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哲理”理解有门道

 百了山人 2011-04-12

古诗“哲理”理解有门道

作者:福建武平一中 朱传庆  时间:2009-6-24 15:49:3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713
  古代哲理诗往往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古代诗人在写哲理诗时习惯借助“景”“物”“人”“事”“生活”来阐发观点,传达哲理,所以优秀的哲理诗,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以宇宙、人生哲理的启发。由于哲理诗的哲理往往表现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迹,许多学生在阅读鉴赏哲理诗时经常无从下手,无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理趣。其实,鉴赏哲理诗,理解其中的“哲理”也有一定的门道。
  第一,可以通过诗人表达哲理的形式入手去理解“哲理”。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哲理。这类作品或寓理于事、或寓理于景、或喻理于物,叙事,写景、状物是手段,表现理趣才是目的。
  1、借景说理。通过描写自然风景来抒发哲理在哲理诗当中是最多的。这类诗与写景抒情类的诗歌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寄寓某种道理或是为说理作铺垫。我们先来欣赏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一首哲理诗吗?全诗四句好像并没谈什么哲理,只是纯客观地描写了自然界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但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诗人为什么要择取这迅疾而来、飘忽而去的三个意象━━“黑云”、“白雨”、“风”组成色彩斑谰的画面呢?为什么要用雨后平静的水面去反衬雨前来势凶猛、不可一世的“黑云”、“白雨”呢?诗人为什么要揭示自然界这种变化无常而又有常的规律呢?
  联系背景,原来这首诗作于王安石变法前夕,当时诗人据理力争,提出了与变法不同的主张,政治上正遭到改革派的围攻与打击,对整个政治局势,苏轼有点感到力难胜任,在郁闷之时,诗人从望湖楼前所看到的景色中得到启发。他觉得,无论是政治的暴风雨还是个人的坎坷,都必然是暂时的,必然要回复到澄清的本原上,这就是诗人要通过眼前的风雨来表达的人生哲理。
  再来欣赏杨万里的《过沙头》: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此诗一二句写景。“地平江阔”是涨潮的结果,“气清温”说明潮势平和。第三句用“暗”“无人会”作铺垫,“水痕”照应第二句,说明潮势极细微的变化,却只有篙师才能“识”。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2、即事说理  这类哲理诗,往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特定的现象,或从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感受来寄寓某种道理。由于这类诗常常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事件,因此理解难度往往不太大。理解哲理时,一定要从日常事件出发去联想寄予的人生哲理,阅读中注意联想、联系,就可以较容易把握诗中蕴含的道理。例如苏轼的《东坡》诗: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诗人描述的是雨后夜中散步这样极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却深含了独立危行的人生态度。诗中用“市人行尽野人行”概括了自己的遭遇和遗世独立的伟大孤独感;用“荦确坡头路”的意象,象征了人生旅程的坎坷;用“自爱铿然曳杖声”表达超脱旷达、苦中得乐的人生观。阅读时,如果注意联系诗人的人生遭遇,这一哲理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再如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首诗写的是山行的切身感受。首联中下岭“便无难”“错喜欢”,但没有想到会出现“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景象,说明事前对“山行”这件事的困难估计不足。走山路如此,做其他事呢?这样一联系,一联想,就会理解诗中包含的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未来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不能草率,盲目乐观。
  3、托物言理
  这类诗往往是借助某个具体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种特点,来寄寓某种道理的。例如: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对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鉴赏这首诗我们可以先从形象入手。诗中通过描写鸟在林中与笼中情形的对比,才知道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在山林里自由啼鸣快活。由此,可以悟出:万物贵自由,宇宙万物之美在能自由自在。
  再看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画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从诗中两个形象——琴和指,以及两个问句上看,我们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作这样的思考:琴声从何而来?“琴”本身不发声,“指”本身也无法发音,只有二者相互配合作用,才能产生优美的乐声。由此生发开去,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不难让人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常常需要互相配合(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
  第二,可从诗的形象的外在特点入手,进而由物到人(或到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把握诗歌所要阐述的“哲理”。例如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表面上是写蜜蜂,实际却是借蜜蜂的辛勤采蜜,来表达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歌颂;又借蜜蜂酿造的蜂蜜被一些人轻易取走,来无情地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再如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表面上描绘了两幅图景:一幅是春来水涨,“蒙冲巨舰”被轻轻托起,在江上自在漂行,轻快如水漂鸿毛一般;另一幅是船搁浅水,多人力推,舰也难移动。这是诗的外在形象特点。这两幅图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意何在?联系题目“观书有感”,我们从江上泛舟的形象中,可以由此及彼地感悟出读书的真谛:水多,船行自在轻快,不枉费人力;同样,读书多,日积月累,基础扎实,功底深厚,才会驾轻驭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再推而广之,做任何事情也都如此: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须多学习,多掌握知识技能,多积累经验,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自在而行。
  另外,我们还可从诗歌的题目、诗中的议论性句入手去把握“哲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忽略了题目,不把“观书有感”与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就可能会曲解诗意。而诗中一些议论性句子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我们领会诗歌寓意的关键。如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两句议论哲理明显: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议论更有启发性和象征性,只有站得高,才能扩大视野,纵览全局,获得正确的认识;同时,还鼓励人们克服困难,树立勇于攀登的雄心壮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