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穴位常识】

 xujl8899 2011-03-30
翳风穴  Yì fēngSJ17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者仰卧的取穴姿势,翳风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朵下方耳垂后遮住之处(当耳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详见此耳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对去除慵懒感、产生活力非常有效。具体细节请参考相关网页:“穴道指压法去除慵懒感”。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翳风穴  Yì fēngSJ17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为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主治疾病〗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人体穴位配伍〗 配地仓穴、承浆穴、水沟穴、合谷穴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翳风穴  手足少阳之会。

  〖穴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

  〖名解〗

  (1)翳风。翳,用羽毛做的华盖穴也,为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卫外阳气。风,穴内之气为风行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故名。

  (2)手足少阳之会。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其性同于足少阳胆经气血,故为手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输向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益气补阳。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上仙点

取穴方法:

  上仙点位于腰骶部下端,第5腰椎正下方凹陷处,取穴时宜采用俯卧姿势。(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点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对于治疗闪腰、慢性腰痛非常显效,具体细节请参阅本站穴道指压疗法栏目中的“治疗闪腰、慢性腰痛”网页。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腰眼穴

  〖标准定位〗位于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取穴〗患者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穴,在与腰阳关穴相平左右各旁开3.5寸处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和骶棘。分布有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

  〖功用〗强腰健肾。

  〖主治疾病〗腰痛,腹痛,尿频,遗尿,消渴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痞根穴

  〖标准定位〗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取穴〗患者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和腰方肌。分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疾病〗

  1、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

  2、腰肌劳损,肾下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膻中穴 Dàn zhōngRN17

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详见此胸部膻中穴位图注解)

  主治疾病症: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胸部健美的指压法。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膻中穴 Dàn zhōngRN17

  〖取穴方法〗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解剖〗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人体穴位配伍〗 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根、合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配肺俞、丰隆、内关治咳嗽痰喘;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膻中穴  气会,心包募。

  〖别名〗元儿穴,胸堂穴,上气海穴,元见穴。

  〖穴义〗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

  〖名解〗

  (1)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

  (2)元儿。元,首也,气也。儿,气之子也,水也。元儿名意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中含有一定水湿,非为干燥之气。

  (3)胸堂。胸堂名意指本穴位于胸部也,无它意。

  (4)上气海。上气海穴,此与任脉下部气海穴相对而言,指本穴为任脉的生气之海。

  (5)元见。元,首也,气也。见,明显也。元见名意指穴内的吸热胀散之气显而易见。

  (6)气会。本穴物质为胸堂上部的气态物汇集而成,故为人之气会。

  (7)心包募。募,募集也。本穴物质为胸部之气聚集而成,在本穴吸热后外行于心包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输送之地,故为心包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热燥之气。

  〖运行规律〗凉湿水气由天之下部汇入本穴并吸热上行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募集心包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听宫穴 Tīng gōngSI19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耳鸣、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本站此穴治病指压法举例:按摩疗法治疗脸部痉挛、疼痛。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听宫穴 Tīng gōngSI19

  〖取穴方法〗 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解剖〗 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第三支的耳颞神经。

  〖主治疾病〗 耳鸣,耳聋,聤耳,牙痛,癫狂痫。

  〖人体穴位配伍〗 配翳风穴、中渚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张口,直刺 11.5寸。

  〖附注〗 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听宫穴  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别名〗多所闻,多闻。

  〖穴义〗小肠经气血由此回归小肠经体内经脉。

  〖名解〗

  (1)听宫。听,闻声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经水又如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故名。

  (2)多所闻、多闻。多,大也。所,修饰词。闻,闻声也。穴名之意指本穴气血所流入的地之地部为空洞之处,产生的回声既响又长。理同听宫名解。

  (3)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地部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地部经水,故本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回收地部经水导入体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阴谷穴  YīKI10

取穴方法:

  取该穴道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谷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详见此人体穴道图有关腿部的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对于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具体细节请参考本站穴道指压法栏目中相关内容:治疗出汗多汗。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阴谷穴  YīKI10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解剖〗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主治疾病〗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照海穴、中极穴治癃闭;配大赫穴、曲骨穴、命门穴治寒疝、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

  〖附注〗肾经合穴。

  阴谷穴  合穴,属水。

  〖穴义〗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

  〖名解〗

  (1)阴谷。阴,阴性水湿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

  (2)肾经合。合,汇合也。本穴为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故为肾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性寒冷,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高浓度冷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肾经上行。

  〖功能作用〗除降浊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或泻之,热则水针或补之。

高血压点

取穴方法:

  此穴位于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详见此脚底按摩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位,对于治疗高血压很有疗效,具体细节请参考网页:治疗高血压。 

  补充内容:相关指压法

  造成血压高的原因有很多种,但还是以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量、疲劳、紧张过度、喝酒、抽烟过量、寒冷、暴饮暴食、食用过多的盐分、便秘为主要原因。

  但是,在初期几乎无自觉的症状。因此有不少人大概连自己有高血压也不晓得!故一到40岁,首先得重新考虑每日的饮食生活,做根本的必要改善。若非有强烈的意志力,是很难治愈的。

  第一,要控制摄取过量的蛋白质,尽量多食蔬菜、水果、海菜之类。然后以植物性蛋白质慢慢取代动物性蛋白质,另外还须注意少食用调味浓厚的腌渍物。这些,有赖家人的协助。因为把一向吃惯的食物改以其他食物代替,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很难用自己意志控制,若没有人严密监视施行,马上就会恢复原先的饮食习惯。

  随着血压升高动脉就脚硬化,若是血管太粗或受寒等,血管破裂,就会引起脑溢血。假如,日常血压高,通常要注意,但血压也有突然上升的情形。到这样的时候,就成为非常危险的状态。

  为了避免有这种危险发生,请务必记住指压疗法,或许会夺走你生命的高血病,也只有靠你自己才能治疗。

  相关穴位与指压法: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该穴。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

少冲穴 Shào chōngHT9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俯掌的姿势,少冲穴位于左右手部,小指指甲下缘,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详见此手掌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心悸、喉咙疼痛、胸部疼痛等。该穴为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刺激疗法有:穴道疗法治疗心悸。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少冲穴 Shào chōngHT9

  〖取穴方法〗 位于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疾病〗 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迷。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太冲、中冲、大椎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少阴经所出为“井”。

  〖别名〗经始。

  〖穴义〗心经内部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向外冲出。

  〖名解〗

  (1)少冲。少,阴也。冲,突也。少冲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体内冲出。本穴为心经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之处,体内经脉的高温水气以冲射之状外出体表,故名少冲。

  (2)经始。经始,即言本穴为少阴心经的起始之处,无它意。

  (3)心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交通心经体内与体表经脉,气血物质是由地部井孔而出,故为心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外出的高温水湿之气,其运行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因其水湿含量大,虽为上行但上行不高,只有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温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心经的体内经脉外出体表经脉。

  〖功能作用〗生发心气。

  〖治法〗点刺出血。

瞳子髎穴 Tóng zǐ liáo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而利用该穴道去除眼角皱纹的方法,细节请参阅相关网页:“ 去除眼角皱纹指压法 ”。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瞳子髎穴 Tóng zǐ liáoGB1

  〖取穴方法〗位于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解剖〗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额颞支。

  〖主治疾病〗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眼内障,目翳。

  〖人体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临泣、睛明穴治目生内障;配少泽穴治妇人乳肿;配养老穴、肝俞穴、光明穴、太冲穴、治疗视物昏花。

  〖刺灸法〗向后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瞳子髎穴  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别名〗太阳穴,前关穴,后曲穴。

  〖穴义〗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穴内后冷降归地。

  〖名解〗

  (1)瞳子髎。瞳子,指眼珠中的黑色部分,为肾水所主之处,此指穴内物质为肾水特征的寒湿水气。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后冷降归地。本穴为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胆及其所属经脉主半表半里,在上焦主降,在下焦主升,本穴的气血物质即是汇集头面部的寒湿水气后从天部冷降至地部,冷降的水滴细小如从孔隙中散落一般,故名。

  (2)太阳。太,大也。阳,天部的阳气也。太阳穴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本穴为胆经第一穴,位处头面的天部,而胆经气血所处为半表半里,胆经体内经脉无物外传本穴,穴内气血为空虚之状,穴外的天部之气因而汇入本穴,本穴物质来自天之上部,故名太阳穴。

  (3)前关。前,与后相对,指人头面的前面部分,前为阴、后为阳,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之性。关,关卡也。前关名意指穴内的寒湿水气被关卡于内,不得吸热外行。理同瞳子髎名解。

  (4)后曲。后,与前相对,指人头面的后面部分,后为阳、前为阴,此指穴内气血为阳热之性。曲,隐秘也。后曲名意指穴内外散的阳热之气隐而不见。本穴物质为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汇集而成,气血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而在穴内同时进行的吸热蒸发则如隐而不见,故名后曲。

  (5)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由穴外汇集本穴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手太阳经上行外散的阳热之气、手少阳经向外飘散的湿冷之气,故本穴为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后化雨冷降地部,小部分循胆经下传于听会穴。

  〖功能作用〗降浊去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阴陵泉穴 Yīlíng quán

取穴方法:

  取该穴道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详见此腿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膝盖疼痛、晕眩、腹水、腹痛、食欲不振、腰腿痛、尿闭、尿失禁、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等。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众多疾病治疗时应用非常的广,本站有关此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疗法治疗膝盖疼痛、治疗糖尿病等。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阴陵泉穴 Yīlíng quánSP9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疾病〗 腹胀,腹痛,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刺灸法〗 直刺 12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人为“合”。

  〖别名〗阴陵穴。

  〖穴义〗脾经气血在此会合。

  〖名解〗

  (1)阴陵泉。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该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本穴物质为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阴陵名意同阴陵泉。

  (2)脾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脾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会合之处,故为脾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所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脾经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对外输出的是地部水液,与脾经本身的湿热气血相比,本穴的外传之液体现了水的阴寒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和地部经水以及由脾土蒸发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沉积穴周,经水由本穴渗入地之地部,气态物则循脾经上行。

  〖功能作用〗排渗脾湿。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厉兑穴 Lì duìST45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第二厉兑位于人体的足部,第二趾甲根、边缘中央下方的二毫米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呃逆、呕吐、食欲不振等。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晕车晕船等。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厉兑穴 Lì duìST45

  〖取穴方法〗 人体厉兑穴位于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

  〖主治疾病〗 鼻衄,牙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人体穴位配伍〗 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多梦。

  〖刺灸法〗 浅刺0.1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出为“井”。

  厉兑穴  井穴,属金。

  〖穴义〗胃经经水由此回归胃经的体内经脉。

  〖名解〗

  (1)厉兑。厉,危岸也。兑,口也,八卦之中以兑为口。厉兑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回流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内庭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胃经体内经脉相通,因此体表经水从本穴的地部通道回流体内,经水的运行如从高处落入危险的深井一般,故名厉兑。

  (2)胃经井。井,地之孔也。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胃经体内经脉相通,故为胃经井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的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的经水,其运行是从地之表部流入地之地部。由于受地之地部的高热作用,流入的经水快速气化而成为气态物并由本穴上行天部,气化之气有肺金的秋凉之性,故本穴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极小的地部经水及大量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经水由体表流入体内,湿热水气由体内外出体表。

  〖功能作用〗沟通胃经体表与体内经脉及交换气血物质。

  〖治法〗点刺出血。

  〖注意〗承泣、厉兑二穴皆为胃经连通体内体外经脉气血的出入口,与中脘穴募集的气血物质有较大的关系,中脘穴所募气血中阳气上走承泣穴,阴液下传厉兑。

申脉穴 ShēMài

穴位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申脉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详见此足部穴位图中的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增进耐性的指压法等。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申脉穴 ShēMàiBL62

  〖穴位取穴法〗 人体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解剖〗 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有外踝动脉网及小 隐静脉;布有腓肠神经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酸痛,目赤肿痛,失眠。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肾俞穴、肝俞穴、百会穴治眩晕。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

  〖别名〗鬼路,阳跷。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变为凉湿之性。

  〖名解〗

  (1)申脉。申,八卦中属金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脉,脉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变为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来自膀胱经金门穴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气,其性偏热(相对于膀胱经而言),与肺经气血同性,故名。

  (2)鬼路。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路,道路。鬼路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一是金门穴以下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二是昆仑穴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鬼路名意旨在强调穴内气血的经水部分,故名鬼路。

  (3)阳跷。阳,阳气也。跷,跷脉也。本穴物质中既有天部的阳气,又有地部的经水,气血物质性同跷脉之性,故名跷脉。

  (4)足太阳阳跷脉之会。同阳跷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一为经部经水,其量少,二为天部的温热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膀胱经下行,阳气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治法〗虚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实热则泻针出气。

头维穴 Tóu wéiST8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头维穴位于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详见此头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细节内容请参阅相关网页“按摩疗法治疗脸部痉挛、疼痛”。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头维穴 Tóu wéiST8

  〖取穴方法〗 人体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解剖〗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

  〖主治疾病〗 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人体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治头痛;配太冲穴治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1寸。

  〖附注〗 (1)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 (2)《甲乙》禁不可灸。

  〖别名〗颡大穴。

  〖穴义〗胃经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名解〗

  (1)头维。头,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内物质所调节的人体部位为头。维,维持、维系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维持头部正常秩序的作用。头部为诸阳之会,它要靠各条经脉不断地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行。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在输送头部的阳气当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头部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胃经气血传之于头又是靠本穴传输,故名。

  (2)颡大穴。颡,额头。大,多也,指穴内的气血盛大之意。胃经属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与其它经脉相比,胃经输送头部的气血物质要多,而本穴又为胃经气血上供头部的出口,其转运的气血物质也多,故名为颡大。

  (3)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本穴为胃经向头部输送气血之处,因其输送气血的量大且强,运行为风行之状,性同胆经气血,故为足少阳阳明之会。又因本穴输送头部的为纯阳之气,性同阳维脉气血,故为足阳明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阳气以风行之状由本穴分散于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向头之各部输送胃经的阳气及精微物质。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印堂穴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患者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此穴治病举列:“穴道指压法治疗鼻内脓疙疽” 。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印堂穴

  〖标准定位〗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取法〗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降眉间肌。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分布。肌肉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血液供应来自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的分支及伴行同名静脉。

  〖功用〗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主治疾病〗1、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第三厉兑穴

取穴方法:

  第三厉兑位于人体的足部,第三趾甲根边缘下方约二毫米处,稍微靠第二趾。(详见此足底按摩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位,对于治疗烧心、嗳气很有效果具体细节请见于网页:穴道指压法治疗烧心、嗳气。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厉兑穴(此为第二厉兑穴)

  位置:位于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

  主治: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配伍: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多梦。

  穴义:胃经经水由此回归胃经的体内经脉。

  名解:厉,危岸也。兑,口也,八卦之中以兑为口。厉兑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回流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内庭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胃经体内经脉相通,因此体表经水从本穴的地部通道回流体内,经水的运行如从高处落入危险的深井一般,故名厉兑。

身柱穴 ShēzhùDU12

穴位取穴法:

  取定穴位的时候,患者宜采用俯伏坐位,身柱穴位于人体的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详见此腰背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小儿夜啼哭、抽风、幼儿体质虚弱、感冒、哮喘、夜尿症、肩膀僵硬等等。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身柱穴 ShēzhùDU12

  〖穴位取穴法〗人体身柱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三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疾病〗身热头痛,咳嗽,气喘,惊厥,癫狂痫证,腰脊强痛,疔疮发背。

  〖人体穴位配伍〗 配水沟穴、内关穴、丰隆穴、心俞穴治癫狂痫;配风池穴、合谷穴、大椎穴治肺热、咳嗽;配灵台穴、合谷穴、委中穴(泻法治疔毒。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饱满之状。

  〖名解〗身,身体也。柱,支柱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饱满之状。 本穴物质为神道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此气因受体内外传之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充斥穴内并快速循督脉传送使督脉的经脉通道充胀,如皮球充气而坚可受重负一般,故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强盛饱满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下相传。

  〖功能作用〗补气壮阳。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外关穴  Wài guānSJ5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详见此上肢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偏头痛、落枕、肋间神经痛等。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本站有关该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 、治疗肋间神经痛等。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外关穴  Wài guānSJ5

  〖取穴方法〗人体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穴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疾病〗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临泣穴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穴、曲池穴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穴治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别名〗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

  〖名解〗

  (1)外关。外,外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外部气血被关卡不得入于三焦经。本穴物质为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行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由穴内出于穴外,穴外的气血物质无法入于穴内,外来之物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2)手少阳阳维之会。本穴物质为吸热后的胀散之气,此气外出本穴后交于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3)三焦经络穴。络,联络也。本穴输出的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它不光输向本经各穴所在的天部层次,它还外传于手厥阴心包经所过的天部层次,本穴有联络各部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三焦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三焦经上传于支沟穴,二是别走心包经,三是上行于天部并交于阳维脉。

  〖功能作用〗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迎香穴 Yíng xiāngLI20

取穴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详见此鼻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该穴,可以快速止痛,其细节见于本站“穴道指压法”栏目中的相关网页“指压疗法快速止牙痛”。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迎香穴 Yíng xiāngLI20

  〖取穴方法〗 人体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疾病〗 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l)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

  迎香穴  手足阳明之会。

  〖别名〗冲阳穴。

  〖穴义〗接收阳明胃经的五谷浊气并向胃经输送大肠经的清阳之气。

  〖名解〗

  (1)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故名。

  (2)冲阳穴。冲,直上也。阳,阳气也。冲阳穴名意指大肠经阳气由本穴上冲并交于阳明胃经。本穴为大肠经诸穴的最高穴位,大肠经循经上行的阳气皆聚集于此,而本穴又与阳明胃经的气血物质所处层次相同,因而本穴中的阳气向上直冲交于阳明胃经,故名。

  (3)手足阳明之会。理同迎香、冲阳之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肠经上行的阳气在此交于胃经,而胃经的下行浊气则在此交于大肠经。

  〖功能作用〗交换大肠经与胃经的天部之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六华灸穴

取穴方法:

  此穴位于:首先设定它是连接肩胛骨下端的线,它的中心位于第七、八根胸椎之间,如图所示,先找①处,再由①向下二格寻找②,再由②向下二格寻找③,在①②③各点左右处约二指处便是“六华灸穴”。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此穴是对任何胃肠病以及内脏疾病治疗都极具效果的穴位。此穴的细节用法请参阅“穴道指压法治疗恶心”网页。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十七椎穴

  〖取穴方法〗 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主治疾病〗 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月经不调。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

腰奇穴

  〖取穴方法〗位于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

  〖主治疾病〗 癫痫、头痛、失眠、便秘。 

  〖操作〗向上平刺1--1.5寸;可灸。 

  〖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神经后支和骶中动脉分布;再深可进入骶管裂孔。

    我们已经谈过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无论多么专业的人也无法全部熟记这许多穴道的名称,更不要说运用自如了。

  不过,治疗常见病不需要这么多的穴道。事实上,只要熟知与其相关的人体的穴道,便可充分地进行穴道医疗了。

  重要的是,不是大量熟记穴道,而是充分找到有效的人体穴道,并纯熟地运用。因此,本站以正穴为中心,严选特别有效的穴道,配合症状或疾病,好好地运用这些穴道,每个人都可进行穴道治疗。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

  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若找到本站所提到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另外,本站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穴道位置时,务必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穴道疗法,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呼吸。似乎很少人知道:呼气时刺激穴道,刺激的传导较佳,可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吸气时,肌肉收缩而僵硬。这时,即使指压穴道,也仅是痛,刺激本身并不太会被传达。相反地,呼气时,肌肉松弛而柔软,此时,若给予刺激,痛感少且刺激传导佳,是非常有效果的“刺激”。

  因此,要刺激穴道时,请配合呼吸的频率进行。 

轻抚所示经穴周围的皮肤,如此将可发觉在其附近,有肤质粗糙、肤色苍白、偶尔带有红色或有灼热感的异样部位,正是反应力强的经穴所在。 

  用拇指及食指捏起那个部位,摸摸看,将会感到刀割样的刺痛,再以指头轻轻压按其他部位,找出点状的硬块肌肉。

  触摸看看皮肤表面的反应,然后捏起轻压看看,皮下组织较硬的部位,就是施治的部位,就是施治的经穴所在。

  经穴的位置以分、寸为表示单位,但并非一般尺寸单位。经穴疗法所指之寸,乃为受治者的:①大拇指最宽部分 ②中指大拇指指尖触接成轮状时,中指第二节皱纹两端之间的距离。一寸之即为五分。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全身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与体表交会之处即是经穴所在。内脏若有疾病,在身体表面上的相关部位就会有所表现,呈现出异状。 

  《内经》记载人体有365个经穴,依附在14条经络上有秩序地排列着。但并非所有经穴均须加以灸治,如欲治疗耳鸣时,到底须灸在何种经穴上才好,这便要靠多年的临床经验了。

  以手指触摸皮肤,找到特别感觉刺痛的经穴位置施以种种刺激来治疗病证,就是中医学所称的经穴疗法。

  但经穴位置因人而异,人体经穴图中所显示的经穴位置,只是供作参考而已。

 

  以图示的基本经穴为中心,仔细查看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状态,才能真正找出患者的经穴。人体机能异常,就会反应到有关经穴上,因此经穴疗法非常有效。 

★指压

  在家庭中进行的穴道刺激中,使用普遍的是指压。指压最主要是利用施力容易的大拇指,或食指、中指。利用指腹部分按压是其诀窍。因为这样,可加重压力,而且长时间按压也不致疲倦。

  因慢性病等因素而导致身体衰弱时,一般仅予以轻压,这称为“补法”,即补充能量,是促进器官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刺激法。神经亢奋、有强痛时,则予以重压,这称为“泻法”,此乃抑制过高能量的刺激法。虽然统称“指压”,实际操作时,应视疾病、症状而有不同指法。压的时间是每压35秒,休息23秒,再压35秒,每一部位重复35次。注意指压时要配合独特的呼吸法,基本要领是:指压时呼气,停压时吸气。

★按摩

  认为按摩是一种搓揉身体的刺激方法的人也许很多。可是,真正的按摩,五指并用,有“捶”、“搓”、“揉”、“压”等各种按摩法。其中,所谓“压”的手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指压。

  一般来说,捶或用力压的是泻法,应用于神经痛等疼痛厉害时使用。轻轻搓、揉等是补法,用于手脚发麻等,按摩时间为515分钟以内。

★灸术

  灸术,是利用艾草给予皮肤热刺激。基本上,灸术是种补法,自古以来便被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上。

  在家中进行灸术时,首先在手掌中放置艾草,并将它捻成细长状。然后在其尖端部分,23厘米处摘下,制成大约是米粒一半大小的金字塔形灸。

     以少许的水弄湿皮肤,在穴道上放置上述的灸。如此艾草才容易立起来。然后点燃线香,引燃艾草,在感到“热”时更换新的艾草。若没有特殊状况,一个穴道上用上述的灸进行三“状”到五“状”的治疗(烧完一次艾草,称一“状”)。此法是在发热之后拿掉艾草,故称为“知热灸”。

  由于灸发热后,会留下痕迹,所以有许多人不喜欢。如果这样,可使用“间接灸(温灸)”。此法是在皮肤上放置大蒜、姜、盐、味精等,再在其上燃烧艾草。依使用材料之不同,可称为蒜灸、姜灸、盐灸等等。

  这种热刺激十分缓和,不会有留下痕迹之虞。市面上已有卖间接灸的商品,所以可利用这些商品。

  最简单的灸疗法是线香灸。准备一根线香,点上火,将线香头靠近穴道,一感到热,便撤离。一个穴道反复510次。

我们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小东西来刺激穴道,例如发下的方法就非常有效。 

★使用牙签

  牙签56支用橡皮条绑好。以尖端部分连续扎刺等方式刺激穴道。刺激过强时,则用圆头部分,此法可期待出现和针疗法相同的效果。

★使用吹风机

  不喜欢灸术的朋友,可以利用吹风机的暖风对准穴道吹,借以刺激穴道。这为温灸一种。

★使用牙刷

  体质虚弱的孩子,肌肤较易过敏,再小的刺激也往往受不了,此时可利用旧牙刷来以按摩的方式来刺激穴道。

★利用衣刷

  此法对刺激背部等大范围的部位十分方便。

★利用圆珠笔

  以手指做指压时,不能好好使力的朋友,可利用圆珠笔或铅笔等来刺激穴道。方法是用圆珠笔头压住穴道(要领与指压同)。一般来说,此法压住穴道部分的面积较广,刺激较缓和。

★使用米粒

  在割成一厘米见方的胶布的中央,放置一粒生米,然后贴在穴道上。如此,便可给穴道长时间的微量刺激。在指压或按摩后以此方式刺激穴道,具有保持其效果之功能。

★使用球

  脊椎骨的两侧有许多重要的穴道,可惜的是,自己无法好好地刺激它们。但若有软式的棒球,即可轻易地达成。

  仰卧,将球放在背部穴道的位置,借助身体的重量和软式棒球适度的弹性,穴道可获得充分的刺激。

  想要刺激背部的穴道时,请大家务必要试试这方法。

  像高尔夫球那种硬球,比较适合刺激脚内侧的穴道。坐在椅子上,将高尔夫球置于脚底并滚动它,对刺激涌泉等穴道十分有效。

打击(劈击)法先将五指并拢伸直,拇指折于内侧,劈击时用掌小指侧面,当小指侧面接触穴道期间,将气由口、鼻猛吐。换句话说,手要使劲,使筋肉紧张,被打之处必须松弛。

  这种打击法在突发性,没有医药品应用时最为适合,因此平常健康时,应认识各种穴道位置,以备使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必须广范围刺激穴位或穴道范围广阔时使用。将食指至小指向内侧强握,拇指轻置于典指之上(握拳)。 

  然后用拳头小指侧面强力打击,在打击时,必须由鼻、口同时猛吐气。吐完气时立即吸气,接着打击。如此不断的每隔半秒有规律的打击。 

指压是以使用拇指、食指、中指为主。它和一般指压法不同之处是在不仅用拇指指腹来按压,能自由地顺应各穴道最有效果的指头来按压。 

  这种指压法并非像一般指压法必须固定45度角,它只要能使脊椎或与脊椎相关的各神经得到刺激,促进荷尔蒙分泌效果就可以,而且为了能治疗自己,必须与独特的呼吸法并用。

  关于呼吸法后面会有详细介绍,在此简单地说——人体在吐气的同时筋肉会松弛,血流变缓;当吸气时,筋肉变硬,强烈刺激骨骼;停止呼吸时人体神经会觉醒,能蓄积生命能源的“气”,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呼吸法,会使效果倍增。

  在此所谈的呼吸法,大都是一面压一面吐气6秒钟,再吸气。 

捏法是用于穴道狭小之处。捏时用拇指和食指指腹部分,由左右或是前后捏,一面深吐气一面用力捏。其次一面深吸气一面暂停捏,并稍微移离指头。此时的呼吸须自然呼吸。捏法也因穴道而异的,不同的穴道可适当地采用最合宜的捏法。

这种灵气是以拇指、食指和中指较强。这种灵气能给患部灵性治疗力,使内部提高自然治愈力。 

  由不完全呼吸所产生的各种弊害时常见。例如头晕、精神无法集中、焦躁、食欲不振、身体倦怠等等,都是由不完全呼吸所致。

  人类大脑和呼吸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实验,脑部呼吸量是没运动筋肉的20倍,每100克脑,在一分钟需要600800c.c的氧气。因此在空气污浊的都市,脑内氧气不足是在所难免。相反的如果完全呼吸新鲜空气,呼吸作用旺盛的话,能保持头脑灵活、清晰、情绪稳定,这也是必然之事。

当你采用指压法时,如果不完全呼吸的话,会使效果减半。正确的呼吸法配合指压法,能使穴道疗法产生三倍以上的效果。

以下的呼吸法最适合穴道指压健康疗法。

  ①按压时的呼吸——先深吸一口气,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进行指压,在6秒钟时将手离开穴道。

  ②打击时的呼吸——先深吸一口气,在打击同时,由鼻、口将气猛吐。

  ③抚摸时的呼吸——先深吸一口气,一面缓缓吐出,一面轻轻抚摸。 

治疗晕车晕船的穴位与指压法

  “鸠尾”穴是对治疗晕车晕船能产生速效的穴位。它位于身体前中心线之上,在最底下肋骨稍下之处。只要一边吐气一边按压此处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便能调整胃的功能,不再有欲吐的感觉。

  如果每日指压“第二厉兑”穴,可根治晕车症。“第二厉兑”穴位于脚的第二趾趾根外侧2厘米处。只用拇指和食指,一边吐气一边揉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连续20天不间断,就可根治晕车晕船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