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学(1) 图形摆放在纸中间是正常和暗非示作画者有适度的安全感(Ogdon,1977)。Hammer (1980)进一步表示,这种图面表示,作画个体为”自我管理”和”自我为中心”的人。 图像摆放在中线上方,则有不确实际的目标。 习惯将图像固定的画在图纸某一边,提示我们关于作画者个人的态度。画在纸的右边者,暗示者理性程度、自我控制,和以环境为导向的行为及受事实原理强烈地规范者。此外这种摆放方式的人,则被怀疑于他们将思考专注于未来,而非现在。物体画在左边者,则可能暗示着,冲动的个性,自我迷恋、思考专注于过去。
图面上影像的大小,也有其重大的意义( Buck,1981; Di Leo,1973: Hammer 1980; Ogdon,1977 )。影像尺寸和摆放位置一样,皆是较少受意识控制的。 尺寸大小的最大意义在以诠释画者对自我的认知。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在8.5 ×11英吋的图画纸上,若所画的单一人物图形超过9英吋(22公分左右高),则可能蕴含着幼稚、夸张及补偿性防御和一种觉得无力和无效的情感伪装,这方面行为的人,可能较具侵略性和恐吓性。 相反的,假如图像呈现的是小于2英吋(5公分左右)则可推论,作画者可有强烈的不适当、低劣、低自尊没有自我感。这些个体,不论是小孩或成人,则无法防御、抵抗,一但他们的自我意识被打破、进入时,则显得焦虑和沮丧。
图面的细部描绘,在做图面分析时,也是另一种的检视,它反应了个体知觉和对外在世界的兴趣(Jolles,1971)。 Hammer(1980)相信不完全的细节描绘,暗示着内在空虚,低活力、沮丧和内向型的个性。 Ogdon (1977),在他的检示这些文献资料中,发现到过度的细节描绘,呈现着一种不正常的强烈架构环境之需要。 正常小孩子对图面主题,会有一定的细节表现,但不会加上不需要的细节或删掉重要的部分。
对于绘画分析中,对图面的擦拭也应例入评判之考虑。 1. 2. 3. 4.
水平移动的强调暗示着虚弱、恐惧、自我保护或女性化特征。 A:笔迹方向特色: 1. 2. 3. 4. 5. B:笔触的特色 1、固定、果决的特性暗示着安全、坚定、野心的个体。 2、犹疑不决的方向、模糊线条、中断的笔触暗示着不安全、犹疑不决的倾向。 3、连续的直线笔触和果决肯定的人有关 4、连续的曲线笔触 B:依赖性、情绪性倾向 C:女性和顺从 C:笔触的长度: 1、长的线条,表示着控制的行为,有时是压抑的现象。 2、短、不连续的笔触暗示着冲动、兴奋的倾向。 3、非常短的曲线、速写笔触暗示着焦虑、不确定、压抑和胆小。
偏向纸边,则可能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概念。
矮木和花可能暗示着某些人。
彩绘玻璃可能暗示者: 2、 对美的精神追求。
A、踏板或步道可能暗示着喜欢社会性的交往。欢迎别人的道访。 B、踏板或朝向空白的墙壁,暗示着进入的矛盾。 C、比率正确;、及容易画的步道,暗示者熟练及操弄于社会性。 D、长的步道或阶梯朝向房子,暗示防卫性的进入。
A、强的墙壁暗示着强健的自我。 B、细墙暗示着: 2、易受伤害的自我。 C、过度强调水平空间,暗示着需要稳定。 D、过度强调垂直空间,过度的幻想化生活。 E、岩块剥落的墙,暗示不完整的个体特性。
A、没有窗户暗示退却和有偏执倾向的可能。 B、很多窗户暗示开放和渴望和外面环境接触。 C、有窗帘的窗子暗示着: 2、 保留他人的进入。 D、非常小的窗子: 2、害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