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好压限器 - 缩混&录音&拾音

 兿海名洋 2011-04-01

[缩混] 如何用好压限器

相关搜索: 压限器
压缩的两个用途先要明确的一个事情是,如果你要把一个压缩器的所有参数都调正确,那么首先你要知道的是,你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我比较喜欢简化事情,所以这里我把我们要用压缩器做到的用途简化成下面两个:

第一个用途是控制峰值。所以你如果想把峰值降下来,然后又不会影响到其他部分,经常用的一个办法是把threshold设在刚好平均电平的上方,这样做的好处是只有峰才会被压到。如果你想让这些峰值被压得多点,就把ratio设大点,一般在这种用途下,ratio设在2.5:1到8:1之间。在有些情况下,用高ratio,短attack和短release来决定threshold会更加方便,因为这种设定下可以很清楚地从gain-reduction表里看出峰值被压下了多少。设定时,你可以把threshold慢慢往下降,一边看着表,如果波形上大峰出现时,表有明显的下降,而在两个大峰之间,表没有明显的读数,那么这个threshold就可以满足第一个用途。

在确定了threshold之后,就可以反过来确定attack和release,然后再来确定ratio。一个比较常用来确定ratio的方法是看gain-reduction表,一般认为最大的电平下降值在8dB到10dB。说到这里我又想说“耳朵第一”原则了,毕竟表中的数值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你要仔细听这种声音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声音已经被压成一个大饼,那么你就要把ratio设低,或者把attack设长。

另外,如果你想对峰值有着严格的控制,那么一个hard knee的压缩器将有更好的效果。而且,一个有着把峰值作为检测对象(还有一种是把RMS作为检测对象,下面会提到)的side-chain模式压缩器对峰值的监控会更加准确。即使你用压缩器来控制峰值,你也要注意这一点:如果你不是用一个很狠的压缩器,而且又没有设定一个很快的attack的话,肯定会有一些快峰被你漏过去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压缩器的后面串一个限制器。这种做法在母带制作时十分常见,毕竟单单靠一个压缩器就想防止电平劈,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第二个用途是压下整个动态,而不只是压下峰值。如果是这样的用途,那么通常的做法是设一个很低的ratio,一般在1.1:1到1.4:1之间,然后把threshold设定峰值之下30dB的地方。Soft-knee的压缩器在这里挺好用的。RMS的作为检测对象也比峰值用得多。多段压缩与母带制作的压缩。
这里有一个经常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在mix的时候,甚至在录音前期,已经对各个轨进行压缩,为什么还要在总输出上再压一次?”答案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音频都需要压缩,但在总体上来一个压缩可以让你的mix更实更有力度,即使是在每一个单轨都已被压得很扁的情况下。

因为,每一轨都压得很扁并不表示总输出上也是如此。比如,你的人声在两句之间总有空隙,还有乐器在很多时候也不是从头弹到尾吧,所以如果没有进行总体的压缩,那么最后输出结果动态波动依然很大。既然是动态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大了,所以用一个带有自动设定attack和release的压缩器进行压缩,可能会比较简单。但如果没有,可以试试把attack设定在大约20ms,release设定在大约300ms,当然还是要以“耳朵第一”作为第一原则。

因为压缩器都有自己的“性格”,不同的压缩器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用一个低theshold+低ratio加在mix上,你会瞬间感觉你的mix更有力了,而且响度提升了。但如果压得太狠,这个时候传说中的“pumping”就会发生。但如果提升量往回减小2到3dB,那么主观上的听觉结果将会挺爽,而且对突出主要部分很有帮助,比如人声之类。当你把一个传统的压缩器加在整个mix上时,很容易发生“pumping”,这主要是因为高能量的低频在起着主要作用。多段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因为你可以对不同的频段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法。

在多段压缩中,音频按频段被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一般是三个),然后每个部分分别经过各自的压缩器,然后在输出的时候,各个部分再合在一起,形成一全频段的音频信号。多段压缩一个很明显的优势是,高能量的低频在被压缩的同时,中频和高频却不受影响。这一点上多段压缩与传统的全频段压缩是相反的:在以前,压下一个大声的底鼓,就会同时压下同时在响的踩镲和军鼓,而后面这两个你可能不压都嫌太小声呢。

总之,对声音进行更大的压缩,却产生更小的副作用,是多段压缩的主要好处。另一方面,一个传统的全频段压缩在变成多段压缩之后,自然可以调节的参数也就更多。比如每个频段都有一个增益,由于这就相当于EQ的作用,所以改变这个参数就会改变音色。比如你在压缩了之后觉得中频稍少了,可以简单地提高一下中频段的增益,很方便。如果你压下了低频之后,又对低频增益进行提升,那么低频的整体响度就提升,但是低频的峰值却没有提升(因为你压过了),所以你的低频听起来就更加有力。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要增加一点高频空气感,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对高频进行压缩,然后对高频增益进行提升。很多多段压缩都可以允许你去移动分频点,一般的三段压缩,它的两个分频点是把频率分成:高,中,低音三个频段。一般低频段要包括底鼓,贝司这类乐器;中频比较宽,一般要包括人声的整个频段(除了一些高频泛音和气流声);高频段要包括镲片,木吉他扫弦声等。

分频点的位置也很重要,你可以想想你把一个分频点刚好卡在人声频段的中间,你在做多段压缩的时候是多么麻烦。对于经典的流行歌来说,常见的两个分频点是:150到200Hz,5到8Hz。如果是其他风格的东西,你要仔细听,分出你的mix中的几个频段,然后才能设置相应的分频点。分频点设置完后,就是对每一段进行压缩处理。这一步非常需要经验,但首先你要问自己:这仅仅是个频率不均的问题?还是某个频段的动态需要调整了呢?一旦找到了问题,就争取用最少的步骤的解决它。在母带制作的过程中,采用多段压缩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在低频段采用高ratio和高theshold,在其他频段采用低ratio和低theshold。另一方面,在中频段进行压缩有利于突出人声。

还有一点,在母带制作过程进行多段压缩时,如果你没有很明确的理由,那么对不同的频段经常采用相近的attack和release。Attack要求在听不出很突兀的压缩感觉的前提下尽量快点,但有些情况下,比如你要更突出你mix中动态瞬间改变带来的力度感,你就要把attack稍微放长点。如果你的attack和release设置相差太多,那么可能会发生在某个时刻,某个频段的声音早于其他频段出现;或者出现的力度过强了。

如果极端下去,甚至可能会发生:你听起来各乐器之间根本不在同一个拍子上,很恐怖。最后相对于其他效果,比如延时,混响等,压缩产生的变化是更加细微的。这就意味着,你要玩好它,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事实上,对动态的控制,是音乐制作,尤其是现代的音乐制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不管是什么风格。而且要一直记住,不同的压缩器会产生不同“性格”的声音。

另外,多看看人家压缩器的预设,多想想,为什么人家的这个预设要采用这些参数,在这些参数下,声音听起来会是怎么样的,从这些东西中,你会学到很多。再有就是多听市面上的一些CD了。最后,学会克制,宁缺勿滥,不管什么效果,不管是不是压缩,你加过了造成的危害,要远比加少了来的多!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