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资源状况及地质找矿解析

 hansa 2011-03-29
2011-03-02  中国有色金属报   作者:崔国华 谢春华
 
 江西地处华南成矿区的中心地带,属环太平洋成矿带西缘的一个重要成矿区域,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江西投入了大量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经过60多年,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投入和地质勘查部门的努力,取得了极为丰富的找矿成果,成就了东西矿产资源铜、钨、铀、钽铌、稀土、金、银“七朵金花”,江西成为全国有色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和贵金属矿产资源大省,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储量消耗不断增速,而新探明资源储量增长甚微,资源保障程度不足的问题日益凸现,已经成为制约江西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不足的问题日益凸现
      目前,江西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矿产资源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据“十五”末统计数据,全省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盐业六大矿业体系拥有各类矿山企业6222家,规模以上矿产冶炼加工企业总产值1247亿元,矿业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1.87%,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0.64%。随着江西社会经济的发展,预计到“十一五”末,全省矿业及相关产业值中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其贡献率将可能达到50%。由此可见,矿业及相关产业在东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称之为半壁江山不过分。
      江西主要矿山经过数10年甚至上百年的大规模开采,经历过“大矿大开、有水快流”的影响和前些年乱采滥挖的破坏,相当数量的矿产资源已被消耗(含损失),保有储量大幅减少,原来颇具优势的矿产资源已不再具有优势,这将使江西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
      支撑江西工业发展的大宗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由于江西省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江西省工业经济中大宗用量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等依然缺乏。全省业已形成的年产超千万吨钢铁生产能力,而该省又属铁矿资源相对稀缺的省份。目前,省内钢铁企业所需铁矿石绝大部分(80%以上)依赖省外或国外;同样,煤炭资源虽在江西地区位居前列,但随着火力发电能力的扩大,省产煤炭满足不了全省的需求。更为甚者,石油、天然气等大宗用量的燃料资源在东西仍为空白,所需资源全部依赖从省外或国外进口。
      优势矿种资源储量长期处于负增长状态———近20多年来,由于地质找矿工作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地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导致矿产资源勘查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也没有重大新成果发现,全省优势矿种资源储量长期处于负增长状态。除贵金属中的金矿和稀有金属中的钽铌矿之外,钨矿、铜矿、铜锌矿、银矿及稀土等优势和紧缺矿产几乎没有新增探明资源储量,目前全省矿业经济基本是“吃老本”的局面。同时,主要矿山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开采,又受多年乱采滥挖的破坏,大多处于资源枯竭状态。一部分矿山虽然名义上还有资源储量,但由于生产探矿工作滞后,这些资源储量也多为“呆滞”储量,或有待探采技术取得突破后才能利用的“远景”储量。
      生产中矿山普遍处于资源危机状态———根据2004年对江西国有30个大中型矿山企业(40个生产矿区或矿井)的调查,全省优势资源中大部分主力矿山资源储量存在危机。27个国有大中型矿山(36个生产矿区或矿井)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机,涉及到钨、铜、铁等多个主要矿种。在钨矿方面,省内11大钨矿山基本都已达到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程度,急待在深、边部或外围寻找和探明接替资源,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在铜矿方面,省内6大铜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数据已难以乐观,其中东乡铜矿、永平铜矿虽有一定资源储量,但也已显著资源呆滞现象,全省铜矿资源增量和开采产量远远跟不上电解铜冶炼能力提高的需求,铜精矿的自给率低,将可能影响江西铜工业的持续发展;在铁矿方面,江西的铁矿资源自然禀赋不仅矿床少而且品质差,故自给率极低;在贵金属资源方面,金矿虽丰度高,但勘查起步晚,伴生金矿多,大中型独立金矿虽然有,但却被人为地分割为中小型矿山在生产,所以江西的黄金产业规模小、发展慢。
      部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尚待时日———江西省内极具资源优势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截至2005年底,钽铌矿保有资源储量(Ta+Nb)20572800t(其中基础储量3383t、资源量38969t),开采占用资源储量57844t(其中基础储量33077t、资源量24767t),可供设计利用的资源量3915t(其中基础储量934t、资源量2981t),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能形成其应有的产能优势和产业经济优势。
      地质找矿工作滞后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地质找矿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工作,通常应先行于工业(冶炼和加工)项目至少10年。因此,发现、探明、储备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必须相对超前,否则,工业经济发展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将面临断裂乃至我国地质找矿工作至今尚未建成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新机制,以致在全省地质找矿突破甚少、成果甚小,全省各类矿产资源的保有资源储量逐年大幅度减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日趋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
      政府及社会普遍对地质找矿工作特点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应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的40年里,中央政府对地质找矿工作是极为重视的,一直对地质工作“先行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地质找矿在国家的地位一直是较高的,其具体工作也一直由中央统管,因而该时期地质勘查成果也是最丰富、最显著的,可以说正是那个时期的成果造就了目前省内主要的矿业经济(如铜业、钨业及稀有稀土工业)产业。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地方政府及矿业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工作和经营目标,地质勘查工作因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而得不到重视,投入减少等也就成为了自然现象。再加上全国地质勘查工作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而地方政府对地质找矿工作的超前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未到位,对地质找矿工作亦不很熟悉,因而也难以重视。甚至一段时间内,地方政府和企业间流行着“找矿不如买矿”的做法,可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地质找矿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地质找矿工作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地质找矿工作未能得到有效开展———虽说早在2000年前后,省内的地勘队伍(地质矿产局、核工业地质局、有色地勘局和煤电地质局)已全部下放省级管理,但地质找矿工作的管理体制并未实质理顺。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尚未全面到位。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中规定由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地勘行业的管理职能”,现实是该省4个地勘单位依然存在条件分割;二是对全省地勘工作的投入少且规划、指导作用未能实施到位。全省地质勘查工作虽有规划,但投入小、落实少、实施难、成果微。除少数由省厅投资的地勘项目外,大多数地勘项目或由矿业企业投资决定、由地勘单位实施,或由各地勘局自行选择、自我投入、自己实施,缺乏统筹安排、分类指导。三是地勘单位实施找矿工作的外部环境长期不良并日趋恶化的状况未能有效改善,如土地、林权、青苗赔偿等问题突出,致使地质勘查找矿项目难实施、成本高,经常由于各种陷入停工停产状态,地质找矿工作举步维艰。
      地勘单位目前也存在机制不活、被动性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是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紧密。地勘单位虽下放多年,但仍未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联系少,得到的关注度也低,依旧自我封闭、自我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融入市场经济滞后,被劝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地质勘查工作市场化程度尚待提高,形成统一的、具有公平竞争条件的地质勘查市场体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地勘单位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也还要从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自身资源配置上加大力度。三是投入产出不对称,限制了地勘单位投入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性发挥。
        现行矿政管理规定地勘单位不能独立自主地处置矿业权及勘查成果,政府将地勘单位拥有的矿业权和勘查成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造成地勘单位资金和智力的投入得不到应有回报,挫伤了地勘单位和地质找矿人员的积极性。
      地质找矿工作投入不足,勘查工作不能统筹系统地开展———地质勘查找矿工作因为投资大、周期长、探索性强而具有专业性强、投资风险高的特点,难为一般社会力量所能承担。近年来,由于矿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向矿业市场,但这些社会资本往往以在矿产品市场逐利为目的,短期行为因素大,无助于系统地开展地质勘查、持续保持地勘工作投入以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的持续增长,甚至不利于矿产资源合理开采、综合利用。
      地质找矿工作投入不足,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政府投入以中央资金为主,省财政包括地勘基金的投入规模与江西省矿产资源大省、矿业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协调;二是社会资金投入对地勘工作支持有限,商业性地质勘查市场尚未健全,投资规模小,市场不发育、投入不稳定,其份额不到需求的30~50%(国外达80%);三是地勘单位不敢投入,地勘单位投入勘查找矿后的收益难落实,不敢纳入申报地勘基金项目的范围。此外,地勘单位下放到省管理后,地勘事业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地勘事业费预算改革不支持扩大地勘找矿项目投入。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质找矿工作投入的增长。
      地质找矿工作外部环境的日趋恶化,地质找矿工作难以取得实质进展———地质找矿工作环境的不良和日趋恶化,其主要表现,一是矿业权制度设置不尽合理。政府实行招、拍、挂政策管理矿业权,以资本实力为竞争力核心,忽视了地勘工作专业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助长了无地质基本找矿能力的个体和组织在矿业市场的逐利行为,圈而不探、无限期持有探矿权,使真正的找矿主力军地勘单位沦为“打工仔”,加剧了地勘单位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制约。二是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难共享,重复工作浪费大。数量庞大、价值很高及质量优秀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虽然按规定应对社会开放,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实际上难以实施到位,政府部门追求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的权益又形成新的束缚,因为资料开放程度低、查阅限制过严,获取条件苛刻,种种因素导致地质找矿程序中选区筛点的基础信息资料缺失,后续地质找矿工作不得不从零起步、重复工作。三是在地质找矿工作过程中,政府所谓的某些强化管理措施,实质已形成对地质找矿工作的干扰因素之一,这些措施中包括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对具体矿区勘察方案的审查,由普查转入详查过程中普查报告尚需评审以及各种检查、报告及汇报等等,地勘单位应付如此之多的管理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也是地勘工作成本费用不断增大的原因之一。四是在勘查过程中,勘查活动与土地、环境、林权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频繁,有关林地、土地、农田补偿和青苗赔偿的价格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造成勘查的综合成本大幅度增高,特别是灰色(即公关)成本更是难以预计;更有甚者,有些勘查区块内的村民恶意干扰正常勘查活动,驱赶地质工作者,致使一些地质项目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