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本经济学》--3

 柳云牧风 2011-04-06

第3课 由行动推导出的经济学概念

本课要点 

为什么只有个人能做出选择,而不是集体 
经济学家怎样用偏好来解释个人选择 
应当怎样正确理解偏好 


引言 

  上一课我们强调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之间的区别,并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有目的的行动。归根结底,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与以下事实相关:作为外部分析者,我们把所要描述的事件归因于人的自觉动机。除非我们“进入人们的意识”,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到处互相传递货币,否则,我们甚至无法将某种物体界定为“货币”,更不要说去解释其购买力了。(毕竟人们也到处传递细菌,可我们不会认为细菌也能算作货币!) 


  经济学是系统研究人类交换活动的科学。以本书所讨论的意义而言,交换无疑是有目的的行动。为了理解交换的意义,在本课中,我们将抽丝剥茧,探讨人们决定背后的诸多逻辑蕴含。再次强调上一课的重要观点:我们并不用人们自主交易的“理论”来做一堆预测,然后用观察的结果来检验这些预测。 

  本课的全部内容,就是打开“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概念的匣子来学习其中的知识。如果你同意我们能用目标驱动(或者目标导向)来有效解释人的行动,那么,你自然能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另一方面,如果你试图将本课中的概念应用于纯粹机械的过程,比如岩石滚落悬崖,那就毫无意义了 ——因为,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岩石的运动,恐怕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只有个人才行动 

  如果我们以经济学家的视角,将一起事件归因于有目的的行动,这无疑意味着存在实施这一行动的是某个人。如果认为有目的的意识在影响着事件,那必定存在某个拥有着这一意识的人。 

  我们用不着确切地知道这个人的具体身份, 来推断他采取了有目的的行动。一位侦探在看到遍地是血的厨房后推断,“这可怜的女人被谋杀了 ——不可能是什么离奇的意外让她自己插到那把切肉刀上去的”。正是因为侦探认定某个有意识的人决定杀掉被害者,他才能解释凶案现场的物理布局。这是完美的假设,尽管侦探暂时还不知道关于真凶的任何确切信息,但的确知道凶手是故意的 ——也许真相情有可原,但如果凶手狡辩说,“是的,当时刀子的确在我手里,但相信我,这真的是意外”,没人会相信。 


  为了确定你真正理解了这一概念,特地强调一下,在行动背后的“人”并不一定是人类。宣称遭受外星人绑架者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况最好的解释是,因遭受外星人种种非人的感官试验折磨,而导致行动不能自已。我们的原理同样能解释这种情况——这些人并不认为事件的发生是“自然”的结果,相反,他们认为是智慧生物从中操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比利?鮑伯正开着小皮卡回家。天知道为什么,外星人突然对比利产生了兴趣,并受这一目的驱使,神不知鬼不觉地绑架了比利。另举一例,一位宗教徒认为,因为上帝的介入使得自己的癌症突然消失。在这个例子中,她同样将物理事件解释为有意识的“神”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行动,可这个“神”甚至并不具有肉身。 


  当我们认定事件是有目的的行为时,必须假定一个有意识的人在实施行动。(行动不可能没有实施者。) 所以行动与实施者之间的联系是符合逻辑的。这正是由“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概念推导而来。在实践中,要将某一特定的行动与实施者关联起来,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逻辑。例如,当侦探认定“这是一起谋杀”时,他的逻辑中暗示着案件存在(至少)一个凶手。但他也可能因为错误的检验结果而逮捕无辜者。我们当然明白,要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需要的不仅是逻辑推理。不过,我们的目的是要强调,若侦探断定血泊中的厨房是凶案现场,那么必定意味着存在一个(或以上)凶手。不过,从这个逻辑推论出发,到接下来确认到底谁是真凶,单纯依靠逻辑演绎是不够的。 


  让我们用一个异想天开的例子,来解释清楚逻辑演绎与经验判断之间的微妙关系。假设一位精神病医生看见病人左手抓起笔,在一张支票上挥写墨水。这位医生认定这是有目的的行动。因此,逻辑上他必定相信,实施这一行动的人意识清醒。医生可能会想,“这星期我为莎莉治疗人格分裂症,现在我可爱的病人要付钱了”。而实际上,此时莎莉正显现另一重人格——“暴躁莉”,她根本不是在填支票,而是在纸上写“你太八卦了!!!”,并正打算递给医生。在这一例子中,我们依然必须谨记逻辑演绎的界限。一旦精神病医生认定,手和笔的运动不是纯粹的反射运动,而是有目的的行动,那么逻辑上,他必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个有意识并怀有动机的人,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移动着笔。但是,如果这位医生立即断定此人就是他所认识的“莎莉”这一人格,而且她移动着手中的笔打算付服务费,那就超出了逻辑演绎的范畴,并且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如以上这些例子的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决定用有目的的行动来理解事件,我们接下来要做的远非仅仅依赖逻辑演绎。我们要运用种种经验证据,对所观所感的事物,深化出更透彻的理解。 但经济学理论关注的,仅仅是单独从“有目的的行动”这一事实本身推导出的知识,而不需要其他的经验证据。经验证据既有可能引导我们对事件做出更全面的解释,也有可能不能。 


  撇开诸如多重人格或催眠控制等奇特的情况,一般而言,我们将一具身体与一个特定的意识相关联(反之亦然)。所以当我们看见“比尔”的身体在往喉咙里灌一听汽水,自然而然我们会这样表述,“比尔口渴了,于是决定喝点东西”。 虽然通常我们并不会停下来仔细思考它的意义,但当我们表达的时候,是在意指一个名为“比尔”的、无形但清醒的意志,试图通过影响那些构成“比尔身体”的细胞团,来达到目的。 


  我们再一次意外触及深刻的哲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已远远超出一本经济学原理教材的范畴。在本节中,我们只强调一点:因为有目的的行动关联着实施者个人,所以,当经济学家试图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事件时,最终必须将其分解到个人的动机或目的。这一主张看似显而易见,却意外地被人们—— 甚至包括广受尊敬的社会科学家们 ——漫不经心地视而不见。 


  例如,一位历史学家写下,“1941年,日本攻击了美国”。严格说,这句话毫无意义。“日本”并不是一个人, 所以无法采取像轰炸珍珠港这样有目的的行动。事实是一个个的日本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对美国海军舰船实施攻击行动。至少,“斯大林占领了东德”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斯大林是一个人。尽管如此,如果照字面理解却仍然会误解。实际情况是,约瑟夫?斯大林向下属们下达命令,下属接着再转达给下面的人,如此继续,直至许许多多的士兵们选择服从这些命令,并付诸果断的行动,最终导致了东德的新政治图景,并让那里的人民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 


  在多数情况下,对语言的草率使用无伤大雅;如果一个球迷在办公室隔间里大吼,“芝加哥进球掰平比分了!”人们并不会觉得奇怪。大家都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没人会因字面意思,相信一个无生命的地理位置竟然能设法一直守住壮汉们,并把橄榄球推过门柱。 


只有个人才行动 

  关于人类行动,首先被认识到的真理是,行动只能由个人“实施者”来完成。只有个人具有目的,并能付诸行动来达到目的。并不存在所谓“团体”、“集体”或者“国家”的目的和行动,因其不能由三教九流的人各自行动所产生。在成员的个人行动之外,“社会”与“团体”不能独立存在。因此,所谓“政府行动”无非是一种隐喻,事实是, 一些人与其他人处于某种(政治)关系中,并以被他们自己和其他人认可为“政府的”方式在行动。 
——穆瑞? 罗斯巴德 :《人、经济与国家》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院2004年版,第2-3页 


  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此草率地使用语言会非常危险,误导人们对世界做出错误的结论。比如,很多人都会赞同这种说法:“嘿!兄弟,我们的政府可真是够蠢够无能的!一方面它付钱让农民去种烟草,而另一方面它又付钱给广告公司去搞反对吸烟的活动。能先拿定主意吗!” 


  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拥有自主意识并能有目的行动的“政府”。然而,的确存在政客、法官、官僚等等属于政府的人,他们享受着地位带来的特权,各怀鬼胎组成不同的团体,意图明确的操纵税款同时流向烟农和禁烟运动。简单地把这些政府项目统称为“政府”所采取的行动,不仅技术上不准确,而实际上更具有危险的误导性。在读完本课程后,你将会发现政府官员们的行动背后有着完全现实的理由。若将他们的行动与为之正名的官方说辞相对照,通常会显得风马牛不相及,但对此同样也有个简单的解释:撒谎是政府官员们的家常便饭。(注意撒谎本身也是有目的的行动。) 


个人有偏好 

  不言而喻,行动必定需要实施者。此外,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采取有目的的行动的时候,言下之意是他的意识里有一个目的或者意图。记住,我们不说“棒球想要落回到地面”。但我们却会说“飞行员让直升机降落下来,因为他想去洗手间”。 


  由此可见,当我们说到他人有目的的或意图明确的行动时,无疑在暗示着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或愿望,认为世界应呈现出何种面貌。在经济学中,我们用偏好一词来描述这些感受;人们之所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是因为他们偏好世界所呈现的一种状态更甚于另一种状态。例如,当我们说“比尔因为口渴而喝下汽水”时,潜台词是“因为比尔偏好不口渴”。毕竟,说“比尔喝下汽水是因为2+2=4”毫无意义。 而“比尔因为口渴而喝下汽水”的说法之所以合乎情理,是因为我们能在字里行间读出省略掉的前提 ——比尔不满意自己口渴的状态。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我们在简单描述比尔喝汽水时,还包含着另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当我们决定将他的行为界定为有目的的行动时,也同时做出判断,比尔肯定相信喝汽水能够解渴。毕竟,若是一箱汽水从飞机上掉落到一个原始部落,很可能发现它的人完全不知道,戳开硬壳,把那深色的液体倒进喉咙就可以畅快解渴(当然,他们肯定不知道那有多么腐蚀牙齿)。看见从闻所未闻的巨大飞行物上掉下易拉罐,他们反而可能认为很神圣。没准,部落的乐师干脆拿罐子去掺和别的什么有目的的行动去了——多半跟解渴扯不上关系。 


  一个人的信念可能是错的,但错误的信念仍然会激发有目的的行动,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如果时光倒流,回到19世纪,看到医生把水蛭放在病人身上,我们会说“那样做是有目的的,因为医生希望病人健康而不是生病,并且他们相信放血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另一方面,一位具备准确医学知识的人倒有可能用水蛭来对付敌人,因为他想让敌人更虚弱,并且相信放血能达到这一目的。〔注1〕 


  下一课我们将深入阐述这一观点,现在先简单地提一句。人们利用世界的一部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哲学家将此描述为,人们使用手段来达到目的。经济学家将此描述为,人们利用物品和服务来满足偏好。 


偏好是主观的 


  因为偏好与具体的个人紧密相连,所以我们说偏好是主观的。笼统地讲,区别主观陈述与客观陈述,类似于区别观点与事实。我们完全可以说“玛丽喜欢香草冰淇淋甚于巧克力口味,但约翰喜欢巧克力冰淇淋甚于香草口味”。这两句话之间丝毫没有矛盾,因为对冰淇淋口味的偏好是主观且因人而异的。 


  另一方面,我们不会说“这份冰淇淋带给玛丽300卡路里,但对约翰只有280卡”。一份冰淇淋中的热量高低是客观事实;它不会因人而异。玛丽和约翰可能会对冰淇淋的卡路里含量各执己见,果真如此,那他俩中至少有一人肯定是错的。如果玛丽说“香草的比巧克力的更好吃”,而约翰与玛丽意见相左,则他俩都是“正确”的。再重述一遍,因为偏好是主观的,所以哪种冰淇淋口味更加美味,玛丽和约翰可以意见相左,但谁都没错。可以用客观的方法来测量冰淇淋的卡路里含量,但对冰淇淋的味道,却没有任何客观方法能判断口味优劣,哪种冰淇淋更可口并不存在“事实的真相”。 


  警告!很多对经济学的批评 ——既来自激进的“左翼”也有虔诚的“右翼”——完全误解了经济学家认为偏好是主观的真正意思。这些批评认为,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为道德相对主义背书,认为没人能够评判其他人的所作所为。但这些指责是毫无依据的,因为经济学家完全没有这么说过! 
(译注: 在哲学中,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立场,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者与道德普遍主义相反,坚持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标准。相对主义立场认为道德价值只适用于特定文化边界内,或个人选择的前后关系。极端的相对主义立场提议其他个人或团体的道德判断或行为没有任何意义。) 


  记住,一旦将观察到的行为界定为有目的的行动,我们仅仅是在描绘这一判断的逻辑蕴含。如果我们看见玛丽走到吧台前选了一份香草冰淇淋,而约翰上去点了巧克力,除非我们认识到玛丽和约翰在冰淇淋的口味上各有所好,否则完全无法理解。我们将在第6课中全面分析,为了解释市场价格,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是首先承认偏好是主观的。这种认识绝不是对任何不道德偏好的宽容。 


  举例来说,如果要对香烟的价格进行解释,经济学家首先必须承认,一些人更情愿把钱花在香烟而不是其他商品上。不过,如果经济学家发现自家十来岁的儿子在车库里跟一帮狐朋狗友抽烟,他大可关儿子的禁闭 ——没人会因为对香烟价格的分析,而认为经济学家言行不一。 如果你仍未明白专业的分析与个人信念之间的区别,那么暂且忘掉经济学,想象一下犯罪侧写专家。为了找出连环杀手,侧写师需要“像杀手一样思考”,并且试着去理解是什么样的欲望在驱使着杀手的行动。显然,侧写师的分析并不代表对杀手的所作所为持中立态度,或者说谋杀“是个人选择”。 


  总结:人们在欲望的驱动下采取有目的的行动,而人与人的欲望并不一定一致。经济学家必须认识到偏好的主观性,才能对交换进行解释。 

偏好可以排序,但不能量化 


  偏好与人的交换紧密相连,展现出的只是目标的高低排序。玛丽选择香草而不是巧克力味的冰淇淋,这一有目的的行动仅仅表明,她更偏爱香草味。我们无从判断她对香草的喜爱比对巧克力“高多少”;在严格的经济学逻辑上,这种话毫无意义。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说“比起香草味,玛丽喜欢巧克力太多了,但她姐姐珍妮只是稍微更喜欢香草一点”,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当我们用偏好来进行经济学论证时,这类表达方式没有任何意义。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注2〕 


  那么,纯粹从经济学的逻辑角度来看,如果认为玛丽偏好香草味更甚于巧克力 ——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不过是指,在这两种口味的选择面前,玛丽会选香草味。对于姐妹珍妮的偏好也是一样的,尽管珍妮的朋友会告诉我们,她对香草味的偏好只有“一点点”,但珍妮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同样会挑香草味而不是巧克力味的。因此,我们从有目的的行动出发,并进行逻辑演绎,结论只能是,像经济学家说的那样,这两个女生都表现出喜爱香草更甚于巧克力的偏好。 


  我们可以沿着这一思路深入下去,以便将这一课理解到家。就算珍妮声称,“我只是很勉强地选择了香草!”,这也并不能让经济学家断定,她对香草的偏好与玛丽相比“没那么强烈”。不,这仅仅能让经济学家推论出,珍妮想把那句话喊出来,而不是喊句别的话或者闭嘴。记住,我们使用人的主观偏好这一概念,是为了解释人所采取的实质行动。如果某人说出他的观点,让经济学家知道他的偏好,这无可厚非,但也仅仅是因为开口说话本身是有目的的行动!〔注3〕 


  为了让你记住本课的观点,用友谊来作个类比。假设萨莉有3个朋友,我们说她的意识里认为这3个人都是好朋友。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要求萨莉给朋友们排个名次。她可能会说比尔是最好的朋友,玛丽是第二好的朋友,而乔排在第三。这样的说法是完全有意义的。 


  但要是我们接着询问萨莉,“比尔这个朋友要比玛丽好多少”,这听起来就有些奇怪了。而如果我们问她“你对比尔的友谊至少比对乔的友谊多30%吗?”,那么就已踏入荒谬的境地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尽管我们可以给友情排序,但却不存在客观的“友情砝码”,能让我们在幕后衡量友谊的重量,以决定排序的结果。 


  经济学意义上的偏好也同样如此。你将在随后的课程中学习到,为了能够理解和描述交换,我们需要认定人们会对目的和目标进行排序。人们采取行动来满足他们最重要的偏好,或者达到他们最高的目标。我们无须说人有数学上的“效用函数”,并追求其最大值。尽管这是其他经济学教科书的老生常谈,但这种替代性的方法只有在讨论人为设计的数值化问题时,才能产生特定答案;对于交换的过程,它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理解。事实上,在学习基础经济学原理时,使用数学效用函数有着严重弊端。因为它会让学生忘掉偏好概念从何而来。 


另一种观点 


  即使职业经济学家,也不总是谨从偏好不能量化的原理。例如,经济学家们经常使用效用一词,来描述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所得到的愉悦或者满足的程度。他们也许会如此描述我们的场景:“玛丽选择香草冰淇淋是因为它带来的效用比巧克力冰淇淋更高”。 


  到此为止,一切尚好。但接下来,很多经济学教科书开始赋值以衡量效用。比方说玛丽从香草味冰淇淋中得到“55效”,但从巧克力冰淇淋中只得到“34效”,因此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她显然会选择香草味的。然而,在更高级的博士课程里,教科书会这样解释:“效”并不真正存在,它并非类似于“公斤”和“公尺”一样的客观重量和高度单位;相反,数学上的效用函数不过是经济学家用来描述偏好排序的捷径。所以,当依照函数给一碗香草味冰淇淋赋值“55效”,而巧克力味只赋“34效”时,其全部的意义仅仅是玛丽会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效用函数同样也可以赋“18.7效”给香草,“2.3效”给巧克力,并没有任何区别。重点是看上去玛丽的行动“像是”在最大化这一任意的数学函数。 


  在本书中,我们不会使用令人困惑的“效”这一术语,也不会像其他经济学教科书一样,进行“效用函数”的微积分演算。虽然这种做法很普遍,但却很危险。因为它误导你认为能够测量人从行动中得到的心理满足。 


  也许某一天,神经科学专家研究出某种客观的方法,能够对不同程度的幸福感进行定量研究。这样他们可以合乎逻辑地说,玛丽比起比尔“多满足3倍”。但即使这成为现实,我们的观点仍然不会改变:在经济学领域里,这种说法毫无意义。经济学中,我们使用“偏好”这样的词语来表达或解释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如果某人选择一样东西而不是其他,那么我们只能推断,此人偏爱被选择的物品甚于被放弃的物品。也许心理学家或者神经科学专家,甚至人们的常识都能对事件提供更多启示,但经济学的逻辑本身只能止步于此。经济学家并不声称自己拥有所有的答案——远非如此!经济学家不过是在谦逊地承认,经济学的推理对于解释给定的事件是有局限的。在第6课中,你将学习到,主观偏好的高低排列是如何交互影响,并产生出客观市场价格的。到那时,你将会更深刻地理解强调这些观点的意义。 


不同人的偏好不能加总 


  如果偏好因人而异,并且根本无法对每个人的偏好进行测量或者定量,那么显然,试图将个人偏好加总或者集合成为“社会”的偏好是毫无意义的。不幸的是,即使职业经济学家也时常为这种论证正名。很多人声称“一美元对穷人比对富人更有价值”,以此为累进所得税制正名。他们的想法是,若从比尔?盖茨的财富里拿出一百万美元,盖茨的效用并不会降低多少,然而若给1000个流浪汉每人发1000美元,将使每个人的效用大增。因此得出结论,通过重新分配比尔?盖茨的部分财产,增加了总效用或“社会”效用。 


  在第18课,我们将剖析累进所得税制的后果。现在,我们仅指出这种典型的理由是荒谬的。各形各色人的效用不能加总。实际上,如果换用偏好一词,你能更清楚地看出,要加总不同人的偏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问“居民的总体重是多少?”或“居民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但诸如“居民的总偏好是多少”或“每人的平均效用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则纯属无稽之谈。 


  为了确保让你理解对不同人的偏好排列进行算术运算是多么荒唐可笑,让我们再次切换到友谊的类比上。假设萨莉和拉瑞的“友情排名”如下: 

友情排名 
萨莉             拉瑞 
第一(最好的):比尔     第一(最好的):乔 
第二:玛丽          第二:比尔 
第三:乔           第三:(无) 
第四:汤姆          第四:(无) 
第五:亚德里安        第五:(无) 


  在继续分析之前,确定你已看懂这个表格:萨莉总共有5个朋友。最要好的朋友是比尔,第二要好的是玛丽,依次接下去是其他几位。另一方面,拉瑞只有2个朋友。他最好的朋友是乔,而比尔排在第二。注意,即使是萨莉与拉瑞共同的朋友,他们各自的排名顺序也不一样。萨莉认为比尔是比乔更好的朋友,而拉瑞却认为比尔比不上乔。这毫不奇怪,因为偏好是主观的。〔注4〕 


  现在假设一个好管闲事的学校教导员过来说:“不像话!可怜的拉瑞,他的朋友没有讨人喜欢的萨莉那么多!我有个好主意能让这事儿更公平一点。我来模仿萨莉的笔迹写一张‘你好臭!’的纸条,塞进亚德里安的午餐盒,一定能让亚德里安跟萨莉大吵一架,然后他们就不再是朋友了。接着安排亚德里安和拉瑞在校车上坐在一起,总有一天他们能变成朋友。虽然我无法预见亚德里安会成为拉瑞的第一、第二还是第三要好的朋友。但无论如何,他在拉瑞的朋友排名中都比之前在萨莉的排名中要高。在我的好心干涉下,这些孩子之间的友谊总量将得到增加。” 


  显而易见,上面这个故事荒诞不经。我们用这个可笑的故事说明了,试图加总主观的、个人的偏好是多么的愚蠢。希望你现在能够明白,认为劫富济贫能增加“社会效用”,是荒唐愚蠢的。累进税制的支持者也许能用其他依据来为其正名,但若诉诸于经济学的偏好(或者效用)概念,显然不能达到目的。


小结 
一旦我们决定,将某事件界定为有目的的行动,即可进一步进行逻辑演绎。例如,每一个行动都必定有其实施者——有意识的人。尽管人们能够和别人一起行动,但具体的行动只能是由个人来实施。 
我们用人的偏好来解释行动——人通过行动来达到的目的。 
经济学家认为偏好是主观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偏好都是独特的,并不意味着容忍或赞同那些偏好,而仅仅是认识到人们的喜好各自不同。 


术语

偏好:个人的目标或欲望。经济学家的解释是,人的行动是为了满足偏好所进行的尝试。 

物品:因为能帮助人满足偏好,而被人认为有价值的稀缺物体。 

服务:人所实施的一项能满足他人偏好的、有价值的任务。服务是人们用劳动力创造的“物品”。 

主观的:因人而异,“情人眼里出西施”。 

效用:经济学中普遍使用的术语,用来描述人从一件物品或者服务中获得的主观价值。 

累进所得税制:一种税率随着个人应纳税款的增加而上升的征税制度。具体而言,根据个人和企业的收入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 


思考题 

1.为什么“德国攻击法国”的说法是有问题的? 
2.为什么描述某人的行动的话语里同时隐含着他的信念? 
3.有目的的行动能基于错误的信念吗?请举例。 
4.经济学家说偏好是主观的,他们的意思是什么? 
5. *经济学是否建议你不该捐钱去做慈善? 


―――――――――――――――――――――――――――――――― 
注释: 
〔注1〕:尽管在一些罕见的例子中,当代的医生也会推荐放血疗法。但一般来说,显然这种早期的实践对病人并无益处。 
〔注2〕:我们并没有说人们的日常语言很草率,我们只是指出,偏好这一术语在经济学中有着非常严谨的意义。类似的情况,比如物理学术语中的“功”,同样也是有着非常严谨的科学上的意义,而人们日常生活中说到功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是指其在物理学上的意义。 
〔注3〕:在本书的这一阶段,你也许觉得这些例子比较单调乏味,但掌握这一点,对于后续课程中解释价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注4〕:要解释友情排序的区别,甚至无须假设乔和比尔各自与萨莉和拉瑞相处时表现不一。即使乔和比尔无论跟谁呆在一起时都是“同一个人”,但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他们会排在不同的位置,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你已经猜到了——因为偏好是主观的。也许乔爱用胳肢窝弄出不雅的声音,萨莉觉得很恶心,但拉瑞却觉得很搞笑。 


第4课 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学 


本课要点


为什么即使从一个人的经济世界出发,也能阐明经济学的概念与范畴。 
储蓄与投资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如何解释个人选择。 

介绍 

  经过前3课的学习,你已经学习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交换行为。我们简单的界定人类行为有目的,就足以引发很多深刻的见解,帮助我们解释现代市场经济是如何运作的。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全面展开对市场经济的分析。恐怕在多数人的心目中,使用货币交易的市场经济才是一本经济学书应该讨论的主题。不过,在迫不及待的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先在基础部分的最后一课中概述一些基本的经济事实,这些事实甚至适用于荒芜人烟的小岛上一个人独处的情况。即使在这种被严格限制的简单情况下,我们也能得出数量惊人的结论。 

  多年以来,许多批评家们嘲笑所谓的“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学,此经济学以丹尼尔?笛福的著名小说中一个遭遇海难的船员命名。[注1] 。当然,我们的意思不是说能用一个孤立的人来准确描述现代经济。其实,我们的意思是,在分析由亿万个人的相互协作构成的经济体系之前,应先从一个人的情况开始分析,并明确理解激发他的动机。 

  在本课中,我们将阐述的普遍原理,皆在于一个人面对稀缺所做的有目的的行动。即使日后克鲁索被救回文明世界,这些原理依然成立。一开始,为了避免贪多嚼不烂,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出发:克鲁索独自一人生存,必须根据所处的环境来改善自己的状况。 

克鲁索用思维力量创造物品 

  克鲁索独自一人漂到热带小岛,他迅速意识到自己景况不佳。肚子开始咕咕叫,喉咙又干又痒,面对可怕的间歇性热带风暴,却找不到天然的掩蔽所。克鲁索不甘心听天由命,决定行动起来,让事态的发展对自己更有利。为了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克鲁索必须先弄明白他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于是,他爬上山顶以观察小岛。克鲁索注意到,岛上遍地都是椰子树,在远处有几股涓涓溪流,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以及结实的藤条。克鲁索的脑子开始思考起来,嘀咕着要决定首先做什么。 

  现在,暂时打住,让我们用经济学的概念来描述一下现状。也许你已经意识到了,为什么克鲁索要研究上一段列举的各项物体,它们一定与克鲁索的状况密切相关。设身处地地考虑,你也会注意到这些东西,并运用同样的思考方式。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克鲁索拥有一堆可支配物品。也就是说,他要亲自评估这堆稀缺的物体对自己的用处。 

  无论如何,克鲁索都可以坚信不疑的说:“嗯,这个小岛受地心引力控制,至少不用担心会漂到外太空而被冻死。这里氧气充足,我也不会窒息而死。大气层的存在能传递声波,这样我就能听到暴风雨的临近”。小岛的这些特性无疑对克鲁索极其有用,能帮助他达到目的。但当克鲁索制定计划时不会专注于这些特性,因为它们不具备稀缺性。克鲁索需要施展他的管理才能,经济地使用椰子、藤条等稀缺物品,而无需在意这些背景性的一般状况。 

  稀缺性的最显著特征是涉及取舍。除非找到别的食物来源(比如制作一些工具去捕鱼),克鲁索要确定自己不能太快的吃光椰子,当然更不能为了寻开心而烧掉椰子树。如果他决定用一些石头来盖个掩蔽所,那么就不能再用这些石头来打火。即使藤条的数量看上去是无限的,是否能砍一些下来编成渔网呢?克鲁索还得深思熟虑一番,因为割取大量藤条需要走进丛林深处,费时良多。 

  正如这些例子所显示的,一旦计划涉及石头、藤条、椰子等稀缺物体,克鲁索必须全面彻底的地考虑行动的后果,因为那将减损他在未来达到目的的能力,克鲁索之后有可能会因事后造成的影响而后悔。能帮助人达到目的,并且数量多多益善的物体,我们称之为物品。相反,像地心引力与氧气等背景状况,(通常)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物品。因为克鲁索的行动不会减少它们对完成目标的帮助。克鲁索不用担心奔跑太快会“耗尽全部氧气”。当他不假思索地用长棍子敲落椰子时,所依赖的地心引力不涉及取舍〔注2〕。更进一步说,仅拥有“更多的氧气”或“更多的重力”,克鲁索什么目的也达不到。尽管氧气与地心引力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但克鲁索却不需要经济地使用它们。因此他们不被认为是经济物品。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要让物体成为物品,必须有人对它的计划与使用。本质上,热带小岛上的椰子不会因为自身的物理特性而成为物品,而是依赖于三个条件: 

(一)它能填饱肚子。 
(二)克鲁索希望能填饱肚子。 
(三)克鲁索知道条件(一)。 

  如果克鲁索不知道椰子可食用,那么他就不可能认为椰子是物品。另举一例,小岛上的某些植物很可能会有药用属性。但是,如果克鲁索对此一无所知,那么这些植物将不可能获得经济物品的地位。 

消费品与生产品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什么是物品,接下来,可以开始给物品分类了。一方面,克鲁索认识到,有一些稀缺的物体可以直接帮助达到目的,例如,小溪里的流水可以直接止渴,椰子可以直接果腹,经济学家称之为消费品。而另一方面,有些确实很有用的物体,并且对于克鲁索达到目的多多益善,所以它们是物品,但它们并不直接有用,而是间接有用,它们能帮助克鲁索获得更多的消费品。例如,一个长棍子本身并没有用,如果它是岛上唯一的物体,克鲁索根本就不会认为它是物品。但是因为树上挂着很多椰子,其中一些是克鲁索够不到的。突然,这根棍子就间接地有了价值。现在克鲁索认为棍子也是物品,尽管不能吃,但却可以间接地帮助他达到目的。经济学家把类似棍子这样的物体称为生产品,或者生产要素生产资料。 

对于一般物品来说,消费品与生产品的区分在于行动者的意识。举例来说,如果绿巨人被冲上克鲁索的小岛,且正为后背肩胛骨中间的瘙痒而烦恼,也许他会觉得用棍子挠痒很棒。那么,同样的一根木棍对于绿巨人也可以成为消费品。 

土地、劳动力与资本品 

  在生产品范畴里,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由大自然赐予的生产品通常称为土地自然资源。其中包括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永久的物体,如流动的小溪、一棵能够不断结出椰子的椰子树等。但也同样包括可耗尽资源,如一小堆锡矿-克鲁索可以用来制作煮锅和鱼钩。 

  最重要、也用途最多的独一无二的生产品,是克鲁索自己的劳动力。这种持续的生产服务由克鲁索自己的身体来提供。就经济学原理的逻辑而言,我们可以合情合理地把劳动力与其他(保养得当后)能持续不断提供服务的自然资源归为一类。不过,经济学家们向来给予劳动力特殊的地位。因为劳动力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必须存在于每一个生产过程的生产品。当克鲁索把体力劳动用于间接满足目的时,他是在从事劳动生产。另一方面,如果他运用自己的双手、大脑等等来获得直接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之为休闲。为了达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目标,克鲁索将在劳动与休闲之间分配自己的“身体力量”。一贯以来,经济学家用劳动的负效用来强调一个事实,即休闲是人的直接享受。只有当通过劳动获得的成就能间接达到更重要的目的时,人们才原意牺牲休闲来进行劳动。〔注3〕 

  最后要谈的是资本品。资本品是由人创造的生产要素〔注4〕。任何一项资本品都是由至少一件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结合生产出的。多数资本品的生产也要借助于其它现存资本品〔注5〕。小岛上,克鲁索花费劳动力用藤条编织的渔网,费力用石头、树枝、泥土、树叶等建造的掩蔽所等等,都是典型的资本品例子。 

收入、储蓄与投资 

  现在,我们知道克鲁索可以把他的小世界里的稀缺物体分类如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品、与消费品(包括休闲)。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时间流,以及克鲁索对现在的行动如何影响未来满足的理解。更具体的说,如果克鲁索选择在今天储蓄和投资,就能增加未来的收入。 

  收入是在一定时期内,人能获得的新增消费品与服务的产出〔注6〕。当人的消费量少于其全部收入,即产生储蓄,所谓“量入而出”。当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未来收入,而不用于生产当前消费时,即产生投资。我们将在第10课详细讨论在使用货币流通的当代市场经济中,收入、储蓄、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简单阐述一下,即使在简单的克鲁索经济里这些高级概念也能找到其对应。 

  用数值举例是最容易解释的。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用简单的数字和具体的场景描述,让你能清晰地思考克鲁索面临的各种取舍。让我们假设赤手空拳的克鲁索能找到一棵合适的椰子树,爬上树并摘下一个椰子需要1个小时。每天工作1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于休闲(包括睡眠)。那就意味着,每天,他的原始劳动力可以从岛上的自然资源中收获10个椰子。幸运的是,这些椰子已足够克鲁索每天补充营养和维持健康了。但是,每天工作10小时,周末无休,可不是什么理想的生活方式。不仅日程紧张,而且处于无隔宿之粮的脆弱生存状态,克鲁索一旦生病或者受伤,就很容易死去。 

我们有解决方案,克鲁索机智灵活并训练有素。他意识到,可以通过储蓄与投资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他仔细地评估了自己在岛上的状态,决定每天储蓄20%的收入。换句话说,克鲁索继续日复一日地每天工作10小时,获取(收入)10个椰子,但只吃掉(消费)8个椰子,这样他就可以从每日收入里省出(储蓄)2个椰子。 

  照这样降低标准生活25天后,克鲁索已积累了50个椰子的库存。但他发现,一旦椰子从树上摘下来超过5天,味道就会变坏。因此,他停止继续储蓄椰子,恢复成之前每天吃10个椰子的消费量。自此之后,克鲁索的日常生活走上正轨,他每天采摘10个椰子,放在椰子堆的一边,并吃掉另外一边最早摘下的10个椰子。这样轮流循环,克鲁索仍旧每天吃掉10个口味还不错的椰子。并且拥有另外50个椰子的“储蓄基金”,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动用。即使克鲁索一旦染上热带疾病,病倒不能工作,他可以把配额减半、半饥半饱地支撑10天〔注7〕。正因为克鲁索努力工作,并且愿意储蓄实在的劳动成果,他极大地改进了自己的物质生活状态。不再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现在,克鲁索有了10天的缓冲期。 

  储蓄与积累消费品的这些简单行动无疑是非常有用的,但克鲁索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他审视了一下自己能支配的物质材料,开始准备投资自己的储蓄,以进行一项大范围的冒险。他期望这将能永久的提升自己未来的每日收入。依靠那堆储蓄的50个椰子,克鲁索决定暂停2天,不再爬树摘椰子放进椰子堆。 

  不过,我们的英雄可没有去度那看似非常必要的假!相反, 第一天,克鲁索花费10个小时漫游全岛,收集长短适中、粗细均匀的树枝。这一工作进展缓慢,因为当克鲁索发现一根合适的树枝时,他必须用锋利的岩石去切割树干的连接处,以此保证折断的树枝完整,不至于被弄坏。〔注8〕当天,他吃掉了10个椰子,库存剩下40个。尽管工作了一整天,可克鲁索并没有收获椰子。相反,他只搜集了一批坚固的长树枝,而这些树枝是从树上的原始状态加工而来的。 

  第二天,克鲁索又花费5个小时进一步修整树枝,然后花了2个小时切断一些藤条,并带回营地。最后,在第二个工作日的最后3个小时里,克鲁索把树枝铺在地上,头尾相接,并留出相当长的一段相互重叠,然后,用藤条把树枝紧紧地绑在一起。第二天结束时,克鲁索的库存减至30个椰子。但是除了储蓄的减少外,克鲁索获得了一件新的资本品-一根又长又结实的杆子。 

  接下来的一天,克鲁索带着这件资本品外出挥舞。他心满意足地发现,自己的劳动力在新的资本品的帮助下,可以在短短的1个小时里敲下5个椰子。这极大地促进了他的生产率。现在,克鲁索认定自己工作得太多了!他不用再每天工作10个小时搜集食物,现在只需花费4个小时敲击椰子,就能获得20个椰子的收入,这比他用双手“赚”的多两倍。为了补充消耗掉的库存,恢复保证新鲜食用的最大数量,在接下来的几周,克鲁索继续把部分新收入储蓄起来,直到库存增加到100个〔注9〕。这样他又可以满配额生存5天,不过现在的“满配额”意味着每天20个椰子。在新的均衡状态下,克鲁索每天花4个小时敲落20个椰子,并添加进库存,同一天,他吃掉库存里最早摘下的20个椰子。 

  显然,克鲁索的现况已大大改善。以前,他必须每天高强度辛勤工作10个小时。一天到晚费劲爬树苦干,结果每天也就只能享用10个椰子。但当他明智地投资并建造了一件资本品后,克鲁索发现在杆子的帮助下,每天只需工作4个小时就能敲落20个椰子。这可比徒手爬树摘椰子轻松多了。而且,每天能享用的椰子数量也比之前多1倍。坦率地说,这基本上已是他愿意吃的极限了。 

  另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如果克鲁索想要永久地保持这种新的高标准生活,那么他不能完全享用每天20小时的休闲。克鲁索除了每天花费4小时劳动搜集新椰子以外,必须另外花时间维护他的杆子。假设杆子在使用一周后,树枝部件会扭曲脱节,并且两端的树枝都磨损严重。这就意味着,克鲁索在使用新杆子7天后,必须花一些时间替换两头的树枝,同时用新的藤条从头到尾重新捆绑。 

  现在,如果克鲁索每天只工作最低限度的4小时搜集椰子,那么他只能这样得过且过、懒散地过上7天。在第8天早上,克鲁索会发现自己的杆子不能用了。然后,那天他必须花7个小时(假设值)搜集新藤条与2根新树枝,并且重新捆绑制作新杆子。这一天,克鲁索除了要额外工作这么多小时,还因为那天不能获取任何新的椰子,而必须消耗一些库存椰子。 

  为了避免这种剧烈动荡的日程安排-前7天轻松工作并获取大量椰子,但第8天紧张工作却不能获得椰子。克鲁索可以将生活安排的更平顺。在新的均衡状态里,每一天他依然花费4个小时敲落20个椰子添加进库存,并吃掉100个库存里最早的20个,然后,另外花费1个小时来保养资本品。这样,7天后,克鲁索将总共花费7个小时的劳动力,去修复杆子使用一周后产生的磨损。〔注10〕 

  现在,我们用经济学术语,回溯一下克鲁索的成就。首先,通过减少每天的消费量-降低生活水平,储蓄椰子以建立一个贮藏,从而能提防未来突然的收入中断。不仅如此,克鲁索还投资了自己的资源,创造了一件资本品-杆子,并显著地提高了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当杆子完工后,克鲁索每天只消费净收入,因为他投资的一部分总收入正好能够弥补资本品的折旧。 

物品按单位估价 

  经济理论上最重大的一个突破,是认识到人们评估物品的价值,不是按照物品的整个类别,而是按照物品的单位。用经济术语来说,人们对物品的估价基于边际效用。 

  对于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最经典的阐述是“钻石与水悖论”。乍看起来,水的价格低得难以置信-餐馆甚至可以免费提供。而钻石的价格却极高,不信你问服务员要一杯钻石试试。如果经济学家们认为,物品的价值最终取决于人们对自己主观目的的满足,那么钻石怎么可能比水更有价值呢?毕竟,如果你因缺水而渴死,那就什么目的都无法满足了。 

  1870年代早期,3位经济学家各自独立解决了这个问题:是的,要想正确解释物品的价格,必须进入人的思想以了解人的目的。但是,当人在真实世界中实际选择时,取舍从不涉及“全部的水”与“全部的钻石”。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中选择,那么理所当然人应该选择水。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水的供给极其丰富,以至于任一加仑的水,价格低得无足轻重。相反,钻石的数量极其有限,无法满足人们的全部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任何一颗钻石的价格都非常高。经济学家会说,钻石比水更稀缺。 

  在鲁滨逊?克鲁索的世界里,物品按单位估价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举个例子,假设一天晚上克鲁索睡着了,因为粗心而没有熄灭篝火。风吹着火苗,不巧烧着了克鲁索用藤条、树枝与树叶建成的简陋掩蔽所。当克鲁索惊醒时,整座小屋都在燃烧。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在小屋坍塌之前逃出去。而此刻,时间仅够拿一样东西。小屋里有一个新鲜的椰子和他遭遇海难时随身戴的表,克鲁索应该带哪一样逃出去? 

  粗率的想法是,“如果避免饥饿的目的比保留对于文明世界的无用回忆更重要,那么克鲁索应该带椰子出去。” 

  但这个答案是错的。对于饥饿还是饱足,那一个椰子无关紧要。实际上,在远离火堆的地方,克鲁索仍然库存了99个椰子。所以,最糟的情况是某一天,也不一定非得第二天,克鲁索将不得不只吃19个椰子,比平常只少吃一个。事实上,克鲁索只需某天加班12分钟〔注11〕,敲下21个椰子,就能弥补在大火中损失的那一个。普遍原理是,克鲁索的估价基于单位比较。当他对比一个椰子和一块手表的价值时,他要考虑的是一个单位对实现自己目的的影响。尽管100个椰子确实比100块手表重要,但这与克鲁索无关,因为这不是他逃出着火的小屋时面临的问题。此时,他要决定的是一个椰子是否比一块手表重要。如前所述,损失一个椰子,影响微乎其微,仅仅意味着日后少吃一点点,或多加一会班。经济学家会说,“在边际上,损失一个椰子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克鲁索为了感情因素而选择手表是合情合理的。 

综合总结:克鲁索一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最后,一切就绪,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克鲁索实际上是如何行事的。 

  简单的说,克鲁索所作的决定是为了达到自己最重要的目的。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克鲁索的行动是为了满足排序最高的偏好。有些经济学家会说,克鲁索是为了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 

  然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警告。当克鲁索作选择时,他不能仅仅考虑自己主观意识上的收益。也必须考虑成本。一项决定的成本,就是因这一决定所放弃的其他目的中,最为重要那个目的的价值。经济学家为了解释清楚这一概念,通常使用一个更长的名词-机会成本。它被定义为主体为了某项选择,而不得不放弃的次优选择带来的主观价值。 
。 

  克鲁索的日常决策面临着取舍问题,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解释了取舍的本质。不能正确认识选择间的联系,我们就无法理解克鲁索实际做的决定。例如,让我们重新考虑火灾时克鲁索逃出小屋前的行动。我们说过他面临着选择-拿椰子还是拿手表。但实际上,我们作弊了,我们直接向前快进到了真正作取舍的时刻。而在现实中,克鲁索的选项可能有很多。除了拿椰子和拿表之外,他还可以决定用力猛打自己两个耳光,或者拿起椰子掷向燃烧的屋顶。实际上,我们只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克鲁索会首先逃离小屋。当然,他也完全可以选择冷静的吃起椰子,直到被烟熏晕。 

  当我们讨论克鲁索在愚蠢地让自己的小屋着火后采取的行动时,我们不必费神去考虑上述那些荒谬的可能性。因为我们知道,克鲁索最先、也最重要的目标是逃出小屋以保命。因为我们假定他会视自我保全为最重要的结果,远远超过像“多睡几分钟”等其它目的。在此背景下,我们知道他随后面临的选择是逃跑前先拿一样东西。我们不用自找麻烦地去比较救出手表的益处与不能打自己两耳光的成本,那显然不能准确描述行动的真正成本。因为据推测,“打自己耳光的乐趣”在克鲁索的偏好中排序不高。 

  与此相反,为了理解克鲁索真正面对的抉择,我们必须判断因决定拿手表而被迫牺牲掉的次佳选择是什么。在我们的故事里,认定次佳选择是拿椰子。〔注12〕经济学家会这样解释克鲁索的行为:克鲁索认为拥有手表的收益多于损失1个椰子的成本。他们实际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说:拥有1块手表和99个椰子,比拥有100个椰子但没有手表,能达到的目标更重要。 

  克鲁索作的其它决定更复杂,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克鲁索的选择一定是收益超过成本的。例如,某天,克鲁索决定工作5个小时去搜集更多的藤条,那一定是因为他认为收益超过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收益是在未来能消费更多椰子所带来的额外满足,记住他要靠藤条来维持杆子的状态,才能继续敲落椰子。成本是克鲁索因此而放弃的目的中,最重要的那个的价值。假设在克鲁索出发去割藤条的路上,他发现地上有一堆切割完好的藤条-古怪的老天爷放闪电击落的。果真如此的话,恐怕克鲁索就会决定享用那额外1小时的休闲了。这就说明,最初他决定花一小时割藤条的成本,是在那天享受19个小时的休闲之外,再额外享受1个小时所带来的价值。〔注13〕 

  本课的最后一个要点是,克鲁索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预期引导的。预期是指他对未来的预测。当克鲁索做任何一个决定时,他选择的是根据自己的预期,认为收益将超过成本的结果。他很可能会犯错误。例如,为了建造木筏,克鲁索可能会花费几周的时间搜集树枝和其他材料。他认为自己可以靠木筏逃离到公海,希望在那里能被救走。这一丝逃生机会的收益对于克鲁索更为重要,所以他宁愿放弃休闲时间来建造木筏。然而,经过多次尝试后,克鲁索懊悔地发现,光靠木筏是无法逃离小岛的。很不幸,岛上缺乏制作一面大帆需要的材料。他极其后悔自己白费了功夫,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准确点说,完全是在浪费休闲。 

  尽管克鲁索犯了错误,我们作为经济学家,仍然可以这样解释他最初的选择-克鲁索认为逃到公海的收益大于多点休闲时间的成本。尽管这一取舍并不符合现实,但克鲁索认为结果可以实现,最终引导他行动的,是他自己的信念和偏好。 

小结


通过研究仅由1个人组成的假想“经济”,我们能学到许多基础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我们在简化的场景里掌握学习方法后,可以应用到更复杂(更真实)的多人场景中。 

人所作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把时间与其它资源投入到现在还是未来。通过储蓄与投资,人们牺牲当前的满足,但却能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满足。 

经济学家说,只要主观收益超过成本,人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忙于一项行动。 

术语: 

经济地使用:因为资源稀缺并仅能满足数量有限的目的与偏好,所以谨慎使用资源的行动。 

消费品与服务:能直接满足人的偏好的稀缺物体与服务。 

生产品/生产要素/生产资料:能间接满足偏好的物体或服务,因为他们可以被用来生产消费品与服务。 

土地/自然资源:大自然赐予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人的身体对生产过程做出的贡献。 

休闲:人不去从事劳动,而是使用自己的身体和时间来直接满足偏好,所产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消费品。

劳动的负效用:经济学家的术语,用来描述人更愿意休闲而不是劳动的事实。人为了获得间接的回报才会去从事劳动。 

资本品:不直接来自大自然的赐予,而是由人创造出的生产品。 

收入:在一定时期内,人能获得的新增消费品与服务产出。 

储蓄:人的消费量少于其全部收入;“量入而出”。 

投资:把资源转投到那些能提高未来预期收入的项目中。 

生产率:一件生产要素在一段时期内的产量,通常特指劳动力。 

均衡:当所有的动荡与变化都平息后得到的稳定状态。 

折旧:资本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或耗尽。 

边际效用:经济学术语:指一个新增的单位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主观满足。 

收益:由行动的过程所带来的主观满足。 

(机会)成本:因为一项行动所舍弃的次佳收益。 

预期:人对未来的预测,其中包含着人对“世界运作的方式”的理解,并依此来引导当前的行动。 

思考题:


1. 经济学是否假设人的行动是脱离社会的? 

2. 我们说克鲁索用自己的“思维力量”来创造物品,这是什么意思? 

3. 休闲是否可能比工作来得更辛苦? 

4. 克鲁索为什么要担心资本品的折旧? 

5. 预期如何影响人的决定? 

――――――――――――――――― 
注释: 
〔注1〕当代的读者们不妨更多的参考汤姆?汉克斯在2000年的电影《荒岛余生》中扮演的角色。 

〔注2〕:如果克鲁索为了引火而烧掉长棍,那么他就不能再用它敲落椰子了。但无论他如何行动,地心引力依然无所不在。 

〔注3〕注意,休闲不一定都像海滩漫步般悠闲,劳动(工作)也不一定都费力挥洒汗水。克鲁索也许爱在海里游泳,这种体力锻炼甚至会让他第二天肌肉酸痛。但当他能享受这样的运动前,首先必须从事无聊乏味、却不得不做的工作-搜集晚上用来生火的小树枝。 

〔注4〕此定义的两部分同等重要。如果克鲁索创造的物品不是生产要素,那么它就不是资本品而是消费品;如果克鲁索拥有的物品是生产要素但是却不是他创造的,那么它也同样不是资本品而是自然资源。 

〔注5〕符合逻辑的说,人类历史上生产的第一样资本品的产生,一定是某人利用自己的劳动力把一些原始自然资源变成了生产要素。 

〔注6〕技术上说,总收入是在某一时期的最大消费量。而净收入是指扣除了必要的投资后,有可能达到的最大消费。必要的投资是为了在下一个时期能维持同等的总收入水平。 

〔注7〕我们假设椰子从树上摘下来10天后,尽管味道不佳但仍可食用。 

〔注8〕注意,锋利的岩石属于自然资源,克鲁索可以用岩石和自己的劳动力一起生产资本品-割下来的树枝。 

〔注9〕考虑到克鲁索有30个椰子的存货,如果从使用杆子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收入20个椰子,但他仅仅消费15个,那么需要整整2个星期来积累100个椰子的库存。之后,克鲁索从第15天起,可以开始每天消费全部20个椰子的收入。 
〔注10〕为了让故事经得起推敲,从技术上说,克鲁索必须用第7天的第5个小时和下周第1天的第1个小时,来替换两端磨损的树枝,并用藤条重新捆绑整根杆子。导致这一复杂性的原因如下:尽管克鲁索一共花了7个小时维修杆子,但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时间不能被平均的分配到每天的最后一小时。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并想精确的划出一周内每天的时间安排,别忘了克鲁索可以保持平日消费量不变,再额外多花点时间敲椰子,这样库存就可以暂时超过100个。接下来的维修日,如修理杆子的时间必须超过1小时,他可以消耗额外库存。经过适当的规划后,全部的数字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库存从不少于100个,并且克鲁索不会吃到5天以上的陈椰子。 
(译注:实际情况是,因为维修是不间断作业,克鲁索可以把维修当天多占用的敲椰子时间,提前分配到其他日子里,替换每天计划好的一小时维护。) 

〔注11〕别忘了克鲁索在杆子的帮助下每小时可以收获5个椰子,换算一下,相当于每个椰子花12分钟。 

〔注12〕换句话说,如果手表已经在外面了,那么克鲁索一定会拿椰子。 

〔注13〕记住,克鲁索每天工作4个小时搜集椰子,然后剩下20个小时。如果再额外工作1个小时收集藤条,那么包括睡眠在内,只剩19个小时休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