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识别茶叶

 虹贯长天 2011-03-30
如何识别茶叶

茶文化乃中国国粹,博大精深,茶之道细致繁杂,幽静淡雅。而对茶的理解和感悟,则见仁见智,品茶、说茶,也因人而异。今日斗胆妄言茶事,错漏无稽所在多多,自不免贻笑大方,祈请谅涵为幸。

  且从类别说起:
  
   我国茶类普遍按制作方法的不同来分类。一般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及再加工茶,共七大类。同时依茶叶制作过程和茶叶发酵程度的不同又分为:不发酵茶(绿茶、黄茶)、轻微发酵茶(白茶)、半发酵茶(青茶,俗称乌龙茶)、全发酵茶(红茶)、二次发酵茶(黑茶,代表即普洱茶。)而花茶、果茶、速溶茶等均属再加工茶。换言之,同一株茶所采的茶青依不同的制作工艺则分别可制成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1.采取较细嫩(越细嫩品质越佳)的茶青,经杀青、揉捻、干燥(或烘或炒),所制而成即绿茶。2.在制作绿茶的过程中增加一道闷黄的工序,所制而成即为黄茶。3.茶青经萎凋(轻微发醇)所制而成即为白茶。4.摘取开叶或半开叶茶青(不可嫩芽或嫩尖)经加重萎凋做青程度至半发酵所制而成即为青茶(乌龙茶)。5.茶青经萎凋、发酵所制而成即红茶,为全发酵茶。6.黑茶原料一般较粗老,茶青经全发酵干燥后再潮水渥堆、蒸压装篓、堆放陈化,经此而成即普洱茶(黑茶)。
  
   安溪乌龙茶 :
   乌龙茶主要产地有福建、广东、台湾等,闽南为乌龙茶的发源地,安溪则为闽南乌龙茶的主要产区。安溪乌龙茶主要品种有: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奇兰、梅占、佛手、桃仁、香椽等。铁观音为乌龙茶中的珍品,黄旦具奇香似桂花得名黄金桂,本山因香类似观音而有小观音之誉,均为乌龙茶系中不可多得的佳品。因此在茶叶出口品名中多把铁观音、黄金桂、本山单列,而其它种类则统称为色种(种茶。注:也有把本山归为种茶类的)。
   一.铁观音
   铁观音别称红心观音或红样观音(其它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及薄叶观音则均非纯种铁观音)。优质铁观音条索卷曲、壮实、沉重,形似观音(或称蜻蜓头状),重如铁、青蒂绿腹红镶边,其名由此得来。铁观音所含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中、低沸点香气成分比重均远大于其它茶树种所制成的乌龙茶),且富含多种有机酸、氨基酸及糖类化合物,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微甜带酸、回甘具蜜味,其香如兰而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其韵圣妙无二,是为观音韵。
   二.黄金桂
   黄旦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茶汤金黄具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其成品茶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金黄,茶汤颜色亦金黄明亮,入口滋味醇厚,回甘明显,香气高扬,带桂花香型。
   三.本山
   本山成品茶条壮实沉重,梗鲜亮、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色泽鲜润黄绿似香蕉,茶汤橙黄,刚入口清纯,后感略浓厚,香似铁观音而较清淡,故有小观音之称。
   四.安溪色种
   毛蟹、奇兰、梅占等安溪茶树种所制成的乌龙茶(单一品种或制成后拼配)统称为色种(也称种茶)。其中毛蟹的产量较大,最为常见。
  
  如何区分铁观音与其它茶树种所制的乌龙茶:
  1.观茶形。
  铁观音成茶条索卷曲、较粗壮、紧实,颜色呈鲜亮的绿色或墨绿色。黄金桂、本山成茶条索均紧而细瘦,黄金桂呈亮黄色,本山则绿中显微黄。
   2.闻茶香。
  上品铁观音:其香如兰,扬、幽而绵长,清雅脱尘、隽永怡人,无以名之,唯誉圣妙。上品本山:其香清雅、持久,但细品之下,有青草气,稍滞、略浊,似带烟火气。上品黄金桂;具奇香如桂花,高扬持久,浓烈,有过犹不足之嫌。尝闻:女人如茶。果然有才:观音如仙女在天;本山似小家碧玉;黄金桂则艳冶逼人。
   3.品茶汤。
  铁观音,茶汤滑顺,回甘快而持久,观音韵明显。黄金桂,茶汤味厚,回甘明显,微苦有涩感。本山,茶汤似观音,较清淡而无音韵。
   4.观叶底。
  铁观音,叶底肥厚明亮,似绸面光泽,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叶缘鲜红如红线镶边。(红芽歪尾桃--为纯种特征之一)。黄金桂,叶底柔软明亮,中央黄绿,边缘朱红,叶形椭圆,侧脉明而密,锯齿深较锐。本山,叶底黄绿,呈长圆形,叶张尖薄,主脉明显。
   5.色种的香、味、形不一而足,概言之,其香较杂(或如线香、如焦糖、如茉莉等),其汤较浊,细品之下,似有绿茶的炒青味--此为其明显特征。

苦丁的辨别

目前我国苦丁茶存在严重的同名异物现象,约有 10 个科的 23 个物种被人们称为“苦丁茶”,常见的有冬青科的苦丁茶冬青、大叶冬青和构骨,木樨科的序梗女贞、日本毛女贞、紫茎女贞等,金丝桃科的苦汛茶、黄牛木、毛叶黄牛木等。据陈兴琰等( 1990 )通过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古文献所指的 皋卢(苦丁茶)系冬青科的大叶冬青,学名为 ( Ilex latifolia Thunb ), 其它所谓“苦丁茶”均属同名异种。

苦丁茶的真伪鉴别

(一)真假识别

苦丁茶的叶片较普通茶叶大 1.5-2倍,叶椭圆形,叶片厚,有革质、无茸毛。鲜叶光泽性强,墨绿色。嫩芽叶制成的茶,外形粗壮,卷曲,无茸毛。冲泡可判明真伪:苦丁茶滋味是先苦(这种苦味是口感可接受的苦味)然后有微甘味,无涩、辣、臭、酸及其他异味,耐冲泡。嫩叶做的苦丁茶1克可冲泡150ml水,其茶味浓郁,冲泡8次-10次滋味仍强烈,是普通茶叶难以媲美的。老熟叶制成的茶叶,其滋味也是先苦后甘,无青味,滋味显浓缓慢释放,耐冲泡是主要的特点。添加2-4倍量的茶叶滋味只是感觉略浓,其苦味口感仍清爽、醇甘,不会变得奇苦难耐。是其他树叶、甚至添加一些物质难以做成的。回甘味过强、带甜味的,可能是加了甘草或糖。若有参味的可能是绞股蓝或其他参类。查叶底:苦丁茶叶底带紫褐色、无茸毛,叶片大且厚,茶梗粗壮。全片的老叶面积大,叶缘齿较纯。

(二)异质茶鉴定

即在苦丁茶中掺入其他物质,凭感官是可区别的。普通茶叶身骨较轻,外形较小,看叶底时叶片小而薄。粗粒粉末多则可能夹杂有其他物质。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是取可疑异物约 2粒谷子大小放入口中用门牙切压。正品含于口中能感觉出苦味。先苦后甘,而劣质品则没有苦味或苦味弱,或奇苦或有其他异味,甘草只有甘甜味而没有苦味。

(三)质量鉴别

苦丁茶是保健饮品,对其审评与普通茶叶不同,是否耐冲泡是主要的,高档苦丁茶滋味浓而醇厚,先苦后甘,条索较紧洁。

把盘:经筛、摇、收茶样,无碎杂物,中段茶多,身骨重者为好,老叶茶切条均匀为宜。

开汤:称 3克茶样,用150ml品评杯,开水泡5分钟。

嗅香气:叶底香气不明显,较平淡,热嗅和冷嗅无异味为正常,无霉气、焦气。

尝滋味:先苦后甘,苦味是口感可接受的醇爽,无异味为好。甘味,只是口感甘醇,回甘味不强烈、无甜味为好。饮后口腔及喉咙感觉清醇甘味,无恶味感。如品出酸、奇苦、辣、焦味的质量不够好,甚至是掺杂的伪劣品,要重新检验。

耐泡性检验:苦丁茶耐冲泡,其滋味缓缓释出,连续冲泡(每次泡 5分钟)10余次仍感滋味甚浓的为好。脱味快,易变淡味的稍差。

看汤色:苦丁茶以汤色黄绿、清澈、无浑浊或悬浮物为好。

评叶底:以靛青或暗青色、柔软、叶片无焦斑、无碎物的为好。

泡茶渣、汤的搁置:用净开水泡浸的苦丁茶,茶汤放置 3天-5天一般不会变味,滋味如初。冲泡茶叶倒至无水滴时,茶渣在杯中放置3天-5天一般不会霉变,重新冲开水,茶味尚存。

老叶做成的苦丁茶,其滋味与嫩叶做成的相近,只是耐泡次数稍少些,每次冲泡出的茶味淡些而已。如稍增加茶叶量,饮用口感仍较好。

(四)鉴别真假苦丁茶的简易方法
真苦丁茶(正宗):1 、将叶片或叶柄折断,并缓缓拉,出现一条条白色长线2 、取嫩叶苦丁茶 1g ,用 150ml 开水冲泡,连续泡 10 次仍有茶叶者 3 、取少许苦丁茶入口咀嚼,先苦后甜,且回味持久4 、叶缘有不规则的稀疏锯齿,齿尖有小黑点
5 、叶互生,叶片两面光滑无毛,侧脉互生,叶柄上方与主脉呈沟状凹陷
假苦丁茶 :1 、叶片或叶柄折断不出现细线
2 、同法连续冲泡 10 次后,已无茶叶
3 、只苦不甜,或只甜不苦
4 、无锯齿,无黑点
5 、无左列特征

新茶的特点是色泽、气味、滋味均有新鲜爽口的感觉,新茶含水量较低,茶制干硬而脆,手指捏之能成粉末,茶梗易折断。

而存放一年以上的陈茶却是色泽枯黄,香气低沉,滋味平淡,饮时有令人讨厌的陈旧味。陈茶储放日久,含水量较高,茶制柔软,手捏不能成为粉末,茶梗也不易折断。

1、观色法:新茶颜色鲜、绿意明显,旧茶则色泽发暗、发黑,绿意明显比新茶差。

2、辨味法:新茶香味浓郁,新鲜自然,旧茶香味偏淡,缺少鲜味。个别商家旧茶能够熏上香味,但这样的茶香味道不够纯正,只要仔细,一般能够辨别出来。

3、干湿分辨法:新茶刚刚上市,刚刚炒出来,除非商家造假,一般比较干燥。旧茶因放置时间较长,返潮影响会使茶叶手感稍重,用手摩擦,没有那种轻脆的摩擦音。

4、辨别细毫法:许多绿茶炒制成形后,能够形成自然的细毛,这样的茶叶一般是芽尖,价钱比较贵,喝起来口感清爽、甜香,是茶叶中的名品。但放置时间长了,会使细毛凝聚成不易察觉的小团,这样的茶叶泡出来色香味都打了很大的折扣。新茶细毛自然连接在叶片上,尚未脱落。

新茶色香味俱佳,旧茶色香味欠佳,放置时间长的茶叶喝了对人体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产生副作用,比如口味发涩、喝后胃胀等等。那么如何区分新旧茶呢?1、是观色法:新茶颜色鲜、绿意明显,旧茶则色泽发暗、发黑,绿意明显比新茶差。2、是干湿分辨法:新茶刚刚上市,刚刚炒出来,除非商家造假,一般比较干燥。旧茶因放置时间较长,返潮影响会使茶叶手感稍重,用手摩擦,没有那种轻脆的摩擦音。3、是辨味法:新茶香味浓郁,新鲜自然,旧茶香味偏淡,缺少鲜味。个别商家旧茶能够熏上香味,但这样的茶香味道不够纯正,只要仔细,一般能够辨别出来。4、是辨别细毫法:许多绿茶炒制成型后,能够形成自然的细毛,这样的茶叶一般是芽尖,价钱比较贵,喝起来口感清爽、甜香,是茶叶中的名品。但放置时间长了,会使细毛凝聚成不易察觉的小团,这样的茶叶泡出来色香味都打了很大的折扣。新茶细毛自然连接在叶片上,尚未脱落,仔细辨别,可以辨别出新旧茶的差别。
一看:看的是茶叶的外形和色泽。好茶叶的色泽基本上是翠绿的,而且芽头的条形也比较均匀。此外,还要特别留意茶叶里是否有老叶或死叶,如有,则茶叶品质一般。
二闻:如果茶叶看起来不错,那你可以接着把茶叶拿起来闻一闻。一般好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扑鼻的清香;而品质不佳的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霉味,像焖过似的。
三泡:现在市场上有的茶叶虽然看起来色泽不错,但有可能是在制作过程中添加过某种化学原料。所以在选购茶叶时,消费者最好能将其泡开品尝一番。一般情况下,好茶叶泡开的茶很清透,反之则浑浊。当然,消费者在泡开茶后也有必要品味一番。如果你喝到的茶清爽润喉、唇齿留香,那你选购的一般是好茶。反之,如果喝到嘴里苦涩发麻的,很可能是夏暑茶,品质不会太好。


苦丁茶是一种多年生野生作物,生长在西南地区的高山之中。据《本草纲目》记载,苦丁茶具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消炎解毒、降压降脂等药理功能。现代科学临床应用表明,苦丁茶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杀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积、提神醒脑、减肥搞癌和抗辐射、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

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共同研究,苦丁茶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多种氨基酸、多酚类、三萜甙类等物质及钙、钾、钠、铁、锌、硒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苦丁茶因此被国内外消费者誉为保健茶、益寿茶、美容茶,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天然多功能植物饮料。

四川省筠连是全国最大的苦丁茶基地县,被誉为“中国苦丁茶之乡”。2001年,在成都西博会上,筠连精品苦丁茶每公斤卖到3160元,创川茶价格新高。由于市场看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到2003年,筠连苦丁茶面积已达5万余亩。

由于对苦丁茶了解不够,不少消费者会把颜色较绿的看为是新鲜的、上乘的茶。而颜色较暗的是陈茶、不好的茶。其实不然,要辨别真假苦丁茶要注意以下几点:

质量比较低劣的苦丁茶外形比较粗糙,颜色比较绿,但有一种刺眼的反光,冲泡时颜色马上变得很绿,汤色也比较浑浊,而因为它含有一定的糖分,所以叶子会很快的张开。

质量上乘的苦丁茶外形比较匀整,颜色稍微暗一点,但有一定的润度。冲泡时汤色清澈明亮,因为含糖少,所以叶子会慢慢打开。

茶叶的选购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

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

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

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比如龙井,最好的狮峰龙井,其明前茶并非翠绿,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黄。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其它龙井。因狮峰龙井卖价奇高,茶农会制造出这种色泽以冒充狮峰龙井。方法是在炒制茶叶过程中稍稍炒过头而使叶色变黄。真假之间的区别是,真狮峰匀称光洁、淡黄嫩绿、茶香中带有清香;假狮峰则角松而空,毛糙,偏黄色,茶香带炒黄豆香。不经多次比较,确实不太容易判断出来。但是一经冲泡,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炒制过火的假狮峰,完全没有龙井应有的馥郁鲜嫩的香味。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5.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笼统的介绍。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所在了。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我不太在各处的茶叶店买茶,一般是在产地或者是茶艺馆里买,所以一到春天就到处跑。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茶艺馆里的茶,价钱比外面的贵出许多,但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好茶,一则是可以试过知其好坏,二则比较好的茶艺馆的茶,本身就是经过认真挑选的,若无法到产地购茶,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还有就是一些比较大的茶庄,可以当场试茶。如果对某种茶很有鉴别能力,则可以到茶叶批发市场去购买,那里的茶,相比于小茶叶店,比较新,且可选的种类多,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我自己的经验,这里一般不太容易找得到非常好的茶,特别是绿茶。因为特级绿茶价钱偏高,茶叶批发市场和小茶叶店因成本的缘故都较少经营,好茶多数被大的茶庄和茶叶公司收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