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三个维度看《游园不值》的教学

  蝶梦飞花 2011-03-29

 

 

从三个维度看《游园不值》的教学

 ——教学本课的说明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寥寥几句的古诗怎能做到别有洞天、独辟蹊径?以自己的功底,面对传承千年的古诗,我常心生敬畏。十多年前,曾上过一次古诗的公开课教学,之后一直不敢碰它。这次,要领着教师研究“古文、古诗、古代故事”的教学,必须“身先士卒”。

下面,结合清华附小制定的“语文课课堂评价标准”(见后面附页)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连同备课时的意图和想法,谈谈。 

 “温度”——

 1、教师的准备

教材是沉睡着的。教师的教学,就是把教材中沉睡着的情感唤醒,融入自己的性格性情中,成为教材与个人的综合体来到学生面前,进行“碰撞”,从而使教材的一花一沙“生成”孩子的世界和天堂。可见,教师从《游园不值》中提取一份精神状态,带着自己渴望共鸣的饱满情绪,这当属上好这堂课的最好前奏。

古诗应该怎么讲?没有一定之规,但也决不能墨守成规。以前学古诗,常用四部曲教学法:

解诗题——理解诗意——创设情景——体会感情。这没有错,但我要通过推敲方式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解意”的形式外壳上,更要实现和诗人“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入境”状态为学生“造境”。

“境”怎么造?首先,教师外在的教态要尽量亲切自然。我是东北人,性格比较直爽,话语习惯也带有北方人的豪放气派。但我尽量追求诗意的婉转,语气一定放慢,遣词造句力争充满美感。从效果上看,达到了。有人说我的语言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是语文本身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对这首诗“气韵”有所把握。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应当有漫溢的激情,这激情有时候是慷慨激昂的,有时候又应当是润物无声的,可以说,这节课试图在浅吟低唱的几番涵咏中,使课堂散发出文学的、理性的,同时又有启发的、激励的,多样的语言与情感气息。

 2、学生参与

这堂课是否实现了学生的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在这方面,我在努力。 

当然,公开课的问题就是不了解学情。不知道哪个问题应该叫什么层次的学生来发言。

这个班的学生,我没有事先见面,为实现学生的“生成”,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教有热情,谆谆善诱;学生有兴趣,求知欲强。这就需要有些地方我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调整和调动。教学中尽量不叫那些总发言的学生。不过,我发现自己说的多,感觉学生的发言不解渴,就想补充几句。如果知道这个班的学情,就会叫这个学生示范,然后那个学生强化。比如,让学生扮演叶绍翁和我扮演的园主人对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这个环节在说诗意)。要让一个好学生说,再让一个中等的学生说,再让一个的说——这样,就把对话落实了。可惜,心中想的因无法了解学生而落实不一定到位。但还是能看出学习的过程很真实,学生在感觉、在感受,在一点一点往上  

另外,在争取学生参与面的最大化的同时,我注重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比如课堂上,在学生动笔的时候,要求学生眼离书本一尺远啊,说话要站直啊,表达要完整啊等。这里有隐性的习惯,有看得见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

 广度——

 1、教材拓展

教师是否能够找到教材的空白点、延伸点、能力点、挖掘点,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上的积累意识,是语文课应想尽办法达成的责任。教学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所示的一首古诗上,延伸出的内容往往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课上,拿出贾岛的两首诗,一首《寻隐者不遇》,同时引出那些与“不遇”相关的古诗和古文,进行同步组合;另一首《题李凝幽居》,引出“推敲”的典故,借以更好理解诗中的匠心独运。还有,陆游写杏花的两首诗、及“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把《雪夜访戴不遇》的文章放进去,帮助学生提升对《游园不值》的内涵。海纳百川,凡有利于学生者皆为我所用,我在想尽办法延展,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深化课文。

 2、课堂整合

怎样有效的运用课件和音乐?课件要唯美和古典一些,幻化出一片纯美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渔舟唱晚》加入,前者感受春天的旋律,而后把《游园不值》诗词填进这个旋律中唱出来;后者体会诗的古韵,让孩子找到古诗平仄的语感,然后,在进一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音乐的感觉再读。

另外,我努力在用手势的“指挥”、肢体语言的配合,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当第二次配乐学生再读的时候,感觉好了起来。以我无声的肢体“语言”作引导,孩子们朗朗地美读起来。也许,你会发现,这次的古诗原来是孩子们唱出来的!

插句题外话。关于“背诵”,我们只要求学生背,忘了引导学生诵。背完了就等于学完了。这首诗和别的古诗有什么关联也不琢磨。今天一首,明天一首,背了一大堆,生吞活剥、大多消化不良,当无法和学生的生活和心灵连起来的时候,便都忘了。而诵里有节奏,有美感,有思考。诵读时,平仄中一定要读出重音的高低,语气的快慢。我们教师光让孩子大声读,没有诗感。所以,平时,这方面我们要加强。

 深度——

 1、教材解读

这节课究竟要走向哪里?这就涉及到古诗本身的问题了。研究古诗文,不仅要研究古诗文本身的特点,还要体会内在的思想和特殊性。原来教学停留在意境上,我们是否在努力提升到“意象或意向”里面呢?就是说,原来我们的教学讲究诗的感情,是否忽略了和诗人实现的精神同构?宋诗和唐诗的区别究竟怎么不同?通过阅读,我发现,宋诗与唐诗的不同(详见笔者《不遇中有遇》)。那么,我就要定位宋诗和唐诗的这个区别的点上,思考这样背景下教学的问题这就要寻求一个突破,在原来的意境的教学上,追求意向的定位。在这堂课中,我就是从意境情境创设中走向意向,揣摩诗人的意图,寻求在精神上的同构。

于是,我教学本首诗,不仅仅停留在春天或园林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体会诗人心情,更要体悟诗人的心境。于是,主题就在“不值”上做起了文章。围绕“不值”来讲——诗人在“不遇”遇到了什么?诗人是怎样对待遇到的这些景物的?诗人有没有必要进园子?有没有必要非要见园主人?课,就这样展开了。在“不值”这个主题中,获得“不遇中有遇”——就是这节课的眼睛,就是靠近诗人内心。要让学生知道,读这首诗不仅仅会感觉到春景的盎然生机,同时没有进园,反而却获得一种快慰,获得永远的留在心中的定格的永恒,这才是更大的收获。从效果来看,学生是接到了诗人的“地气”的,自己也有了“灵气”——水到渠成,获得了精神陶冶和人文启迪。

我在给数学教师讲的时候,有老师在评课中写道:“原来,吃亏就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虽有遗憾,但只要注重过程就能获得圆满”等感慨。还有许多教师不断地念叨“不遇中的有遇”。看来,我们挖掘教材,重新建构,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手段,让学生获得启迪的时候,也使老师们等到同样饱满的精神收获。这“不遇和有遇”,不就是人生的哲学和智慧吗?给孩子种下这颗种子,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再为之平添感悟,但愿,他(她)能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2、学生能力  

学生语言表达是否体现了完整丰富,灵活且有感染力的提高过程?思维是否独特深厚且有独特见解?我觉得在独特见解上孩子还是有的,例如孩子说诗人对红杏的感情——就是一个“关”与“出”;一个“一”与“满”。有学生说,这“一关”,而后“一出”,不就说明红杏的力量么?又有一个小女孩马上说:“有顽强的生命力。”当学生把陆游的“遮”和“关”比较的时候,已经完全理解了,审美意义上陆游的“遮”被叶绍翁的“关”给超越了。还有个小孩说用“印”而不是“踩”,体现了诗人对苍苔的爱怜,——多好啊。这个“印”是留在苍台身上的。这就可以把“屐齿”讲出来。所以,我顺势讲到了关于“木屐”的文化,孩子们呢,也能“顺杆爬”,把自己的见解,加上很有深度的感受说出来。有个学生说,“一”就是“满”。这里就涉及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学问题。当然,通过:“三枝红杏出墙来“,十枝……”这样对比,孩子获得了关于“一枝”红杏的独特审美感受,以及因了这一枝红杏想象到的“春色满园”。关于为什么“不值”,我用《雪夜访戴不遇》来搭桥,孩子马上把“何必入园”和“何必见园主人”体现出来了。

这里,我还想说点儿题外话。有老师说,为什么那些“差”学生换个老师上课就爱发言?我看,除了该生感到新鲜之外,我们在平时要经常换“眼镜”看他们。要求他们,还要告诉他们,还要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作用。语文过程是常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不断的浸泡语言以及感情的过程。他们在说话的时候,教师的心要敏感起来,比如有个学生说红杏的“欲望”,我马上反映过来,告诉他不是“欲望”,而是“渴望”。有的同学说话为什么没有感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关键对语言不敏感,不敬畏,没有审美。孩子没有温情的话陪伴终生,你可以想象她(他)多么凄凉。一句话,我的意思是想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的孩子温柔起来,温情起来。如诗人对园的“怜”,对普通的柴扉都要“小扣”啊——这是怎样的怜爱与怜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会说话,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一对翅膀,他会更全面,他能够凭借于此飞翔起来。  

 3、教学设计

     教学预设是否由浅入深?是否还能深入浅出?  

第一步,与文字相遇。就是游园所见。把所见的通过画面,通过朗读眼前有“像”。对于诗中的“字”要有重点地推敲,不能面面俱到。如“小扣”, “久”,为了教学的需要,课中没有进行再推敲。而“怜”与“嫌”进行了推敲。“怜”里不仅仅是爱之情,还有惜之意。学古诗不点化,不品一品,嚼一嚼,就如水上浮萍。所以,整首诗围绕“怜”来推敲诗意,体会“怜”里深深的爱恋。再有,通过朗诵,读出七言的韵味。读“苍苔,柴扉,红杏”,细听,你会感觉春天就在脚下,春天就在眼前——正是风景这边独好。  

第二步,与文学相遇。古诗中的每一个字浓缩的都是精华。诗歌要去涵咏、推敲、比较,而不是训练。真正地去感觉,让孩子们体会,因此要再造人物形象,这便走向了文学。让红杏说话——这一环节,通过口语交际,来体会杏的形象。红杏呢,也许是诗人心中美丽的女子。现在都把一枝红杏出墙来演变成婚外恋了。叶绍翁肯定也有这种可能:是去见心爱的人,来的时候都那么小心翼翼。红杏出墙,那是你的心,是向着我敞开,足矣。当然,园主人不一定是女子。园也可能是园主人或诗人精神的家园,那枝红杏代表的就是自己的心。因此,对“红杏出墙”要理解成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美好的向往。当园内、园外红杏和花草;园主人和诗人对话之后,我们还要在热闹中走向宁静——其实什么没有都没发生。让学生想象春色满园,热闹完了后,要收到心里,美美的沉淀在心里。在音乐的陪伴中,成了美好的回味。

第三步,与精神相遇。研究“不值”中的“值”,即“不遇中的有遇”。前面画龙,在结尾处“点睛”。先抓春景,再抓情感最后落脚“不遇中有遇”,给孩子们种下一棵种子——人生遇到挫折时,会想到:缺憾就是幸福的滋味。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啊,叶绍翁如果进入园中,那份永远的美好就破了。只有,永远的渴望才会幸福一辈子。这些都是人生的平衡。人要太完美,想要干什么都要实现,这人生就没味道了。

 适度与高度——

最后,总体上看,温度、广度和深度,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做到了比较巧妙的关联,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习得轻松愉快并有所得。整体教学效果明显不明现,在某项或某点中有没有创新,教师有没有个人的突出特色。尽管不一定完美,但在整体上应达到一定的高度。

 感言—— 这是评价表中最后的一个部分。可以谈亮点,也可以说疑点或缺点。比方说,这堂课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对你今后的教学最有提高和触动;哪一点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等等。边听边记、信手拈来,是第一时间的真实感悟,对教者和听者都是一个提升。

“命运给我关了一扉门,我要努力打开另一扇窗,就象红杏一样。有了生活、情感,教学才有了他的意义。”——这是我们学校一位教师的感言。

“光‘感’不悟,不成。不如古人,古人学的太少了,闭眼冥想半天,推敲一词可以好几天。我们的孩子学的太多,我们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所以,该讲的还要讲。”——这是一位教师的感言。

“关于老子的‘道生一’的哲理是不是太难了,要思考如何让课堂努力达到高度,但尽量要适度。”——这是又一位教师的感言。  

“没有最好,只有越来越好——只要上路,就不怕远。”——这是我看了老师们感言后的感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