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如何有效地组织初三化学复习

 怡情园 2011-03-29

如何有效地组织初三化学复习

讨论课题

1、复习课的设计和组织(如何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复习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

2、科学的复习方法及策略(如何增强记忆效果、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复习(如何兼顾好/中/差的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何帮助基础差的学生)  

4、如何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我的建议

1、复习材料不要选择太多,对于中考试题,教师要注意积累,并进行分类整理;建议围绕课标中的重要内容经常进行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自己的小题库,以备在教学中提取应用。对于复习资料,教师要先动手做,从中筛选具有典型性的,指导学生复习,就不会陷入题海之中。

2、复习时不必拘于环节设计,要关注针对性,随机应变性,以解决问题为主,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症下药。因为学生的问题是形形色色的,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预先设计好的环节恐怕与学生当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一致。

3、知识点得梳理,题目必须得做,老师然后评讲,上复习课的时候有点感觉学生不爱做题了,没新鲜感;老师找题做题讲题累,方法试着换几样,效果仍然不理想。因此,讲题不要面面俱到,什么不会做,提出来我就讲,会的就过去了,不必费唇舌。你讲着累,他听的还烦呢!如何在复习课习题评讲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

策略一:变教师讲为学生讲,都是学过的知识,要相信他们能讲的出来,而且讲的很好。

策略二:利用实例,争取让全体学生动脑,自己总结出知识要点,教师加以改善,增加其科学性和条理性。当然,教师必须在精选例题上把好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到问题解决上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切忌偏、难、怪,要具有典型性,体现其共性与个性;在练习中既要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师还要帮学生理性地分析解剖,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得以升华,达到“通性通法”;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经常性地总结与反思,完成知识由“老师的”转化为“自己的”这一重要过程。

4、复习课效果的好坏,关键是看学生的参与,包括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复习课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的参与又应当在教师的主导之下进行,不能放任自流,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复习课上,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也是一门艺术。 

比如,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学生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思路,教师先给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的活动有的放矢,也就有目标,不至于白白浪费掉。在提出问题中,也可以分出层次,使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进行发挥。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指导,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5、如何增强记忆效果,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遗忘规律,优化记忆策略。①对于原子结构、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反应方程式等,可以采用一些卡片游等活动,将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单质的形态和性质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通过周期表来认识原子结构和化合价;还可以提前引入化合价概念,通过化合价确定化学式,学生还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标注的常见化合价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预测反应产物。②组织有效复习。一是及时复习;二是叠加复习,如,第一单位时间复习内容A,第二单位时间中,除了复习新的复习内容B外,还有复习内容A的机会,在后面的时间单位中,复习内容A的次数逐次递减。

通过专题训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学生在解题中,通常有一个“原型匹配”的思维过程(面对问题时,与记忆中做过的题目进行对照,如果搜索到与之相似的题目——即原型,可按照原型的思路、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原型原型匹配错误(没有读懂题——粗放性错误)、原型记忆模糊或缺失;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习题讲评中的“如何读题”的策略指导;第二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专题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因为初中化学对策略性知识和思维技能要求较高的题目类型不多,且解题思路也比较固定,通过训练可以对可匹配的原型进行强化。

6有些教师发了复习提纲,但课上不给看书时间,而是让学生课前预习。我想教师是想利用课上时间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这是很多老师都遇到过的困惑,但我们要认识到,不是我们给的越多,学生就得到的越多,尤其是这种在课上争分夺秒式的给法,更是作了许多无用功。你会发现学生对于你给过的很多东西好像从来没听说过一样,学生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的容量是有限的,在限度之内我们应该多给,超过限度时,给的越多反而会使吸收率下降。我们必须舍弃那些相对来说不重要的内容,留出时间设计学生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吸收效果。想想紧张灌输的这节课可能学生没听进去多少,你就不会再难以取舍了吧。

7、关于指导学生复习方法问题,关键是帮助学生寻找并总结规律,把厚书读薄,这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指导学生做知识的归类整理,这种整理是每学期必做的,初一带着做,初二就可以放手了,初三只需提要求,检查落实即可。归类整理的内容可参看中考要求。复习的方法其实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不是初三时才给的,要渗透在你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在比较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自己的认识。

8、复习课既要有助于对学习差的学生的帮助和提高,弥补平常学习中的不足,又要兼顾优秀生,让他们通过复习课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入,如何设计才能使二者都兼顾呢?

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但是也可以集体操作。一般来讲,复习课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段进行,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针对性的自主练习以巩固提高。在前段,老师可以先对整体知识体系进行提要式,总结,引导学生注意该部分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并回顾自我的把握程度。然后老师可以结合一些共性问题,自己讲解或让优秀学生讲解,同学提问和质疑。然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或形成知识提纲,编写错题集,选择重要的练习题目进行练习以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对于各科基础都不太好的学生,他学习的压力和困难应该都很大。我认为如果各科齐上、万炮齐轰,学生可能会感到压力更大,更加会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可以突出重点,比如,从几个主要学科入手,帮助他解决学习的困难,建立学习的信心。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学生,不能只靠各科老师的补课来提高成绩,主要通过一两个学科的辅导,建立他的学习信心,让他自己去突破这个学习的困境,这才是可取的。

9复习阶段就是整天的练习、评讲试卷,这让老师和学生都觉得非常枯燥,如何能苦中有乐,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

复习时的枯燥往往是由于目的不明确造成的,尤其是复习的后段好像只是在等待考试的到来,做题讲题成了复习的必有一项,这时我们最好与学生建立共识,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我们做的题讲的题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做的事有了目的就不会觉得盲目和枯燥了,反之如果做的题讲的题对解决问题没有针对性的帮助就没有做的必要了。考前学生多看书,多看做过的题,能有自己的错题本最好了,考前可以看看。

 

 

                                      2010.5.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