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自荷塘月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二)》
第二编 怎样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 道德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 道德教育――这并不仅是在掌握知识和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世界观和种种信念,而且也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有它自己的规律,需要花费时间和采取一些作用于人的意识、性格和行为的特定形式和方法。 (第四卷8页《帕夫雷什中学》) 训练年轻一代投入生活首先在于培养其道德品质 训练年轻一代投入生活,应当不只是让其掌握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在于形成未来的人所必需的道德品质。因此,不能不谈许多学校教育工作中都存在的一个严重缺点,这就是:在对劳动的心理、道德培养上,学生的基本注意力被引向成为哪一行的人,而不是被引向成为怎样的人的问题。 (第二卷11~12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坚持不懈地向学生讲清优秀道德品质的意义 多年的经验使我们深信,如果坚持不懈地向学生讲清优秀道德品质的意义,并且使他们从所热爱的劳动中体现出道德思想,那么在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学生身上就会形成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正确立场和观点。 (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168页) 树立道德信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教育,首先是一项树立道德信念的特殊过程。在这一活动中,起坚定性作用的是学生本身的内在精神力量,以及他为实现种种道德原则而进行的积极奋斗。 (第二卷109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美 我认为,教育者最困难的任务是:使每个学生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道德核心、树立理想、永远对坏事怀有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养成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能独立辨别方向的本领。 (第一卷707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让人类创造的一切道德财富进入学生的意识和心灵 在关于人的美的观念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人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对恶的毫不妥协的精神。我们通过鲜明生动的、富有思想性的故事形式,讲述精神美的人物,让人类在过去和我们今天所创造的一切道德财富进入学生的意识和心灵。这些故事使学生思想激动,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 (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45页) 要使学生的精神力量用来证实真理 付出努力去获得知识的学生,首先,他能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其次,他决不在困难面前退却。他把战胜困难视为证实真理的最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要使学生的精神力量用来证实真理,即证实与创造性劳动、改造自然、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利用自然相联系的真理。 (第二卷130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 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地进行道德教育,就不可能在人们的心灵中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第四卷758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应该把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培养 把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培养,能达到实际的目的:教会青年人控制自己的各种愿望,自觉地限制它们,要成为愿望的主宰,培养自己具有高尚的作为一个人的需求。 (第三卷719页《公民的诞生》) 不应当把学校看成是能人为地产生思想免疫力的环境 不应当把学校看成是能人为地产生思想免疫力的环境。少年们的周围蓬勃地发展着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生活:他们经常处于各种思想影响的十字路口。不要把少年与外面的思想影响隔绝开来,要让他们去接触这些思想,促使他们去深入思考、独立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情况。为了使知识“变为”信念,形象地说,就需要把少年带到湍急的河流中去,教会他游泳,并和他一起急流勇进。当他登上坚实的河岸时,这个少年公民就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战士。 (第三卷665~666页《公民的诞生》) 教师不能借教育谈话在少年的内心里确立预先设想的东西 假如您在自己的教育谈话里描绘道德美的形象和壮丽的事物是希望征服少年的心灵和理智,是迫使他去思考自己的命运和审视自己是什么人,并借此使您想确立的东西在少年的内心里确立起来,那是非常错误的。 (第五卷375页《休叫心灵空荡荡》) 要正确对待孩子们表达感情时或许犯下的错误 孩子们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有时会犯一些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论是教师还是父亲,就会仔细地去分析错误的原因,而不纠缠在孩子一时的鲁莽行为上,他不但会尊重促使孩子采取某一行动的崇高感情,而且还会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这种感情。(单行本 《关心孩子的成长》41~42页) 必须在孩子们身上发展和加深敏感的人的品格 教育者、母亲和父亲对孩子道德敏感性的关心,对孩子感受长辈教诲的每一言词的关心,应当表现得特别明智。必须在孩子们身上发展和加深这种敏感的人的品格。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7~8页) 二、教育少年困难重重 教育少年困难重重 一向使教育者感到不安的是:大多数棘手的、困难的问题都同教育少年有关。少年时期被称为是“困难的”年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它难在少年往往把独立性、主动性看做是自己道德尊严的表现,然而他主观的力量和可能还不允许他在各个方面不依赖外力。成人旨在对少年进行教育所做的努力被少年看做是对自己独立性的限制。 (第一卷376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不要企图骤然改变儿童身上的某种缺点 不要轻率地把儿童的淘气行为宣布为蓄意破坏的行为,不要把儿童的马虎大意称之为懒惰,不要把儿童的健忘称之为玩忽职守。要懂得儿童的淘气行为、马虎大意、健忘――这些情况过去有,现在有,以后永远都会有。对于这一切要谅解,不要急于求成,要不厌其烦地巧妙地加以纠正和引导。企图骤然改变儿童身上的某种缺点,而且还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去强行改变,这就会改变儿童对你的信任。你对儿童疏远之后,儿童便开始为了自卫而变得倔强,故意(而不是恶意!)不听话,任性,故意去做违背你的意见和要求的事。所有这一切均发生在儿童对你的信任出现裂缝的时候。 (第一卷816~817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学生的“顿悟”有一个渐进的积聚过程 要记住,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个学生可能整整一年什么也学不懂和学不会,但他学懂和学会的时刻眼看就会到来。这种“顿悟”(指思想的觉醒)、这种蕴含在儿童意识里的内在精神力量,有一个渐进的积聚过程。而我们教师则要用信赖去促进这种力量的积聚。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急于求成和悲观失望。 (第五卷412~413页《惟有依靠你们》) 三、先进的进步的思想和观念是个人优秀品质的源泉 先进的进步的思想和观念是个人优秀品质的源泉 先进的、进步的思想和信念,从来都是争取社会进步的斗士的意志力、无畏精神、坚定性等品质的源泉。 (第二卷34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要把思想、观念变为信念 当思想、观念充满生气勃勃的、激动无比的、深切的个人情感时,就会变为信念。应当加固这种强烈的信念。正是它提供着动力去履行对祖国的伟大天职,去建功立业。 (第二卷168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道德教育的基础是道德信念 道德教育的基础是道德信念。我们的任务,是要使每个少年都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者的世界观、战士的信念、诚实者的心灵、创造者的双手、人才的美质。 (第三卷651页《公民的诞生》) 忠实于崇高的理想是个人道德发展的顶峰 忠实于崇高的理想,是个人道德发展的顶峰。这种高尚的情感,是从对人的忠诚开始的,也是从爱戴与忠实于为使我们社会里自由的人能得到诞生、幸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那些人开始的。 (第二卷301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 培养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教师要深入体察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就是从培养世界观开始的。 (第三卷548页《公民的诞生》) 四、人要有一种精神是道德教育的红线 人要有一种精神是道德教育的红线 人要有一种精神。在这一真谛之中,我看到整个道德教育的一条红线。我竭力追求使教育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树立人的自豪感,即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的战士那种高尚品格和英勇精神,革命者、创造者、思想家的那种精神。 (第二卷19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真正的人要有人的精神 你作为一个人生了下来,就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与追求之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方面表现出来。 (第二卷196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五、引导学生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 引导学生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 如果您想培养真正的人,那您就应竭力使您的学生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孩子的一种生活幸福就是渴望知识。他知道的越多,他就越想知道。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使每个孩子都能对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奶奶和爷爷有敬慕之情。这远不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而是修养方面最重要的一条规律。 (第二卷20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成人是头等重要的事 把自己培养成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 (第三卷882页《给儿子的信》) 教育工作者最担心的是青少年丧失了道德 比起其他种种灾难来,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担心的是心灵的粗野,道德的沦丧,对善和美的迟钝。 (第五卷502~503页《没有惩罚的教育》) 青少年应当做道德上自由精神上坚强的人 我认为假如一个学生,有什么值得他骄傲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他能作为一个道德上自由的人,而且在精神上成为坚强的人,有坚定目标的人,勇敢的、独立的人。这是我们教育的理想,是我们渴望达到的理想。一个人不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忘我精神而自豪,就不会有那种鲜明地表现出来的个性。 (第二卷37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六、童年能进行精神修养是重要的 童年能进行精神修养是重要的 一个人在童年能进行精神上的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锻炼、善于要求自己、指导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卷21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七、让学生迷恋上祖国是教师的教育理想 让学生迷恋上祖国是教师的教育理想 让自己学生的头脑和心灵迷恋上有关祖国的每一行字、每一本书――一位真正的教师一向把这认作自己的教育理想。 (第五卷759页《遵循列宁思想办学》) 热爱祖国是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 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第三卷886页《给儿子的信》) 祖国的永生是最宝贵的 我们要使自己的学生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树立起这样的信念:人的生命是无比宝贵的,但是还有比我的、你的生命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祖国的永生。 (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02页) 要把爱国主义思想作为红线贯穿到青少年所感受到的一切之中 凡是有崇高精神的地方,就会出现真正的人。应当把一种思想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人们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以及所感受到的一切中去。这种思想,就是指在这个世界上有比我和你的生命更珍贵的东西——祖国的生命;只有当祖国是幸福的,我和你才能是幸福的。决不容许使学校里的整个精神生活,不深深地渗透着对我国人民走向幸福艰难之路的不安认识;决不容许学校和我们教育的每一个人精神生活的脉搏,不去反映祖国的忧虑和不安。 (第二卷24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与祖国荣辱与共才会显示个人才华 只有在一个人将个人的命运融入祖国的命运之中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地展示出个人的才华,才会真正地珍惜自己的荣誉、自尊心,珍惜家庭、家族、姓名的尊严。 (第二卷243~24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青少年应关注祖国的历史 我们的学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与祖国同甘共苦,怀着与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的思想,一遍遍地阅读人民英雄史的每一页。历史,是塑造公民的一股强大的、永远充满生机的力量。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使我们每个学生的才智和心灵,都投入关于祖国的每一本书上,投入到字里行间去。 (第二卷346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使青少年感到自己正在参加一场千年历史的接力赛 要用炽热的、犹如明亮的火炬一样的语言,向青少年说明我们的祖国从古到今所走过的艰难而光荣的道路,向他们指出通向光辉未来的并非平坦的道路,使年轻的公民感到自己正在进行一场千年历史的接力赛——他要对前辈们交给他的一切负责,他有责任把接到的一担无价之宝完好无缺地传到未来,不忘记在为我们伟大、光荣的祖国而进行的斗争中所获得的任何一条英明的真理。 (第二卷747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要让孩子们富有诗意地、艺术地认识祖国 富有诗意地、艺术地认识祖国――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必需的最细致的一种做法。 (第三卷795页《公民的诞生》) 要让我们培育的人感到自己是祖国的儿女 只有当我们培育的人感到自己是祖国的儿女,并用为祖国服务这一最高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活动时,庄严和美才会成为学生易于了解的东西。 (第五卷588页《寄语后来人》) 忠于祖国是最高的忘我精神 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为崇高的理想服务;忠于祖国,在为祖国的强大而作的斗争中勇气百倍,毫不动摇,这是最高的忘我精神,一个真正的人为此可以克服任何困难。 (第五卷766页《遵循列宁思想办学》) 教师要把国情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 从人的有意识生活的最初几步开始,就要把博大的社会生活,祖国,为它的独立、荣誉和强大而斗争的情况展现在他的面前。我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第五卷707~708页《义务感的培养》) 八、应该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少年的思想成长 应该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少年的思想成长 应该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少年的思想成长,最主要的是应该看到,少年在确立公民的尊严感与自尊心。 (第三卷459页《公民的诞生》) 青少年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 教师创造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他工作的对象——儿童——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今天同昨天就不一样。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这就使我们担负着一种无可比拟的特殊责任。 (第二卷534~30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要理解和感觉到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 如果儿童的每一次淘气都引起你的苦恼和心悸,如果你认为他们已经闹到了极点,应当采取一些特别的“消防”措施,那你就该再三斟酌是否当一名教师。如果你和儿童会发生无休止的冲突,那就当不成教师。要有能力熄灭冲突,首先要懂得,你是在和儿童打交道。这种能力来自滋养教育才能的一条深根,即理解和感觉到,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 (第二卷53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九、没有发现,就没有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没有发现,就没有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要进行教育,首先得有活生生的、富于钻研精神的、好探求的思想。没有思想,就不能想象会有所发现——即令是微小的、初看不易觉察的发现也罢。而没有发现,就没有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第二卷648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要以敏感的心灵去觉察学生最细微的内心活动 只有能以敏感的心灵去觉察学生最细微的内心活动的人,才配称为善良的人,才有权力当学生的导师。善良的最主要的、决定性的细微含义之一,就是教育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对精神空虚、虚情假意的任何表现采取决不妥协的态度。 (第四卷710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不顺心的事 儿童常有自己的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和不幸。一个具有高度情感修养的教师,一下子就能发现儿童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第四卷714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当莠草刚刚生根之际就要进行谴责 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恶习还没有成性而莠草刚刚生根之际,就要对它们进行谴责。只有在谴责之后出现自责——良心感到痛苦之时,谴责才会有成效。 (第二卷39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十、要教育人珍惜生命,也就是珍惜人、爱护人、保护生命 要教育人珍惜生命,也就是珍惜人、爱护人、保护生命 观察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美,是理解和感受生活的喜悦和生命美的主要源泉之一,这也使我产生这样一种不可逆转的坚定的思想:世界、大自然和美的生命是永恒的,而在这永恒的生命中,我个人只能活在大自然指定给我的那么一段时间。要使每一个人在少年期就考虑到应当怎样来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教育人珍惜生命,也就是珍惜人、爱护人、保护生命。 (第三卷724~725页《公民的诞生》) 要竭力让每个学生都爱护和关怀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的事物 我们竭力使我们的每个学生从幼年起就能以精心爱护和细心关怀的态度等待每棵树、每丛玫瑰、每株花草和每只小鸟――一句话,一切有生命和和美好的事物。非常重要的是,要让这种关怀爱护之心变为习惯。 (第四卷550页《帕夫雷什中学》) 要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双重性 德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深深懂得:生活是强有力和战无不胜的珍宝,但同时也常常无法自卫和易受损害。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只需一句冷酷的话语,一瞥冷峻的目光,就足以折断这纤细的生命线。 (第五卷820页《清泉》) 十一、使祖国语言的财富从孩子们学校生活一开始就展现在他们面前 使祖国语言的财富从孩子们学校生活一开始就展现在他们面前 我极力使这一生意盎然的源泉――祖国语言的财富――从孩子们学校生活一开始就展现在他们面前。……我努力使他们感受语言的美,小心谨慎地使用语言,并注意语言的纯洁性。 (第三卷27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十二、要使孩子意识到他是明天的成年人 要使孩子意识到他是明天的成年人 要使孩子意识到他是明天的成年人,他应当准备承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使命。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善于有分寸地、细致地、不厌其烦地提示孩子,他在生活中将要干什么,将怎样劳动,将承担何种义务。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79页) 一三、要培养女孩子的道德尊严 要培养女孩子的道德尊严 从儿童过集体生活的初期,就要培养女孩子对侮辱和损害女性美的道德尊严的行为持不调和的态度。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45页) 精神财富会使姑娘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如果美――人的心灵的美、道德高尚的美和忠于伟大理想的美,如果一个人忠诚的美已经成为他的个人财富,那么,这种财富就会使姑娘成为一个在道德上不可动摇的、明哲的和目光远大的人。 (第三卷504页《公民的诞生》) 要教育姑娘们对自己的美充满自豪感 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姑娘们对自己的美充满自豪感,对与男人的道德审美关系的纯洁性提出严格要求。(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44页) 要培养女学生坚定的意志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让我们的女学生早在少年时期,特别是在青年初期就作好思想准备,以便在同男人的精神心理和道德审美关系中表现出意志坚定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44页) 在进行性教育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做女孩子的工作 在对少年进行性教育工作中,我们特别注意做女孩子的工作。应该把它称为培养母性自豪感的教育。 (第三卷501页《公民的诞生》) 十四、要使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子 要使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子 无数事实使我相信:要使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子,要使学校集体中的各种关系充满着男子关心女子的侠义精神,要使集体能对粗鲁或无礼的轻微举动表示反感或谴责,男孩们就应比女孩们坚强得多,就应受到真正的“男子汉”的困难磨练。 (第一卷735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要使男孩子能赞赏女孩子 我一直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要使男孩子在童年期和少年期就能赞赏女孩子的智慧美、精神美、意志美和性格美,而这样的赞赏使男孩子本人的感情变得细腻起来,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这一愿望激励年轻人去好好劳动,并促使他去努力加强自我道德教育。 (第三卷450~451页《公民的诞生》) 必须通过女生对男生施加影响 男生的高尚情操能使女生受到影响。集体影响的魅力就在于此。因为要对男生施加影响,使他具有道德美,就必须通过女生。如果一个集体中女生的荣誉感和尊严感没有得到发扬,而男生的道德无知却在滋长,那么这个集体就根本谈不上是个真正的集体。 (第一卷744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十五、要特别审慎地对待学生心灵深处萌发的爱情问题 要特别审慎地对待学生心灵深处萌发的爱情问题 我们身为教师,要特别审慎地对待学生心灵深处萌发的爱情问题。男女青年萌发出这种人的最高尚情感,表明他们充满着旺盛的青春活力。此时教师的使命是把它引入进一步发展智力和培养品德的轨道。 (单行本《给女儿的信》183页) 要教育年轻一代爱护爱情这无价的精神财富 爱情是无价的精神财富,需要珍爱它。这种信念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人物的意识里日益巩固地树立起来。我们对年轻一代的关怀,首先是要教育他们善于利用这种财富,要爱护它,不要随意糟蹋它。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2页) 教育者要以正确的方法让爱情进入年轻一代的精神生活中去 教育者要善于掌握分寸,要有敏锐、体贴入微的态度,以便让爱情作为一种能使人高尚的珍贵情感进入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的精神生活中去。教师要教育他们不要把肉体的快乐放在第一位,要用高尚的情操陶冶自己。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1页) 教育者应当给年轻人讲明爱情是什么 爱情的念头一旦在年轻人的思想和感情上撩拨和引起不安,教育者就应当给他们讲爱情是什么。这种讲解将会在年轻人的心灵中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和情感,首先是培养出能够给人以巨大幸福的对美的责任感。但是这种美对善于爱美的人才是幸福。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3页) 教学生怎样对待爱情是最细腻的工作 教学生怎样对待爱情,这是教育工作的最细腻的一面,它要求教师有真知灼见,把教育技巧与教育艺术结合起来。 (单行本《给女儿的信》183页) 教师要引导青年安全度过青春萌动期 人在青年早期,感情尚不成熟,蓓蕾初绽,爱情迸发,这给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许多与其道德修养不相适应的感受,也使学校的生活变得复杂了。我们教师有责任培育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对爱的对象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8页) 真正的爱情意味着欣赏美、培育美、创造美 真正的爱情,这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7页) 要让孩子们做好体验爱的伟大情感的准备 在道德上让孩子们做好体验爱的伟大情感的准备,这就意味着在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要在集体成员的各种相互关系中经常提出道德审美因素。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39页) 要教育男女青年以理智的目光和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情 教育男女青年以理智的目光,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最重要问题――爱情,这是学校和教师真正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 (单行本《给女儿的信》192页) 高尚的爱情种子要及早播在青少年的心田里 我坚定不移的是,高尚的爱情种子需要在年轻人产生性欲之前好久的时候,即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播在他们的心田里。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3页) 要善于尊重和理解少年人的爱情 要善于尊重和理解少年人的爱情――这样一种“对人的利己主义”――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成年人和作为被教育者的少年在精神领域协调一致的极其重要的前提。这种尊重和理解主要应当体现在哪里呢?据我看来,在学校里不应当不知分寸、毫无必要地谈论学生之间的恋爱。应当只字不提谁爱上谁这样的问题。 (第三卷686页《公民的诞生》) 要小心翼翼地处理爱的情感 爱的情感的产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它是长成芳香的玫瑰还是带刺的飞帘,这有赖于教师的爱护和培育。当然可以把它剪断或连根拔掉,但这样做就会严重伤害一颗敏感的心,一株新花的幼茎就会长成畸形。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6页) 要把年轻人本能的性欲变成高尚的爱的情感 要利用人类文明提供的丰富经验,把年轻人的本能的性欲变成高尚的爱的情感。任何时候也不要忘记,玷污爱的情感,这首先是对人格的侮辱。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6~17页) 我们缺乏对青年人进行珍爱爱情财富的教育 由于我们很少教育年轻人要像珍爱无价之宝那样珍惜爱情财富,致使部分男女青年在意识中竟把许多丑陋卑污的东西同晶莹、纯洁的思想和情感混杂在一起。昙花一现、瞬间即逝的迷恋,常在年轻人的心坎上留下不快之感,模糊地感觉到他们的爱情似乎是不够体面的。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2~13页) 不能把爱情教育列在德育之外 教育工作在这一方面的主要缺点是,在青少年形成精神面貌时期,爱情教育问题没有完全列入德育之内。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1页) 十六、要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预防不良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预防不良习惯 我们认为,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预防不良习惯,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第四卷28页《帕夫雷什中学》) 要同懒惰进行斗争 真正的教育大师很少去同个别偷懒的学生进行斗争,他们同作为智能冬眠的后果的懒惰进行斗争。 (第三卷23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教师要防止不良意图的种子落到孩子的心上 教师应当敏锐地观察,防止不良意图的种子落到孩子的心上。假如发生这种事,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幸的后果。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23页) 十七、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我坚定地认为,在童年、少年时期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卷359页《人民教师》) 遭到毁损和伤害的孩子的心最需要抚慰 人生中最可怕的因而最需要用爱抚、温柔、关怀、关注、善意去抚慰的,就是遭到毁损和伤害的孩子的心。 (第四卷40页《帕夫雷什中学》) 十八、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使每个青年男女作好劳动的准备 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使每个青年男女作好劳动的准备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个人的素质、意向和才能。 (第四卷5页《帕夫雷什中学》) 要让青少年从童年起就习惯于劳动 一个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世界,从而获得了最高的乐趣――进行创造的乐趣,劳动的道德意义就在于此。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如果少年们不是从童年起就习惯于劳动,那么对他们来说,就谈不上什么劳动的乐趣。 (第三卷633页《公民的诞生》) 劳动可以发挥学生的天才和能力 实践表明,要想发展学生在智力方面的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才和能力,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就是让学校里所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年级)都参加到各种各样的创造性劳动中去,形成一种创造性劳动的气氛。 (第五卷116页《开发出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之美》) 劳动的乐趣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劳动要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就是必须成为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能给他们带来团结友爱的快乐;能促使钻研精神和求知欲的发展;能在克服困难之后,产生激动人心的欢乐;能在周围世界里不断发现新的美好事物;能唤起初步的公民义务感――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质财富和创造者的感情。劳动的乐趣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一个孩子都应当在童年时代深深体验这种崇高的情感。 (第三卷331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教育者要在儿童的心目中确立人民对待劳动的态度 教育者进行劳动教育的最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要在儿童的心目中确立人民对待劳动的态度。劳动对于全体人民来说,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没有这种需要,人类的存在便不可思议,而且是个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宝藏诸方面得到发挥的条件。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88页) 十九、告诉青少年忘恩负义是一种最恶劣的行为 告诉青少年忘恩负义是一种最恶劣的行为 感谢与奉献是高尚道德情操的标志,而同时又是基本的人格。没有它,我们就会变得愚昧无知。我力求使孩子的头脑里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忘恩负义是一种最恶劣的行为。人应该知恩,就因为他是人。 (第二卷38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从小培养孩子对忘恩负义的蔑视 在小孩子的意识中,我极力灌输一种信念:忘恩负义是最恶劣的行为。人应该知恩图报,因为他是人。对忘恩负义的蔑视,是一种从幼年起就应当培养的高尚情操。忘恩负义――不仅是心灵上的无知,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恶行。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49页) 二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需要灌输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需要灌输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在理智而高尚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而不是从儿童的大脑中自发地产生的,它需要灌输。 (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54页) 儿童是不会自发地培养道德感的 儿童是不会自发地培养道德感的。这种道德感只有在我们帮助他们获得为他人行善这种人生最大快乐时才会产生。也只有这种真正无私的并因之可称为真正的人生体验才是促进儿童心灵高尚化的力量。 (第五卷318页《善的萌生》) 二十一、为了培养学生集体,首先要培养教师集体 为了培养学生集体,首先要培养教师集体 为了培养学生集体,我们就要培养自己――教师集体。我们对知识的追求、我们的求知欲、我们孜孜不倦的劳动、我们在思想和书籍世界中的丰富阅历――只有这些才能使学生集体产生智力上的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禀赋和才能。 (第一卷800~801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二十二、要让每一个少年想去做似乎难以做到的事 要让每一个少年想去做似乎难以做到的事 教育的技术则要求使少年时代能有许多提高追求水平的练习机会。让每一个少年想去做似乎难以做到的事,让癫狂的胆量和悲观的情绪同时涌现出来。这要比沉默地服从和自己什么也不吐露,只是一味地盲从好上一百倍。少年时代蕴藏着无穷尽的力量。 (第二卷430~431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二十三、要注意利用课余教育孩子 要注意利用课余教育孩子 教师在课堂上跟孩子们交往,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孩子的教养,精神上的发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的、不列入课表的工作。 (第四卷40~41页《帕夫雷什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