如何?采取的措施?(P95)到何时国家财经根本好转?意义?(P99

②农业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何时开始土改?对富农执行的政策及原因怎样?土改后的土地所有制性质如何?何时基本完成(P92)?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何时开始?P142)如何引导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P98)何时如何对它们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评价?(P101

③工业方面:中国共产党何时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提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的?(P64)何时以什么为标志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基础?(P96)对民族资本,一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促进其发展(P97)(思考:为什么和官僚资本不同)?一方面展开“五反运动”(P93意义如何)、稳定物价和它进行斗争(P96经过了怎样的斗争,斗争的实质、意义)?新中国何时再次提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P100)?工业化的重心在哪一地区?有何成就(P103地图中的工业、交通等)?有何隐患(提示:从模式的角度看)?

④在财经领域,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意义(P96)?何时国家财经开始好转?何时国家财经根本好转?

⑤所有制形式由新民主主义经济(一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式。其中,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如何建立,其它所有制经济包括农民土地所有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本质上是什么?)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何时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实质?何时完成)。

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对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分别采取的外交方针是什么?(P146)何时在谁的直接领导下抗美援朝?有何意义?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P146-147

(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阶段(1956-1978

政治:

①阶段划分、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又称十年建设时期,其起止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何时的哪次会议上提出,(P107)但是在何时的哪一事件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108)第二阶段即文化大革命时期,又称十年动乱时期,其起止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客观上是什么?但是中国共产党占主导地位的主观认识是什么?并在何时的哪两次会议的哪两个文件中集中表现出来?(P114-115)第三阶段即两年徘徊时期,其起止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时中国共产党占主导的指导思想是什么?(P125

②民主建设:何时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在19561957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它在怎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开始探索的?具体有哪些表现(一次会议、两篇文章、一次运动)?(P106-108)但此后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这两个问题上(请记住这两个问题)一再犯左倾错误。具体表现如下:前者,何时的反右派斗争是怎样扩大化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P108)何时在何地召开的哪两次会议后展开的反右倾斗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P109)文革结束的两年里,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什么?引发了怎样的大讨论?意义如何?(P126)后者,1958的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内容、评价分别如何?此后党的一些领导人,一方面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在何时的哪次会议上发起了什么运动?影响如何;一方面主观的提高公有化程度,在何时的哪次会议上发起了什么运动?影响如何;(这就是所谓的三面红旗,如何评价)在何时哪些原因(区分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局面?总之,这两个问题给我们哪些经验教训?(P108-110)文革爆发的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何时以何为标志全面发动?何时何地出现“一月革命”,所谓的“二月逆流”是怎么回事?这两件事和此后的事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P114-117)?“九一三事件”是怎么回事,如何评价?“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怎么回事?何时的何事为文革的结束奠定了群众基础?文革何时结束?如何评价文革?(P117-121

经济:

①政策调整: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建设方针?1958年对此进行了怎样的修改,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影响,在此期间对它进行了哪些局部调整?

②农业方面:1958年对此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导致什么运动、影响如何?1960年又进行了调整,其原因、措施、结果如何?(P110)但不久又回到1958年的道路上去了。

③工业方面:1958年对此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导致什么运动?影响如何?文革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受到怎样的影响?(P1181971年的哪件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革期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课本120页的地图)?主要原因是什么?(P119-120)文革结束后,我国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原因是什么?(P124

思想:

苏共20大何时召开?对于斯大林的评价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态度?并由此破除了对什么的迷信,开始了新的探索?(P106)面对人民内部矛盾日益突出,何时毛泽东发表了什么文章?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哪一运动中被怎样破坏了?(P107)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对中国造成的最大的危害是什么?(P114)直到何时的哪一事件的出现,这一局面才被打破?如何评价该事件?(P126

外交: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的突破和转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具体表现怎样(中美、联合国、中日、其它国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与此同时,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有何新的估计,意义如何?(P149-15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现在)

一、世界历史背景

经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代”后,在70年代初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等国还出现了“滞胀”现象。随后,各国进行了改革,并向国际联合方向发展,90年代兴起了一种新的经济──知识经济。社会主义苏联改革陷入困境;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发展引人注目,使亚洲成为最具活力的地区。

政治: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美苏争霸成为世界不稳定的根源,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且随着经济的多极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体化:苏联的解体宣告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使世界政治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且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外国势力的影响

美苏争霸第三阶段在哪一时期,争霸的优劣状况如何?(P87)何时出现苏东剧变?剧变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P101-106)此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如何?(P106-114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一)政治

①阶段划分、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何事为开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根本任务是什么?(P126P133)?

②民主建设:在何时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P126)在何时的哪次会议上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之一?(P134)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的思想基础是什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何时在哪次会议上怎样对建国以来党走过的历史道路进行了科学的总结?(P127)但平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怎样的错误思潮?(P134)其出现的国际、国内原因有哪些?(P101-106)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进行斗争的?(P134

③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首次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何时的什么文件上?(P137)首次阐明统一后对台湾基本政策是何时的什么文件?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构想?并在何时的哪次会议上获得通过?(P138)在此指导下,首先解决了香港问题:香港回归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经过了哪三个阶段?意义如何(P139)?然后解决了澳门问题:经历了哪两个阶段?在台湾问题上,是哪些因素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进程?(P141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目标是什么?为此,在兵种、兵役制、军衔制、高尖国防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建设?(P152

(二)经济

①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是哪次会议?(P126)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改革的前提、实质、最终目的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在那里,原先的体制是什么?何时出现的?现在用什么体制取代它?最先在哪些地方试点?有何影响?取得了哪些成就?(P129)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何时全面展开?在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P130-131)?

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哪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这两省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并在哪一年在两省的哪些地方设置经济特区?在怎样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以后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P130-131)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是怎样落实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P143)

(三)外交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怎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具体表现在: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有怎样的变化?从而什么成为我国的国策?在国与国的关系上,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是什么?有何意义;如何重视同第三世界和周边国家的交往?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的前提是什么?(P151

(四)思想

19771978年,我国的科教事业、经济建设出现了哪些可喜的局面?但由于哪些原因呈现出徘徊局面?(P125)为破除这种局面,先是在思想领域展开了一场什么大讨论(其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意义如何)?然后于何时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内容(指导思想、反对什么、在政治经济上主张什么)、意义如何(一个开端、两个形成)?从而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的历史转折。(P126)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何时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P134)对我国国情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是何时在哪次会议上?本阶段的基本路线、奋斗目标是什么?(P134)党确立的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是什么?何时在哪次会议上提出?同时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何时在哪次会议上?这次会议有何意义?(P1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