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年俗

 雅柳居 2011-04-08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春节在其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形成并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情感、时间生命意识、文化追求认同感,甚至是一种准宗教意识。在各种独特的春节仪式中,中国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的展示和表现;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具特色的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大多以祭奠祖先、除旧迎新、庆禧纳福、祈求丰年、祭祀各种神祉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且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些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体现了这一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弘扬。
 
 
春节到底源于什么?古人为什么要过春节?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关于春节起源的说法有几种较具代表性……
 
春节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叫法,直到清代,一些地方才将夏历的新年称为“春节”。“春节”的普遍使用是在1912年辛亥革命以后。
  腊八节
在我国古代,“腊”最初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大概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确定为“腊八节”……
 
  除 夕
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在每年阴历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高潮,因而形势也十分隆重……
 
 
祭灶
灶神体现了古人对火的敬畏和崇拜,后来祭祀灶神就演变为民俗节日……
扫尘
祭灶之后,每家每户便开始扫尘了,也就是年终大扫除……
贴春联、门神、窗花和年画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
放鞭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
祭祖
祭祖的形式大多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上香跪拜。
拜年和团拜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漫话春联
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而春联则是春节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春联更是体现了我国悠久、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并且它已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继承和发扬广大。春节将至,按照我国过年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
  春节诗歌
春节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曾经被无数次的咏叹过,自唐代以来就已经有春节的诗歌了。18世纪中叶曾经有一本文人整理写成的《武林新年杂咏》,收集了大量的新年诗歌。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全国各地春节风俗略观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人们欢庆节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总体上看,主要内容有:祭祖、敬天祭神、亲人团聚、吃年夜饭、娱乐、祝福等。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地区有代表性的节日习俗,并不一定全面,但是确实各具特色。

[港、澳、春节风俗] [老北京春节习俗]
[东北三省年俗][新疆 西藏 内蒙古 宁夏 广西年俗]
[北方其他地区年俗] [南方其他地区年俗]
  少数民族春节风俗略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汉族欢度春节的同时,有许多少数民族也和汉族一样辞旧迎新,欢度新春佳节。因为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就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过年习俗。春节期间各族人民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体现了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貌。与汉族一起欢度春节的有满、蒙古、壮、朝鲜、土家、黎、僳傈、畲、赫哲、白、达斡尔、拉祜、布衣、哈尼、傣、高山、撒尼等少数民族。
  漫话春节食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在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民族信仰等条件下形成了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对传统节日春节,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和庆祝方式。春节期间,人们愿意吃一些传统食品,因为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食品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饺子] [年糕] [元宵] [腊八粥] [各地春节食品]
  漫话年画
中国年画源远流长,最早的起源应在雕版印刷之前。顾名思义,年画就是过年(春节)时张贴的画。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相关专题:中国传统年画珍赏]
猪年话生肖
十二生肖是由11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及传说中的龙组成,把这些动物与天干地支结合用于纪年。[生肖的由来]
[生肖的选择与排列]
[中国人的生肖信仰]
[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邮票]
[相关专题:中国生肖文化]

本专题文字内容由吴新锋编写   责任编辑:韩琳  编辑信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