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需要转变哪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57kz 2011-04-14

我们需要转变哪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05-10-28 14:28:11    喻岳青 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  阅读1297次
 

 

一、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范畴问题


   1.什么是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没有本质区别,都指人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通常把思想观念作为等同的概念。在一般的辞书上把思想解释为观念,把观念又解释为思想,是认识和思维的结果,属于意识形态观念形态。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两个阶段: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只有认识的理性阶段才能产生思想或观念。


  当我们把思想和观念并提的时候,可能隐含着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的某种差别。有这样一种理解:思想是指人们经过深入探索的产物,具有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终身教育思想),而观念则常指对事物的某种看法,不一定有系统的理论(如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实际上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二者严格区分开来。本文之所以并提,是为了把讨论问题的范围扩展得宽一些,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些系统的理论上。


   2.我们要探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包含什么


  《教育大辞典》对教育思想作了如下界定:教育思想即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主要包括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零星的、不系统的看法、想法、主张、要求与建议;另一是指经过深入探索而提出的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学说。
  从研究和解决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来看,我赞成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作一种宽泛的理解,即应包括关于教育现象的各种看法、主张、观念、理论和学说。从宏观到微观,我认为可以把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划分为4个层面:


  (1)教育哲学层面,或称教育观,指关于教育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是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包括教育目的、性质、价值、作用、功能等。它们影响和决定其他层面的教育思想,具有统领的作用。
  (2)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或称教育发展观, 包括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什么影响和决定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应如何发展等。
  (3)关于教育管理的思想,或称教育管理观, 包括对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看法,教育政策制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
  (4)关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思想,或称育人观, 包括我们应培养具有怎样质量的人以及如何培养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微观教育思想。
  作这样的区分,主要是针对教育活动的不同方面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因而在研究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它们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本属性
  (1)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状况所制约,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2)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具有历史性。
  (3)教育思想和观念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而又具有继承性。
  (4)教育思想和观念不只是单方面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同时又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发展起反作用,具有能动性。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能推动教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5)个别人的思想和观念又受其本人的世界观、 价值观和个人的经验所制约,因而又具有个性。
  在我们当前探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时,主要是指那些得到广泛社会认同,并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和观念,而不是指个别人的思想和观念。


   二、我们需要转变哪些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形成了许多教育思想和观念,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起过不同的作用。有些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应当继承并发扬的。不是一谈转变,就什么教育思想和观念都要转变。如我们的教育应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就不是转变的问题,而是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和进一步发扬的问题。我们需要转变的是那些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起过积极作用,而在时代已经发展和变化的今天已不再适应的思想;或那些本来就没有产生太多好的影响,而在一定的客观社会条件下产生,并在一定范围内起了实际作用的思想和观念。(如应试教育。姑且作为一种观念来看,是不是,尚有待研究。)


  因此,我们探讨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不能从理论出发,而必须从实际出发。首先要搞清楚,建国以来,迄今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上,哪些教育思想和观念实际地发生着影响和决定作用?产生了什么后果?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转变?这样研究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我认为建国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对教育活动曾产生过实际的影响和作用,而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已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致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中反映出来。


  1.高等教育的绝对国家化。这里国家的概念,指政治的国家(Nation),而不是指地域的国家(Country)。教育国家化(Educationnationalization)是指国家利用行政权力控制和管理教育活动的一种发展趋势和状况,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西方,教育最初被认为是个人、家庭和教师之间的私事。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于是国家权力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19世纪初开始,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教育国家化的趋势,其主要标志是国家投资建立公共教育体系,国家利用立法和一定的行政手段管理教育和普遍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制度。但在教育国家化的同时,仍保持了相当的教育社会性和私人性,这体现在社会可以举办和参与管理教育及坚持个人的学习自由。中国古代即有学在官府之谓,统治阶级设立官学培养统治人才,可称得上有国家化的传统。当然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国家化。后来私学兴起,而官学则逐渐衰败。


  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彻底改变,使私立学校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面对国家的发展目标,不得不采取一种教育完全国家化的政策。整个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成了国家的事业。把教育国家化推到了一种绝对化的程度。其表现有4 个方面:(1)在教育目的上,片面强调教育为国家发展目标服务, (如5060年代初强调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文革期间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80年代又曾出现片面强调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的倾向——但未产生全局性的后果),而比较忽视人的发展。(2 )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属性上,只承认教育的公益性,不承认它的商品性。(3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把教育看成纯粹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包办。(4)在教育管理上,实行政府决定一切(从计划、招生、分配,到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等),而忽视学校、教师、学生的主体性。高等教育的这种实际状况,就使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即教育只能由国家包办,一切教育活动都只能由国家说了算。我把这种观念称为高等教育的绝对国家化,这种观念与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是不相适应的。


  2.高等学校功能单一化。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高等学校的教学功能,而比较忽视它在科学研究、创造知识以及直接参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


  3.人才培养的过分专业化。在办学体制方面,部门和行业办学体制的形成,强调培养本部门的专门人才;在学校的培养目标方面,一贯强调要专业对口。其结果是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而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也是非学习本专业的学生不用。这就使培养的人才对科技的生产发展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不适应。


  4.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化。学校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知识的传播来进行,对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既不注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也不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5.教育管理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在管理观念上,关注的只是如何把教育管住,即只注意控制,而不注意如何发挥办学者、教育者、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管理方法上,单纯使用行政手段,而忽视科学决策、法制观念和民主参与。


  6.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注意数量,而忽视办学质量和效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在历史上曾数次大起大落,就是在发展中只注意数量的结果。它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质量下跌,已成为深刻的教训。


  上述所列问题,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问题的产生不一定全归因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但也或多或少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相联系。我们对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探讨,无疑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向哪里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向哪里,实质是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发展观、管理观、育人观的问题。我们谈转变,应该说也包含着继承、发展、摒弃和创新。任何新思想的提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也不能完全割断历史。在探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上,其出发点一是要把握时代的特征: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合作和竞争同时并存。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综合化成为主要趋势。二是要把握我国的社会、经济特征,即我们自己的国情: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力弱,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到下世纪初我国在经济上的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经济上的两个根本转变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在制度建设上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加强也将影响着教育。国际国内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针对下世纪的时代要求和我国的现实情况,我认为需要确立以下教育思想和观念。


   1.关于教育目的,要树立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统一的观点


  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个人的发展来实现的,因此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我们过去强调高等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没有错,问题出在我们只注意到了按照社会的需要来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个人发展的需要,忽视个性发展,把培养学生当作制造机械部件一样往模子里套。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就显得很不适应了。我们多年来没有培养出多少大师级的人物,没有培养出几个能独领风骚的人物,与这种教育思想和培养模式不无关系。我们谈了多年的因材施教,但并没有真正实行起来。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就不仅是因材施教的问题,更应该强调学生的学习自由,个性发展。今后的社会更需要那种独立性强,有极高的创造能力,甚至是不按常规走路的人。要培养这样的人,高等教育就必须保证个人按其特质得到充分发展,也就是要保证个性的充分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把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


   2.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属性,高等教育既有公益性的一面,又有商品性的一面


  高等教育的发展能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社会发展将使社会的所有公民受益,这就是它的公益性。但高等教育本身又不是社会全体成员人人能够享有的,只能由社会的部分成员所享有。即只是受教育者才能直接享有高等教育资源,而且这一部分成员在未来还将取得比其他社会成员更高的收益。因而在教育经济学上把高等教育的服务称为社会准公共产品。对这种准公共产品的无偿占有,是一种社会的不公平。必须明确高等教育具有商品性,即高等教育资源的享有者应该支付一定的补偿。所以,高等教育既是国家的事业,也是社会,包括公民个人的事业,不应完全由国家包办,个人无偿享有。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选择,除了自身的爱好、兴趣等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考虑未来的收益,即实际上存在高等教育市场。对于商品性的一面,应该适当引入价值规律,进行调控。我不赞成把高等教育全面推向市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提法。如果是那样,实质就是完全否定了它的公益性的一面,那些与市场联系很弱的基础学科又由谁来保护?但是如果完全否定其商品性的一面,国家不仅无法承担如此沉重的负担,也是一种社会的不公平。现在提出的高等教育投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多渠道社会筹集资金及受教育者分担部分教育成本(收缴学费)的政策是合理的。(北京大学高教所关于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大学生就业后个人收益率的两项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这一政策的合理性)。目前的问题是在确定收费并轨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问题。此外,承认高等教育的商品性,那么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雇主就应享有相应的权益,包括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权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3.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总的来说是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现在经济的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必须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只注意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重复设置低水平的学校和专业,其结果是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教育发展规模的问题,有两个观点是要进行分析的,一日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世界趋势;二日多一些人上大学总比不上大学好。可以考察一下,西方发达国家达到了怎样的经济水平才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的经济水平差距有多大?不能不顾条件盲目赶趋势,赶浪潮。盲目的扩大规模,上大学的人是多了,能不能保证质量?有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一些发达国家出现过的教育问题,是值得引起重视的。更不用说他们也同样面临着教育财政的困难。高等教育规模究竟要发展多快,多大,不能只看需求,还必须看条件。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就是办高等教育是要花钱的。目前高等学校在财政上的窘迫使大学校长们感到日子难过,一些学校不得不减少必要的实验和实习,必要的图书和仪器设备都不能保证,你要学校如何提高质量!大学校长不是没有尽力去解决质量问题,但所受限制太大。从国家来讲,既是花钱办教育,就要讲究效益,现在提出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调整教育结构,实质就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必须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4.关于高等教育管理,要树立高等学校是办学的主体、教育的主体的思想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在保证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方面,政府必须对之实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有效的监控。但直接面对学生和社会的是高等学校,它要接受学生和社会的检验。如果缺乏自主办学的主体意识,就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但到目前为止,高等学校的这种主体地位和意识并未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在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方面应该说作了一定改革,但还远没有到位。一方面政府机构还习惯于计划体制下沿用的行政管理手段,不该管的还是管得很多;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学校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乱办学的情况,使得成为一对现实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显然已不能再沿用政府包揽一切,事事都管的办法,那样学校就失去了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很难把学校办好,办出特色。必须坚定不移地让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有关学校的发展方向、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应放手让学校自主决策和进行。同时在加强宏观决策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法制化,监督评估的社会化等方面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做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


   5.关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培养合格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关于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模式(如何培养)涉及许多重要的根本的教育思想,也是当前关于教育思想讨论的一个主要方面。


  关于培养目标,我们一直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这个目标本身不一定存在原则性的问题。因为只要社会的专业分工还存在,人们的工作就会局限在一定的专门领域,尽管人们的工作岗位可以更换,但按照学科和专业的分野来培养人才将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但从对这一目标的理解和教育实践的情况来看却存在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其一是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养成,即通常所说的只注重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做人的品格。教育上的这一缺陷,其后果已经在许多方面显现出来。因此教育界有人提出加强素质教育的问题。对于素质教育的提法,目前高等教育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但教育必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一点是不存在异议的。现在在许多高校正进行的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的探索就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在观念上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其二是在知识传授上过分的专业化而使学生知识面偏窄(这里主要是指本科教育),不适应学科综合化、生产综合化以及社会问题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现在一些高校,特别是在本科阶段进行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改革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其三是办学模式和培养规格的趋同化。都希望把自己的学校办成综合性、高层次、研究型大学,不顾条件的攀比和升格,专科升本科,本科院校办研究生院,学校的层次越办越高,而教学质量则未必提高了。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学校的差异性,不利于各自办出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多样化和规范化的统一,不同的院校应该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培养不同规格的高质量人才。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关于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以及如何认识教与学的关系。目前在课程体系方面有人提出要加强通识教育(一般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对),但也不可搞一个模式,对于不同层次的教育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使高等教育通识化。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从把学生当成塑造的对象转变到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高等学校要创造学生自主、自由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