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南村群童”鸣冤

 淡炒凡 2011-04-13

为“南村群童”鸣冤

——也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重庆市城口县高望中学  李世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一首著名歌行,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全篇可分四段。从开头至塘坳为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从南村叹息为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从俄顷何由彻为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从安得至最后为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群童之状,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忧愤深广的风格。

诗歌的第二段这样写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初读之下,感觉这群孩子确实可恶,盗贼等词的运用似乎就是明证。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名人赏析中就这样写道:……一伙暴寡凌弱的小子……一群有意作恶的小子……”甚至还说“把公然对面抱走邻居老人屋上茅草的一群小子说成是‘劳动人民’,不知有何依据?”(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83页)我想,“暴寡凌弱”极有可能,“有意作恶”却是未必,这群孩子不能被称为“劳动人民”,难道要把他们划入“地富反坏”,称作“阶级敌人”方才令人满意吗?

我不敢妄断杜甫的本意,也无心考证当时的实情,我只想引导我的学生体会杜诗的精髓,感受杜甫高尚的人格及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实质。

有人说过,“在关注阅读客体的同时,也要关注阅读的主体。”我不知道离开了某些细致周到的诗人当时处境的了解,这首诗还会不会成为不朽,但我清楚地知道,除了我的学生外,还有许多现实中的孩子(包括成年人)不了解杜甫于公元759年年底由甘肃成县来到成都以后的遭遇,也不知道后来蜀中政局的变化,更不知道御史大夫崔光远是何许人也,但是他们读了这首诗却都能确确实实感受到杜诗语言的优美以及杜甫人格的魅力,并且绝大多数人对南村群童只有怜悯之心,并无厌恶之感。正如成吉思汗幼小时的孤苦无依不能完全决定他后来的成就一般,蜀中政变、不受尊重、群童抱茅等等都只是杜甫创作此诗的诱因,它们都不是诗歌长盛不衰流传后世的决定因素。

持续数年的安史之乱不但给杜甫带来了严重的身心摧残,更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更为深重的灾难。杜甫有知识有才华有身份,虽颠沛流离来到成都,却得友人帮助,在浣花溪旁建起一座草堂,生活得以暂时安定。但是,同样处于战乱之中的老百姓,有多少人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无家可归,又有多少人走投无路、哀告无门甚至抛尸荒野呢?成人尚难幸免,孩子更何以堪?

“南村群童”何许人也?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他们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人物,是文学作品里的艺术形象。既是艺术形象,就必然为作品主题服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根据这几句话,很多版本的赏析文章都说,本诗表达了杜甫渴望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如果这么理解,“南村群童”就只能代表阻碍和破坏“寒士”平安幸福的一类人,他们的形象是可恶甚至可恨的。那么,为什么偏要叫作“南村群童”,而不叫作“南村群少”或者“北村群丑”、“东村群恶”、“西村群魔”之类呢?看来这么理解是不够确切的,也是对南村群童的不公平。

我们不妨将“天下寒士”作为天下贫苦大众的代表,认为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希望天下老百姓都得到平安幸福,就连“南村群童”也在“大庇”之列。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南村”而非本村,外村“群童”于秋风到来之时却要抢夺茅草,究竟所为何事?是他们无事生非,还是他们乐此不疲?可能理解为逃难和要饭而来更为确切。“群”童表明受困孩子之众多,“忍能”“对面”“公然”甚至“欺老”都是他们毫无办法、百般无奈时的举动,“抱茅入竹”并非躲避或收藏,也许竹林就是他们临时的安身之所。我这么讲并非完全赞同“群童”的做法,诗歌同样反映了战乱和饥荒造成世态炎凉及小孩子美德丧失的现实。但是,毫无疑问,是战争造成了这一切。“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非常巧妙地透露出了诗歌的时代背景,并告诉我们自己长期郁闷痛苦的并非一时一事,所以,我们没必要追究杜甫当时受到过某个人的怎样不公平待遇,为个人之私而心怀怨恨等等等等,那样只会冲淡诗歌主题。我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应该是:“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希望天下贫苦人都得到庇护,获得平安幸福。”

杜甫的呼不得很有深意,我们何尝不能理解为不愿呼不忍呼自叹息究竟是为自己的茅屋被破、茅草被抱而叹息,还是叹息自己生逢乱世、身世漂零,或者叹息自己眼看着天下苍生受苦受难却无可奈何,也不可妄下结论。

南村群童是弱小者和极度受害者,他们的遭遇比之于杜甫,其悲惨程度早已达到了无以言状的又一个层级。面对当时的现状,就连忧愤深广的杜甫也不敢奢望对他们的现实有多大帮助。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只好在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后还加上一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不能救天下黎民,先救天下寒士,一切境况均处中上的寒士尚不能自救,何言天下苍生?他连续使用“忍能”、“对面”、“公然”甚至是盗贼等词语的目的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些词语可能正是为了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杜甫何尝不知道,群童不可能个个是圣贤个个是神仙,生的欲望生的本能使他们不得不那样。

请体谅杜甫吧,他不是对邻村孩童不友好,更不是把贫苦百姓不放在心上。

我在这里替南村群童鸣冤,他们理应受到我们的理解和同情。至少,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当作阶级敌人,胡乱地辱骂一通。
(已于《城口教育》登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