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男人 男人是泥,女子如水。泥与水的清浊是互相映衬的,因而,男人和女人在性别的对峙中总能惺惺相惜,彼此欣赏。 对男人的欣赏,是随着年龄变化的。心情、历练不同,欣赏的目光便也不同。 二十多岁的时候,不可理喻地迷着影帝周润发。那时欣赏的男人是高大而魁梧的,深情而执著的,一如周润发的诸多影视形象。其实我并不喜欢追星,对周润发也是了解甚少,仅仅是看了他的几部倾情演绎的片子,他的男人形象就在心灵中被定格下来。以致后来看到他演的一则洗发水的广告短片,都心旌神摇,泪不能禁。影片中凄婉的京胡声烘托着乱世的背景,在周润发沧桑而深情的翘首回眸中,合成了一出旷世的爱情神话------一旦执手,便是天老地荒,不离不弃。这样的男人,魅力已经入骨了,不欣赏也难。 随着年岁渐增,生活的滋味都品咂了一些,对男人的欣赏角度也渐渐不同了。不再迷恋男人的外在形象,转而看重了男人的内在品质。若要具体举例,那么我最欣赏的男人应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他历艰险而不消沉,享荣宠而不骄淫。一生境遇迭变,无论在朝在野,始终不脱个人性情。而且,他不仅是诗文大家,书画亦工,且弹得一手好古琴。常想,这样的男人,该是五百年才出得一个吧?可惜他风骨虽存,容颜已失,传世的所谓苏轼画像,也多为后人假作而已。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位豁达、智慧、大气朗然的北宋男人的遥想。 李叔同(弘一法师)也是我欣赏的男人之一。在俗,他诗、书、画、音乐、戏剧样样俱精,是当时名噪一时,才情横溢的艺术才子。他粉墨反串饰演的茶花女凄艳美丽,无人能出其右;他创作的《送别》等歌曲传唱久远,至今余韵缭绕。在引进西方美术发方面,他开创了一代先风。出家后,弘一法师一心研究佛理,成一代高僧,终是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样的男人犹如一座富矿,他们一生的历练可以启发于人的甚多,而内心的浩瀚博大才更令人神往。滚滚红尘中,他始终不张不扬,一切从容清朗,气度自生。有如此风神的男人,无论选择怎样的存在方式,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令人心仪。 可惜,无论苏轼还是李叔同,这样的男人无法辈出。他们属于人种龙凤,男人中的男人,因此无法同样要求于天下男人。事实上,人流熙攘的街头,你已经很少能看到哪怕一位气度清朗从容沉稳的男人了,他们有太多的理由步履匆匆心不在焉甚至狼狈不堪。所以,退而求次,只要有苏李诸多风采中的一斑呢----或清脱超拔,或稳重慈良,或智慧渊深,如此现代男人,也值得现代女子为他们喝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