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有道:皮影收藏悄悄崛起

 紫雨剑 2011-03-30

皮影收藏悄悄崛起

  皮影戏据说发源於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歷史,而皮影艺术随元代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亚欧各国后,从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名人,都曾给予皮影戏艺术高度的评价。皮影戏设备虽然非常轻便,但对表演的技艺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内陆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欣赏这门古老而又富地方戏曲特色的人也愈来愈少,加上皮影製作过程极為复杂,使得濒临失传的皮影製品悄悄吸引藏家的关注。

  作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流传,製作材料也根据各方面的情况有所差异,一个皮影人物的製作通常需要经过选皮、浆皮、下料、画稿、描样、鏤刻、敷彩、熨平、罩漆、缝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皮料质料有驴皮、牛皮、羊皮、猪皮等,当中以驴皮製作的皮影薄且平整、透明度好,还防水防腐防蠹。地方特色上,唐山皮影融合了剪纸和年画的艺术特点,陇东皮影色对比强烈,鏤刻精细流畅。

  具收藏价值的皮影製品绝大部分是明清以后的,时间越久远的皮影,其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就越高。收藏皮影也注重和讲究套件和品相,目前明清时期品相优的皮影,每张都在数千元人民币以上,而成套的皮影收藏价值较单件皮影高,升值空间大,出自名家之手的皮影较為珍贵,比同期非名家製作的皮影价格一般高出一倍左右。但选购时要慎防市场上的皮影仿品,这些仿品虽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就缺乏收藏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