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着美好的爱告别,中国记者走访德临终关怀医院

 弱水一瓢饮 2011-04-07
带着美好的爱告别,中国记者走访德临终关怀医院
[ 2004-08-31 10:13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应德国临终关怀创始人哈尔姆森先生的邀请,记者最近参观了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在人文环境中,临终病人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保持人的尊严。一位临终病人微笑着对记者说,他将带着人间美好的爱走向另外一个世界。

哈尔姆森介绍,临终关怀源于英国。19世纪末,英国一些虔诚教徒跋山涉水去圣地朝拜,风雨兼程,连饿带病,很多人中途倒下。一些教会把他们抬到路边小房抢救并为他们“超度灵魂”,这是临终关怀的雏形。世界上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是英国女博士桑德丝1967年创办的“圣克里斯托弗安息所”,为临终病人提供服务。20世纪后,临终关怀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在欧洲成立,英国有200多家,德国有180多家,仅柏林就有5家。

随着德国家庭变化和人口老龄化,临终关怀医院正日益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欢迎。其目的不是延缓病人生命,而是要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使之坦然愉快地走向人生终点。记者参观的这所临终关怀医院主要为病人提供镇痛治疗、生活护理指导、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服务。病房环境十分家庭化,房内到处可见鲜花和绿枝叶,使病人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时光。每间病房面积约25平方米,屋内有电视、电话、书报和衣柜、桌椅等,墙上贴着病人喜欢的画、工艺品、像片等。护理人员由多学科专家和志愿者组成,他们经过一年的止痛医术等培训,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护理的目的是使临终病人享有尽可能高的生命质量。

一位不久前丧偶的老人再次来到临终关怀医院,他讲述了老伴临终前度过的幸福时光。他夫人来到医院时已处于衰竭、昏迷状态,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反应。护理人员每天给她换被褥,擦身洗脸。老人临终前平静、安详,尚未完全失去意识的脸上挂着微笑,眼睛闪闪发光。老先生说,看到老伴安详地合上双眼,他真说不尽对护理人员的感激。他说,在陪护老伴的时间里,他看到护士们像亲友一样坐在病床边倾听病人的回忆,与病人一起品尝美味可口食品。病人生日时,每位工作人员都向他祝贺生日,围在床边唱生日快乐歌。护理人员经常俯身在病人身边聊天,开导他们,用手抚摩他们,每天更换床头的鲜花、绿枝,为他们放音乐,为这些将要告别人世的病人传递生命的信息和关爱。在医务人员的感召下,这位老人决定加入自愿者行列,在有生之年为临终病人做些事情。

医院里的病人许多是绝症患者,医院尽量提供有效止痛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护士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在疼痛出现前给药,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无痛或减疼,减轻疼痛是这些患者人生最后阶段的最大需要。

西方很多人信仰宗教,不少患者临终前愿向神父缅怀往事、忏悔及安排后事。医院设有一座小教堂,神父经常来探望临终病人。在神父启发下,大多数人认为灵魂能进天堂,精神上有寄托。一位工作人员说,人临终前如同降生的婴儿,有种无意识的失控感,他们害怕死亡和孤独,害怕孤独地走进那个未知世界,因此诱导病人相信步入天堂比打杜冷丁更管用。

临终医院的大厅有一行大字:临终关怀,让病人安静、尊严地逝去。(来源:光明日报/柴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