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章建跃: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博客指导的博客

 一亿监利 2011-04-08
章建跃: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 2010-3-20 19:09:00 | By: 衡菊芳 ]
 

章建跃: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章建跃博士简介
章建跃,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数学通报》编委,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226;数学》副主编。
曾经担任中学数学教师十年,有丰富的中学数学教学经验。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十年,担任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小学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出版的著作有《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数学教学心理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等;在全国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略论启发式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启发式数学教学的几个关键》《关于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的几个问题》《数学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创造力研究与数学教育》《建构主义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建立在主体活动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研制中的几个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础与创新》《三次国际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及其启示》《数学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等,均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作为课题负责人,目前正进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中的分课题“新中学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工作。

    新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科学教育观与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观的内涵

内涵

以人为本

本质与核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重要目的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基本原则

保持和谐发展

重要体现

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求

关注个性差异,追求质量和效益

    科学教育观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对教学质量的内涵要有与时俱进的认识。

    对于课堂教学,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才会产生优质、高效的促进作用,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课堂教学的高质量。

二、教学为什么要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进行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1)教什么,(2)怎样教这两个问题。

    教学需要设计的主要理由:   

    1.由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教师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2.实现教学过程科学化的需要。其深层次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以尽量少的投入(时间、精力等),获得尽员多的收获。教学过程科学化体现了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对教学设计的专门要求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

    1.关午教学目标。

    “学什么”,即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教学目标几乎成了全部教学设计的依据,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教学目标必须是可以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加以界定的。

    2.三层级教学目标分类。

    第一层级,主成分以记忆因素为主要标志;

    第二层级,主成分以理解为主要标志,同时包括探究能力;

    第三层级,主成分以评判为主要标志。

    3.对目标陈述的要求。

    阐述清楚经过教学,学生将会有哪些变化,会做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情,以使目标成为有效教学的依据,防止教学中的“见木不见林”,同时为检查学习效果提供依据。

    要求:精确化(不要模棱两可),不会引起歧义,具有可检测性,即使人了解目标实现时学生能做什么——目标的可观察性。

    例子:掌握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歧义:陈述判别式?写出具体方程的判别式?用判别式解决问题?

    应当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判别式判断方程解的情况。

    给出一个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分别用不等式给出它有解、无解时字母的取值范围,以演示判别式的作用。这个目标与能够用判别式判断一个具体方程是否有解是不一样的。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情意原则——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兴趣,如下三个方面值得考虑:

    1)问题性;

    2)适度的学习困难;

    3)使用“反馈——调节”机制。

    2.结构化原则——教学内容结构化、网络化,保持思想方法的前后一致性

    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的功能:

    1)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支撑和联结点,因此重点突出,体系简约,可以避免知识繁杂而不得要领,易于理解;

    2)知识的结构化是记忆的支柱,可以抗拒遗忘:

    3)筘构化、网络化的知识给联想提供线索和桥梁,具有迁移和应用的活力。

    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是教学设计应当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应当做到:

    1)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教学内容安排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序,循序渐进;

    (3)精心设计问题。

    概念是知识结构化的关键。应当做到:

    1)概念教学一定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采取“归纳式”,让学生经历从典型、

丰富的具体事例中抽象概念的活动;

    2)正确,充分地提供概念的各种变式;

    3)适当应用反例,罗列一些似是而非,容易产生错误的对象让学生辨析,是促进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确定概念的外延的有效手段:

    4)在概念的系统中学习概念,使学生有机会从不同角度认识概念,建立概念的J6多元联系表示”;

    5)精心设计练习,在应用中强化概念间的联系,巩固概念网络,加深概念理解.

    3.活动化原则——按照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把改革的基点放在使全体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上,使讲授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结合,把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互补,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体的,可以以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途径为参照进行设计.

    1)刨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注意与思考;

    2)开展观察、试验,类比、猜想、归纳、概括等活动,井使之一般化、抽象化,形成假设:

    3)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活动,检验假设,演绎出问题的结论,从中获得新知识,并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

    4)新知识的应用,加深理解(理在用中方知妙),建立知识的联系网络,巩固新知识.

    4.有效调控原则——强调“反馈——调节”,有效监控教学

    通过调控,使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来展开。

    在“反馈——调节”中非常重要的是学生自我监控的参与

    反馈信息要注重差异,调节则要有意识地采取分化性措施.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下面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1)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别的专门帮助:

    2)布置可选择的作业集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3)认真考虑学生的个人爱好,机智地将其纳入课堂教学.

五、根据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教学

    要根据教学条件,学生差异,教学内容特点等决定采用什么课堂教学结构.要以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为指导.一堂课应当既有骨架又有灵魂,还应当有救学的载体。骨架就是相应的知识结构,灵魂就是相应的核心数学思想,载体则是师生活动.

    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

    1.刨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

    1)要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

    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中提问,问题提得适切,达到“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的境界,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是每个教师都应当追求的目标。

    2)要提供学习指导。

    3.组织变式训练。

    正例、反例的使用:正例(典型性、丰富性,适量,变式),通过归纳,概括共同特征,形成正确概念;反例,用于辨析概念。

    要精心设计练习中思考性的合适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既要防止过分的机械模仿,又要避免过早要求学生解决复杂的应用问题。

    给学生提供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逐步增加创造因素。

    4.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

    5.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反馈调节。

六、媒体的选择

    采用什么媒体来传递教学信息和提供刺激是教学设计中必须作出的一个重要决定。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情境、教师自身条件、学校硬件设备条件以及媒体的可利用性、可行性、费用等选择适当的媒体。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成为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以信息技术作为媒体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方向。

    更进一步的,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这就比一般的媒体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信息技术营造了知识来源、信息交流多样化的教育与学习环境,使得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方式发生变化,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上有着实质性的进步,对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都有极大好处。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遵循“必要性”、“平衡性”、“实践性”、“实效性”、“广泛性”等原则。

七、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重点:本堂课的核心概念、数学思想方法;前后相关的知识):

    (2)学生情况分析(重点: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内容之间的潜在距离)。

    2.教学目标的设计(重点:通过学习,学生能做哪些过去不能做的事)。

    3.课堂结构的设计(重点: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教学活动顺序)。

    4.教学媒体的设计(重点:适应学习需要,揭示数学本质)。

    5.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串”;变式训练;反思活动)。

    教学设计是子个动态过程,需要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修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