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颠覆性技术 作者:吴霁虹

 倔强石头1900 2011-04-13
革命性的创新往往来自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新技术。

素以思想性著称的企业家任正非坚信:真正的技术是可以创造机会、引导消费的。也正是基于此,华为公司一直契而不舍地致力于高科技研发的投入。而当UT斯达康公司的小灵通PHS/PAS技术问世的时候, 华为却认为这是一个低端技术,不是他们所要追求的真正的高技术, 不值得介入。当时,中国的IT业界更是同仇敌忾地认为小灵通是落后的过渡性技术。但让任正非及业界始料不及的是,小灵通不但被市场接受,而且发展迅猛,其市场规模以几何级数增长着,大有颠覆既定市场之势。

小灵通的威力从何而来?

如果你了解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汀生的《创新者的困惑》,那就不难理解,小灵通PHS技术也许将会成为一个中国版的“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最初由克里斯汀生在几年前提出,现已成为众多创新管理领域的教授和学者普遍研究的课题。它指的是一种取代现有的、新的、更便宜通常又更简单的技术。

20年前最著名的一次颠覆

无独有偶, 上世纪80年代小型机巨人数字设备公司DEC与华为有相似的认同和遭遇, 只不过DEC的命运要惨得多。正像克里斯汀生在他的《创新者的困惑》中提到的那样, 当时一些小公司如康柏、苹果等推出简单而廉价的个人电脑,而DEC的创始人宣称这种个人电脑“只是一个玩具”,不值得他的公司去重视。他的判断似乎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买个人电脑的客户大多只是为了玩游戏。DEC也曾思考: 应该把注意力、金钱、时间、精力等投入到他们的顾客并不需要的低利润产品上呢,还是投到公司应该继续增长的产品上?比如DEC的高速Alpha微处理器。 DEC当然选择了后者。

当DEC享受了前所未有的盈利顶峰的第二年, 个人电脑像原子弹一样在市场上爆炸,其冲击波让小型机厂商伤亡惨重,破产的破产,合并的合并,改行的改行,就算当时契而不舍坚守阵地而幸存下来的,后来也没能在个人电脑的价值网络中立足。个人电脑把小型机颠覆了! 而DEC这个曾被麦肯锡在其《追求卓越》一书中推荐的最有前途的公司也因此而销声匿迹。

个人电脑就是20年前一个典型的颠覆性技术。

颠覆性技术到底是何物

台式打印机、复印机是如何击倒大型印刷机或大型复印机的?电子邮件是如何逐步取代邮局信件的?数码相机是怎样抢夺胶卷相机市场的?移动电话是如何置固定电话于尴尬境地的?在线信息又是怎样夺走报纸新闻注意力的?

如果曾经思考和观察过上述市场现象,你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台式打印机、复印机, 或是电子邮件、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在线新闻,这些新兴的技术/产品像个人电脑一样,个个都是颠覆高手。它们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最初不及它们要取代的技术,性能/功能少 ;

·不一定需要取代现有的系统;

·更方便,更便宜,更简单,改变做事方式或领域;

·最初针对还没有被服务的客户群, 市场不被看好, 大公司不愿意去做;

·其低成本或极易创造的市场有力促进了技术和经济上网络效应的形成;

·以上特性使其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以前的技术, 最终颠覆既定的高端市场;

·导致更多的人能分享高科技。

以上这些正是颠覆性技术固有的特征。颠覆性技术不是落后的技术,是持续性技术的对立。 持续性技术是指不断进步的技术,它们总是令现有技术更好更完善。如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向更高速度的改进、黑白电视机向彩色电视机的转变、普通飞机向超音速机的改进,这些都是持续性技术。

而颠覆性技术是指新的但性能低于持续性技术的技术。它们在刚问世时非常粗糙,通常是还没有被服务者认可, 或只针对某种技术爱好者,或者已被服务的消费群中非常低端的一些客户才会被颠覆性技术吸引。但是,一旦颠覆性技术性得到不断改进,它们就会对持续性的技术产生威胁,最终产生颠覆效应。如个人电脑与IBM的小型计算机相比, 其刚刚被介绍到市场上时,只有个别电脑迷在使用,他们用DOS写命令、用BASIC自编应用程序,如果他们不小心打错一个按键, PC根本不会有任何反应!这样的机器没有任何工作效率可谈。

由于可处理的工作少,价格也较大型机更便宜。那时的IBM、DEC根本不会理睬PC机,因为从它们对消费者的标准来看, PC机不过是一群痴迷者的玩具。大公司的这种态度恰恰给颠覆性技术埋下了日后迅速发展的种子。今天PC机的技术特别是大量并行配置的微处理器技术,已能使PC机的性能与小型机抗衡,把小型机颠覆得所剩无几。

小灵通PHS/PAS技术看似符合大多数颠覆性技术的特性。小灵通是基于IP的技术,它的出现并非刻意要取代固话技术,其性能减少到只能在有限的范围接收或传送信号,而且比固话更方便(可移动), 更便宜, 更简单,其最初针对的领域是低端市场, 且该市场并不被电信业的大公司如阿尔卡特、华为等看好, 是它们不愿进入的领域。但是由于其方便低价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消费网络,使市场迅速扩张膨胀,进而促使其改进技术性能,增加功能逐渐向高端市场渗透。小灵通PHS要颠覆固话技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虽然目前来看仍然前路茫茫。性能方面的缺陷是它的绊脚石,从一个基站信号范围到另一个信号范围有中断现象,有串线发生,信号不均、时强时弱,这些技术缺陷还需要不断完善才行。

颠覆性技术在夹缝间崛起

任何技术只有被市场接受才能继续生存。而市场则一直由供给与需求交替控制。这种交替过程所产生的空隙,就像地壳变迁不时产生的裂缝一样,为颠覆性技术提供了生长的养分与空间。颠覆性技术在市场上最普遍的成长模式或轨迹不外乎这样:

先进入一个没有被服务的市场,在这里,客户不求最好但求可以使用;然后进一步向被过度服务的市场攻击,在那里商家提供的性能大大超过客户的需求。如图所示,性能1比性能2要差一些。

通常颠覆性技术并不发生在大公司。大公司为了使其客户更满意,常常都在忙于改进现有产品技术,因此, 它们的资源大都集中于此,总是在拼命给产品添加更多更完善的功能, 以至于它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低端消费者。另一方面,在高端市场,大公司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功能浪费,很多人也许从来没有碰过高级音响中1/3以上的功能,而这最终导致客户对产品性能的需求过剩,他们被过度服务了。

颠覆性技术正是在这个供与需的微妙变化中找到了成长的土壤。它满足了那些“可以用就行”的客户,进而开始改进技术、增进性能/功能以赢取那些不太好对付但又被过度服务的中高端用户。颠覆性技术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渐进又激烈的过程。说它渐进是因为进入一个没有被服务的市场就等于是创造一个新市场,创造新市场不是把方便面放入滚水中就成了的。说它激烈是因为进攻一个被过度服务的市场就像是在优扬舒适的舞曲间突然插入了电闪雷鸣般的迪斯科,总是会引起混乱和改变。这能说明为什么大公司往往不是被大的竞争对手打跨而是被小公司颠覆的。

上世纪70年代当施乐公司拼命投资以不断改进其大型复印机技术时,佳能的台式复印机已光明正大地进入市场。施乐当时并不在意,它的注意力放在如何与IBM这类大公司的竞争上。结果佳能的产品不但改变了人们做事的方式,让大家从原来要走到一个大房间里复印到坐在办公桌前举手可得,而且颠覆了施乐公司的既定市场。

小灵通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得益于这样的土壤与空间。 虽然信号范围有限,但一开始它的廉价且可移动通话功能就在那些不被看好的低端市场上扎根了,毕竟游离于市与市、省与省甚至国与国之间的人是少数的,全球通对很多这样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就没有太多的价值——没有机会用还要付一定的费用。由于低端市场的极大成功,自然而然地小灵通开始了功能的改进和提高,如增加了SMS、图像甚至上网等流行功能,这让那些挑剔的中高端客户不能不被廉价的小灵通所吸引。于是靠夹缝生存的小灵通有了成长的空间,或许,颠覆既定市场指日可待?

颠覆也许不是梦

今天,像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不再追究小灵通的技术是落后还是先进,它们再也无法坐视这一技术在市场上强劲的增长势头,也有要跟进的想法。但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玩家真正能看到小灵通PHS/PAS技术对现在和未来颠覆性的可能与威力。如果小灵通技术真能得到彻底改进,那么有可能它在两个领域会造成颠覆:

一是固话技术。如果小灵通能改进成为更有效的“超无绳”市话技术,它将会使现有固话越来越褪色,因为小灵通更方便,功能更丰富。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2/3的固话新用户选择了小灵通PHS/PAS技术。

二是WiFi热点。这项技术通常较贵,而且完全不可移动,仅仅只限于小范围。比较而言,小灵通的Notebook计算机卡能在大范围内工作,使用费用较低且有宽带支持所有基础运用。如果小灵通技术得以改进,将会对WiFi技术造成威胁,甚至取而代之。在日本,针对电脑的PHS卡已成为城市因特网的热点(Hot spot),而且,通过PHS传输的信号一半以上是数据而不是语音。这会不会就是颠覆的前兆?

谁会使用固话,如果小灵通能达到与固话相同的通话质量且可在城市大范围移动使用? 谁又会使用WiFi,如果PHS/PAS无线连网在任何地方成为可能,并可以成为你的基本电话账户的一部分?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未来改进了的小灵通技术成为全球通信主要技术之一的可能性就存在。无论这一进程是由谁来完成,它都将会为颠覆性技术理论增添一个中国版的实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