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陵君窃符救赵》另类解读--广祥大语文

 昵称503199 2011-04-01
  


 
 
“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慷慨悲歌不已;
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视昔,问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题写在信陵君祠内的这副对联,深情地赞颂了“能拔抑塞磊落之才”的信陵君。
古往今来,信陵君被人们推崇备至,虽然他与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但他的声誉却远在其他三人之上。司马迁赞道:“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又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为能行之。”将信陵君推为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谦逊待士、虚心纳谏的品格,令读者“慷慨悲歌不已”,然而对其“为国忘身、急人之困、救人之危”的赞誉,笔者实难苟同。
赵国与魏国唇齿相依,又是姻亲之国,赵国都城邯郸遭秦重兵围困,赵王完全可以直接向魏王请救兵,然而事实却是赵国的平原君不知疲倦地向信陵君请求援救,这说明赵国只知道有个信陵君,而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平原君利用亲戚关系激将信陵君,信陵君自己也由于亲戚关系,想迅速出兵援救赵国,这说明在信陵君心中只有亲戚,而没有赵国国君。所以,他偷窃兵符,不是为援救赵国,也不是为赵、魏两国作长远打算,只是为了帮助一个亲戚平原君而已。
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者说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亲戚,那么,即使赵国灭亡了,信陵君也不一定会去援救。魏国的军队,本来是依靠它来保卫国家的,现在却只能拿来供给信陵君的亲戚使用。幸亏救赵成功,否则,赔上魏国几百年的江山来给赵国殉葬,那信陵君就成千古罪人了。
一个真正能舍身为国、急人之困的人是不会轻易居功自傲的。信陵君救赵成功后,留在了赵国。当赵王“以五城封公子”时,信陵君竟然“意骄矜而有功之色”。连门客也劝告他“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信陵君留赵十年,秦听说他留在赵国,就日夜出兵伐魏。魏王不计前嫌,诚挚邀请信陵君回国,他竟然下令:“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魏王的请求遭到他冷冰冰的拒绝。这哪里还是舍身为国、急人之困的信陵君?活脱脱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政客形象。从这个方面看,信陵君全然没有值得称道的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