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放与封闭

 谭逸逸 2011-04-17

近来国内许多公司都开始意识到,需要效仿世界领导性的公司,建立开放的生态系统。可是,为什么要开放?又应该怎么开放?这些都是大话题,值得深入探讨。


我们必须认识到,开放并非无条件的褒义词。在经典著作《反模式》中,有一个著名的反模式叫做"委员会设计":由于有太多的人参与设计,意见纷繁,利益纠缠,最终设计变得过度复杂、含糊不清,根本无法有效地真正实现。也就是说,过度开放无法产生好的设计。历史上,有太多技术和标准都因为"委员会设计",最后逐渐演化为垃圾场:ATM、ISO OSI 网络模型、CORBA、UML、JavaEE、SQL......
开放也不是成功的代名词。IBM PC通过开放体系架构虽然很轻松地打败了Apple 等早期风光的厂商,但最终胜利的果实却属于Windows+Intel 联盟,以及HP/Compaq和Dell 这些后来者。而一直以大尺度开放享誉业界的Twitter 始终没有找到太好的赢利方式,最近不得不一改语调,明确宣布不再欢迎第三方开发者开发新的客户端,引起众多争议。


与此相反的是,Apple 自己做CPU、自己做操作系统、自己做各种软硬件、自己全面管理和运营应用商店,甚至自己负责产品销售,并用近乎铁腕的风格管控着整个生态链,对任何潜在的竞争者或者山头都毫不客气地痛下杀手......通过这种独特的封闭体系,创造了本世纪以来最绚丽的科技奇迹。


当然,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细节,我们可以发现,Apple 其实是很善于利用开放技术的公司。操作系统的内核是BSD和Mach,CPU是ARM架构,iPod 的软硬件和设计最初都是由外部公司完成的......而最重要的,则是Apple 使应用商店成为新的开放模式,为广大开发人员和内容创作者创造了广阔的舞台,也为自己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同时,Twitter 的开放性仍然是毋庸置疑的,这个微博平台上的75 万个应用,不仅远远超过Apple App Store,也构筑了后来竞争者很难超越的门槛。IBM的开放对整个社区的意义非常重大,而它自己的失败肇因恰恰是在总线之战中采取了封闭专有的路线。


本期我们关注的是HTML5。有意思的是,HTML5的历史恰恰提供了研究开放与创新的一个绝佳案例。1997年W3C决定将HTML变身为一组XML标签集,但XHTML的发展非常缓慢,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兴起的Web 应用的需要,而向后兼容性等问题使一些实战派的浏览器开发者们开始意识到沿着这个方向将走向死胡同。2004年6月,Opera 和Mozilla 首先发难,建议W3C改弦易辙,回到HTML的基础上演进。但是提案未获通过。这次圣荷塞会议促成了HTML5的摇篮WHATWG诞生。3年后,W3C主导的XHTML 2遥遥无期,而WHATWG却进展顺利,并被W3C再次接纳,成为下一代核心Web 标准的基础。


值得思考的是WHATWG这个机构的组织方式。它非常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加入邮件列表成为贡献者;同时也很封闭:能够决定标准编辑人选的是一个邀请制的小组。同时,它也为"委员会设计"反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范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