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社区闪亮登场 2011新版给力上线
两年前的顾野墓及周边环境
□商报记者 施晓平本报讯 两年前杂草丛生、垃圾遍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楷书宗师”顾野王墓,如今又是什么模样?清明节这个祭祀先人的节日来临之际,一个好消息传来:这里即将变身占地40余亩的景观区。
因为编写了最早的楷书字典《玉篇》,规范了我国的楷书,南北朝时期的顾野王成了 “楷书宗师”,其贡献被认为超过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他的墓也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墓上卧有几块巨石,其中有的呈黑褐色,像是陨石,所以这个坟又被称为 “落星坟”,颇富传奇色彩。
根据《顾氏宗谱》记载,江南顾氏像清代的思想家顾炎武、当代的科学家顾翼东等名人,都是顾野王的后代。直到民国时期,顾氏子孙还经常祭扫、修葺坟墓,坟墓因此保护得很好。但“文革”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地处偏远乡村的这个墓开始变得荒凉。 2009年5月24日,商报第7版就刊登了顾野王墓墩下建筑垃圾不少、墩上野树粪缸杂草的消息,让许多读者扼腕叹息。
将近两年过去,顾野王墓面貌是否有了改观?昨天上午,趁清明节来临之际,商报记者再次前往顾野王墓,结果发现,现场已经看不到建筑垃圾、野树、粪缸、杂草,巨石、堆土都清清楚楚地露了出来。墓地四周是一圈花岗石台阶和栏杆,五六名工人正忙着绿化、铺砌道路。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碑前,还有一束鲜花、两支烧过的蜡烛,显然是有人上过这个坟了。
在这里,记者碰到了正在监督施工的苏州市职业大学总务处处长龚奇敏。龚奇敏介绍,顾野王墓所在区域原先叫前下舟村,现在已划给他们学校。商报刊登顾野王墓一片荒凉的消息后,他们学校十分重视,曾想立即修缮这一名人墓葬,但苦于条件不成熟,所以迟迟没有动工。最近,鉴于条件已经成熟,他们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开始实施顾野王墓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并将这一工程列为苏州市职业大学成立三十周年暨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校百年庆活动的实事工程。
墓区修复以历史资料为依据,把握好显山、显塔、显松、显石等原则:最北面是26米见方的正方形墓区,上面补栽了一株“似盖”的松树,石头等原先的附属物保持原样;墓区南面恢复神道,神道上还将安置顾野王像,底座上镌刻介绍顾野王事迹的碑文;从神道向北看,正好对准上方山楞枷塔。
龚奇敏预计,再过20多天,顾野王墓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就可以完工了。届时,整个顾野王墓景观区面积将扩大到4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