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回忆

 荼有虚无 2011-04-09
清明回忆
清明那天下了小雨,零零星星,仅沾湿了地皮便被风吹跑了。虽是短暂的小雨却与怀想故人的心境相应。天还是有情的。
  天一直阴沉着,到了今天中午。困倦中仰躺床上小息,随手拿起元明文选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此文我已读过几遍,其中有些句子也能背诵。每当读到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倾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我亦泪湿书页,情不自禁,想起我的母亲。
   母亲待人最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的话。但她却十分有志气,她虽出身在西安市一个小商人的家庭,可是没有上过学,所识的字大多是在解放后随我父亲在部队单位学的。所以母亲很看重有文化的人,她希望自己的儿女都成为有文化的人。在学习上她对我们要求是很严格的。
   我小时身体弱不常和小孩子疯跑,总显得文文静静,上学早,不到十岁就上了中学。学校离家有十几里路,每天早上都是母亲早早起床为我做早点,还要将我送一程,远远地看着我翻过铁路,走到大路上她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晚上,她总是拿一件缝纫的衣物坐在我的旁边看我写字,有时候天很晚了,母亲便打起瞌睡,常常被针扎破手指。我劝她去休息,她却坚持陪我做完作业。父亲会不时地抽时间检查我的学习。一次,他叫我背诵一篇课文,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篇文章是《曹刿论战》。父亲手拿一根竹棍,板着脸,看着我背。我背对着他朗诵道“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当背到中间时,“战于长?”我经常忘记这个“勺”字。父亲便叫我回过身伸出手掌,抓起竹棍狠狠打一下,我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父亲便呵斥道不许哭。他说念“战于长勺。”我便接着背。快背完了,不幸又有一处忘记,父亲又狠狠打了我一下,我便抽抽搭搭哭着往下背“夫大国难测也……”,母亲也坐在旁边小声抽泣着。待父亲放过我,母亲一边用热毛巾熨着我红红的小手掌,一边擦着泪说:“打的痛不痛,看你长不长记性。”
每当我回忆起这一档子儿时的往事时,我都会不由地潸然泪下。
我是在十六岁时离开母亲到外地上学,在她身边的十几年中我是受到了极好的教育。在我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在何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不幸与困难,我都回想起母亲,想起她那祥和仁慈的面容,想起他那坚毅的神态。如果说我学的有一副好脾气,一副以善待人的心肠,我都要感谢我的母亲大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