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政政策在稳健的前提下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松动措施。如大幅度增
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及社区医疗等薄弱环节及弱势群体的支出,尤其 要加大对灾后重建以及中西部县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对自主创新、产业结构 升级、生态环保以及就业的支出。要加大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在东北成功实行的增值 税转型政策应该尽快向全国推广;要通过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加大对东部地区产业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支持力度;对创新型企业和一些小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政策;为了扩 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和保持财政税收稳定增长,建议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同 时提高税率水平,这样也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第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 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适度稳定增长。今年信贷规模预计增长14.5%, 明年信贷增长应保持在16%以上,并应取消按季控制信贷规模,根据经济增长变化 需要适时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必要时可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 较快增长。同时,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两高 一资"行业则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第三,针对内需增长面临的压力,明年要重点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要采取 适当措施稳定住房和汽车消费,避免这两大消费热点出现过度下滑。努力扩大居民的 服务性消费,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 成本,尤其是旅游消费成本,如降低旅游景点门票费,降低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 水平。 第四,加快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本轮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均是由 于改革滞后所导致的,实践证明,用宏观调控的办法解决需要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的问 题只治标不治本,而且效率较低。因此,要利用明年国际国内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 加快推进 国财税、金融、收入分配及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只有用改革的办 法解决长期制约 国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才能提高宏观调控效率,有利 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尤其是明年国际油价可能进一步下调,应抓住这一时机, 加快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