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强迫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

 半城风月 2011-04-03

不能强迫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又引发了各方的热烈讨论。然而,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这几年,每当灾难发生时,政府抑或社会,都极力号召企业捐款,似乎企业捐款越多,才越能体现企业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捐款表爱心无可厚非,但政府明里鼓励,暗里甚至是强迫的时候,其意义就不那么纯粹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起,国内便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捐款潮。超级慈善,前所未有地侵袭着中国的社会和企业。殊不知有些企业这边踊跃捐款,那边却在琢磨逃税;今天捐了款,明天却要为生计发愁;前脚捐了款,后脚就去与政府谈条件。原本单纯的爱心表达,已经不再单纯。曾荣登2006年胡润内陆百富榜,坐拥8亿元人民币的广东顺德区金龙油墨化工有限公司、金冠涂料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伟彬,曾是顺德商界的传奇人物。1991年,他还只是一个上门推销聚酯漆的小老板,数年之后,便成为了这个行业的涂料大王。 然而最终,周伟彬却因逃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据悉,他的逃税行为就是在慈善光环的掩盖下完成的。以捐款之名行逃税之实,最终把自己卷入犯罪旋涡的企业家,时有所见。富有阶层中,有少数人企图通过慈善进行宣传、洗钱、逃税。越来越多怀揣不单纯动机的企业东窗事发。以至后来,企业家只要与慈善沾边,就会引来尴尬。去年,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的举动,就直接引发了对他的质疑之声。与此不同,另有一些企业则是自身财力堪忧,却迫于社会或舆论压力,愣要打肿脸充胖子,置企业存亡于不顾,也要争上慈善榜。

然而,慈善究竟是不是企业直接的社会责任?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各种标准不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有一个著名的六层次理论:企业要对社会做的,第一是要在产品上对社会负责第二是履行对员工的责任,劳动力也是一种购买,企业必须保证工人的生活、健康、进步;第三是社区环境的负责任,保证其工业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第四是企业公民的概念,企业要促进社区的和谐,参与到社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建设中;第五个层次才是所谓的企业公益;第六层次,则是超越企业所在的社区、所在的国家,去关注全人类共同的问题,比如防止战争发生等。这六个层次之间是互相递进的关系,低层次的责任履行后,才可能去履行高层次的责任。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慈善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公益活动确实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仅理解为慈善,太过狭隘。(文/覃怡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