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时节

 田叟 2011-03-30

  [哈尔滨] 衣殿臣

  清明,这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清明日期,并不固定在哪一天,一般为公历四月四、五或六日。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清明节》条说:“清明,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十日,便是此日。”为什么称为“清明”呢?《周逸书·周月》云:“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孔颖达解释说:“谓物生清净明洁。”从气候看,清明正值春意盎然,万物竞发,是春播的大好季节。古人有“和风吹绿柳,细雨润红花”之句,赞美清明景色。

  清明的习俗很多,踏青与插柳,比较常见,故元人杨允浮有《京城杂咏》诗云:“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踏青人。”宋人吴维信《清明诗》对踏青的描写尤为生动形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歌声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小诗绘声绘色,极具表现力。风和日暖,梨花盛开,杨柳葱翠,黄莺娇啼,在这美好的季节,人们竞相外出游览踏青,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事!特别是“半出城”三字,把清明的热闹景象,尽都写了出来,状难绘之景如在目前。

  清明最主要的习俗是上坟扫墓,包括填土、除草、烧纸、供果等等。有关这方面的诗歌,有很多流传于世,其中宋朝的两首七律,最为著名。一首是南宋江湖派诗人高煮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这首诗被收入了儿童启蒙读物《千家诗》,广为流传。另一首是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两首诗不仅有高超的艺术性,更有深刻的思想性。高煮的“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笔锋极其犀利,对那种有礼仪而无孝心的形式主义,刻画得入木三分,振聋发聩!黄庭坚的“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以借古喻今手法,通过用典和对比,鞭挞丑恶,颂赞贤达。那位恬不知耻的齐人,在墓地偷食祭余酒肉,回家后还要向妻妾炫耀,真是可恶至极;而令人敬佩的晋人介之推,宁肯被人烧死,也绝不乞求封侯,多么高尚的品格!这一贤一愚,泾渭分明,但到头来却“满眼蓬蒿共一丘”,怎能不让人愤慨!?

  还须一提的是,清明为“雨足郊原草木柔”的季节,所以唐人杜牧的《清明》写得最为脍炙人口,久传不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多么爽神快意啊!笔者亦有《清明》诗云:“杏花时节又清明,万众寻春竞出城。插柳门楣风乍暖,放鸢郊野雨初晴。踏青岁岁人康健,祭扫家家尽孝行。检点人间多少事,重金难买是亲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