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食补养生的宜与忌

 绿油地 2011-03-28
宜温补阳气,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以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所谓春季饮食上要养阳,是指要进食一些能够起到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抗御以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食用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蔬良药。


宜多甜少酸,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鉴于此,春季六节气在饮食上的另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少吃点酸味食物,以防肝气过于偏亢;同时多食甜味食物,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如大枣、山药等。


宜清淡多样,油腻食品易使人产生饱胀感,妨碍多种营养的摄入,饭后使人出现疲劳、嗜睡、工作效率下降等,它是“春困”的诱因之一。春季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腻食品,如肥猪肉、油炸食品等。春季膳食要提倡多样化,避免专一单调,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如主食粗细、干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荤与素、汤与菜的搭配等,只有这样才能从多种食物中获得较完备的营养,使人精力充沛。


宜多食新鲜蔬菜,人们经过寒冷的冬季之后,普遍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冬季常见人们患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这是吃新鲜蔬菜较少造成的。因此,在春季六节气一定要多吃各种新鲜蔬菜,以弥补冬天吃菜少造成的营养不足。


宜补充津液,春季多风,风邪袭人易使腠理疏松,迫使津液外泄,造成口干、舌燥、皮肤粗糙、干咳、咽痛等症。因此,在饮食上宜多吃些能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常见的有柑橘、蜂蜜、甘蔗等,其补充标准以不感口渴为度,不宜过量。因为不少生津食品是酸味的,吃多了易使肝气过亢。


宜清解里热 所谓里热,即指体内有郁热或者痰热。热郁于内,春季,机体被外来风气鼓动,就会向外发散,轻则导致头昏、身体烦闷、咳嗽、痰多、四肢重滞;重则形成温病,甚至侵害内脏。 体内郁热的形成是由于在漫长的冬季,人们为了躲避严寒的侵袭,往往穿起厚厚的棉衣拥坐在旺旺的炉火旁边;喜欢吃热气腾腾的饭菜,热粥、热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经常喝点酒。这些在冬季看来是必要的,但使人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清除郁热的方法很多,最好是选用一些药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