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秦希仑 2011-04-16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              语文知识及积累:(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8分)

                 

                 

2、给汉语拼音写汉字: (8)

人声dǐng(     )    lí(     )     pǔ(     )     shàn(     )  

jí  (     )   (     )shùn     荒草(     )qī         (     )suǐ

3、课文识记:(5分)

①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②而那过去了的,                                       

③山际见来烟,            。④                 云从窗里出。

⑤深林人不知,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续 萌动 保持

  C、延续 萌生 保存  D、延伸 萌动 保存

 5、仿照下面句式, 写一个比喻句。(2分)

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                            

6、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在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   A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壁滩上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烈军属着生的伟岸与执著。我爱真诚,爱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  B  ;爱它如小桥流水般  C  ;爱它如梅兰竹菊般  D  ;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爱它如高山流水般  E  ;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

⑴模仿前后的句子,在文中A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似的语句。(2分)

补写:                                                                    

⑵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B      C      D      E      处。(2分)

①激越   ②淡泊   ③清静   ④高洁

. 阅读理解。(55分)

(一)   阅读《伤仲永》,完成1—5题。(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文利其然也,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十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受于人也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完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2 “∕”标出下句的朗读节奏。(3分)

   之,即 句,并 名。

 3、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邑人之(     稍稍宾客其父(               

   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邑人(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2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1.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吏事(        )                手不(       )

处决如流(         )               发箧视之(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意义:(4)

太祖常劝以读书。(       )     此人独以跛之故,父子性命相保(       )

或以钱币乞之(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2)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古义:          今义:      

4.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2)

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
、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2、从这段文字中找出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书的一个原因。(2分)

  

 3、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

  

 4、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写出两件即可。(2分)

  

 5、本段文字用词精妙,请找出动词或者形容词用得好的一处,并说说它的妙处。(3分)

  

 

(四)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15分)
  
在我的故乡,高考中榜很不容易。一年中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就很好了。我高考的第一年名落孙山,从此一蹶不振,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一张没有带给我荣耀的成绩单将我隔离在理想世界之外。当时我一气之下想撕毁课本,认命与庄稼为伍,从此不再读书。父亲一直是乐观的,他没有责怪我,默默地拉住我的手,说:孩子,别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活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过不去的坎,再复读一年吧,哪里的土地不长庄稼!”
   那段时间,他从不提及落榜之类的字眼,我知道他是在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 我内心深处用消极的生活态度筑起的壁垒被父亲的安慰一点点瓦解。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一边在生命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在父亲的关爱下,我拿起书本,加入到复读的行列之中。送我上学那天,父亲特意刮了胡子,将脸洗得干干净净,穿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新的面貌来鼓励他的儿子重新开始。父亲一直没有说话,只在我上车时说了一句:你肯定能行!”车开动了,车窗外九月的阳光将父亲结实的身影照耀得格外高大,我鼻子一酸,几乎掉下;目来,但我强忍着没有让脆弱的泪水掉下来。父亲如此相信他的儿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高三的学习是很紧张的,每当想偷懒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你肯定能 ”!于是奋起,埋头苦学。那年冬天,期末考试我考得并不怎么理想,回到家里我如实相告自己的成绩,父亲说没事的。有一次在河边放牧,累了,我和父亲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父亲抽烟,埋头,一脸的心事。看着河面上结得厚厚实实的冰,父亲突然问我,你知道冰什么时候开始融化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脱口而出,天气变暖,气温升高的时候。父亲笑了,一脸的执著,不,孩子,你错了。冰看似在一夜之间融化,但实际上是在很早以前,从最冷的那一天起,冰就开始融化了,只是没人注意到。你的失败不就是暂时的寒冷吗?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只要你自信,失败就会像冰似的被阳光融化。
  
  ……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写出两处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
   (1)A
.蔫(    )                   B.呵护(    )
   (2)A.
我知道他是在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   可怜:                                        
  
  B.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风雨:                                             
  2
、第段中划横线处是生活中常用的俗语,父亲引述它,用意是什么?请你从所熟悉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课内外皆可),选写出一句与文中引述的俗语意义相似的名言来。(4)
  
用意:                                                                                                                                 
  
写出的名言是:                                                                                                          
   3
、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3)
  
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 土地,一边在生活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4
、本文没有结尾,文中的历经生活的磨炼,在父亲的引导下,后来获取了怎样的成功与人生感悟?请联系上文,展开想象,续写一个结尾。(不超过60个字)(4)
  

 

 

作文随堂练:(15分)

以《我被生活欺骗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字数不少于260字。

 

 

 

  

参考答案

一、1——3略;4C;  5、同情是一泓清泉,给干涸的土地注入生机。6 BCDE 

二.(一)1、略;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 ……感到惊奇。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 4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曾见过笔、墨、纸、砚等文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5 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二)1、通晓;放下; 像流水一样,麻利;打开。2、用;因为;用;把。 3、今义:判死刑,剥夺生命;古义:处理政务,判断是非。 4、每天办完公务回到家里,就关上书房门打开箱子拿出书,认真阅读直到天亮。

(三)1、春夏秋三个季节 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 2、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3、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油蛉和蟋蟀的叫声动听。4、翻断砖、按斑蝥、摘覆盆子 5、示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肥胖用得妙,惟妙惟肖写出了黄蜂的形态。

  (四)1(1)A.(niān) B.(hē)
  (2)A.
可怜:内心消极,意志脆弱。 a风雨;遭受挫折。

   2、鼓励儿子走出困境,看到希望。意思接近即可。写出的名言只要意思符合规定要求即可。

   3、运用比喻手法显得形象生动。记叙、抒情融为一体。

 4、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