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老的郧阳府

 天天见面的图书馆 2011-04-01



           郧县辽瓦店子遗址发掘现场。 图/记者 张建波

    ■欧阳敏

    在水的威逼下,人离开了,没法离开的土地房屋,在水的步步紧逼下陆沉了。今天,人们来到辽阔的丹江口水库,交口称赞的,只是她蓝宝石一样澄澈洁净近乎透明的水体,你可曾想到,在那澄澈洁净蓝宝石一样的水体下面,是一块怎样的土地呢?

    秦巴山区,山大林密,河谷深长,汉江在群山间逶迤流淌。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美,亿万年前,恐龙在这里称霸一时,1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里追逐走兽,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开创着人类文明。

    百万年前的“郧县人”

    100万年前的秦岭,温暖而潮湿,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汉江在河谷间蜿蜒穿行,山岭间的河流小溪欢快地奔流着。一群大象缓慢地在山林中移动,在它们的践踏下,地上的枯枝败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它们不时用粗壮有力的长牙挑开前进路上的障碍。远方,一只色彩斑斓的剑齿虎发出低沉的吼叫,那是在向侵犯它领地的动物发出警告。一群长臂猿惊恐地从密林上方快速越过,山林中回响起它们尖利而杂乱的啼叫。一会儿,山林中渐渐恢复了平静,间或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密林中的寂静。密林一直延伸到起伏的山岩,山岩下有一处天然洞穴,十几个猿人手里拿着石块,在一个身材高大的猿人带领下,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分成散兵线,悄悄地向前逼近,前方几只野猪哼哼地,正在林中觅食。突然,一个猿人的脚踩断了一根落在地上的树枝,树枝断裂的咔嚓声惊动了野猪群,它们发现了正向它们逼近的猿人,顿时一声吼叫,向着猿人迎面冲来,这一群猿人手拿石头木棍在头猿的带领下,口里发出嗷嗷的狂叫也迎面扑过去。经过一番生死厮杀,一头野猪浑身是血倒在地上,两个猿人也被野猪咬伤,奄奄一息,其中就有那个头猿。猿人们抬着野猪回到山岩边,燃起篝火,将野猪扔到火里,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股皮肉烧焦的臭味。入夜后,那两个受伤过重的猿人很快死去,这群猿人将他们放到山岩边,用土将尸体掩埋上,防止被其他野兽吃掉。然后便去享用篝火中美味的野猪肉。

    时光如梭,100万年过去了,古猿人生活的这块地方被人们称为郧县,人们在郧县的青曲镇弥陀寺村学校一道山梁子旁发现了那个头猿的头盖骨,几年后,人们又在相同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个同时期猿人的头盖骨。因为出土于郧阳,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提议命名为“郧县人”,人们称他们为“郧县猿人”,因为发现他们的山梁上是一座学校,故又称其为“学堂梁子遗址”。以后,在郧县梅铺又发现了75万年前的猿人牙齿化石,20万年前的“白龙洞人”,5~10万年前的“黄龙洞人”。考古发现说明,100多万年来,古人类在汉江河谷的生存繁衍进化从未间断,汉江河谷地带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水源地周边是研究人类进化史的重要场所。

    多处古代历史遗存

    在略显简陋的郧县博物馆内,郧阳博物馆副馆长王诗礼如数家珍般详细介绍了郧县范围内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

    以恐龙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以郧县人为代表的古人类化石;以青龙泉大寺为代表的文明曙光遗存;以辽瓦店子为代表的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以乔家院为代表的春秋中晚期的文物;以韩家洲、店子河等一大批两汉时期的墓葬遗址;以李泰墓为代表的唐时期文化遗存;以府学宫大成殿为代表的明代文物等。

    其中在国内考古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恐龙蛋、“郧县人”头骨化石、“青龙泉文化”是我们郧县所独有的。

    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在非洲,距今约400万年前,但仅仅有几枚牙齿。中国最早的猿人为云南元谋猿人,但也只有两枚牙齿。从发现的时间顺序上看,北京猿人是20世纪20年代发现的,陕西蓝田猿人是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云南元谋猿人是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学术界以此作出推断,长江流域没有古人类,黄河流域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郧县梅铺猿人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梅铺猿人改变了学术界的这种认识,证明了长江也是人类的母亲河。但紧接着发现的郧县猿人更具有震撼性,在100万年前这个时间段上发现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在世界考古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为古人类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与头盖骨同时出土的还有石制手斧和大量的伴生动物化石。在考古中,光有一件器物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人类的化石、二是石制品、三是伴生动物的化石,它以实物形态说明,人要用工具,要吃东西以及吃东西的遗弃物变成的化石。郧县猿人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这些人和动物骨骼化石,完整地记录下了当时的环境、气候、物种等各种信息,为研究当时的环境地貌生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青龙泉位于郧县城东大约4公里的杨溪铺镇,青龙泉文化遗存从地层关系上证明了屈家岭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而且还发现了叠压于屈家岭文化层之上的青龙泉三期文化遗存。这里发现的文化遗址反映了早期的仰韶文化,中期的屈家岭文化和当地的青龙泉文化谁早谁晚的问题,青龙泉文化遗址的保存面积有30万平方米,1958年到1963年,为了建设丹江口水库而进行前后5次抢救性发掘共1144平方米。2005年,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进行第二次抢救性发掘,但这次的发掘面积也只有6000平方米,其余的绝大多数遗存面积已经沦入水底,成为考古研究和社会文化发展研究永远的遗憾。

    辽瓦店子遗址位于柳陂镇辽瓦村4组,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发掘16000平方米。该遗址包含了自新石器中晚期到夏、商、周乃至秦汉唐宋各个时期的文化遗迹遗物,虽遭汉水大面积冲刷,仍保留了相当多的文化堆积,从已经发掘的近7000平方米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已经发现夏、商代城址、城墙,出土了卜甲、鬲、鼎、灶、仓、盏、盉、豆、玉器、青铜器以及从新时期到唐宋各时期的众多古窑址等珍贵文物,为解读夏商周在本地区的发展轨迹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建立了汉水中上游文化标识,因为价值极其重大,辽瓦店子考古成就被列为2007年国家十大考古发现之首,专家称之为中国“通史遗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