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城图”名目考(转载)

 凤州鸣 2011-04-17

“潮州城图”名目考

——潮事词源十考

   

  “潮州城图”是一幅比较简明的城镇地图。反映州治所在的地理位置,城内外主要建筑物及居民点的分布等。四周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图中标注了名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要素五十二个。其中,外城门十一,内城门一,亭庙寺观社坛等二十九,街道三,桥梁四,居民点三,湖一。很显见,“潮州城图”以发现人文地理要素为主,对寺观等宗教建筑绘得尤为详细。州治设在内城,外套双线勾画的长方形符号,以突出其政治中心的地位。县级以下地名,套以单线的长方形符号,名称注在方框里。下面仅就图中所绘城墙、城门、寺观、地名、水名等,作简要的考证。

  1、城墙  宋代构筑的城墙,早已毁于兵燹。据《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的记载,并参见“潮州城图”,知道城的北墙是环金山山麓而建。城的东墙沿韩江西岸筑砌。自宋至今,城南发展变化较大。笔者从史籍记载和实地调查得知,“潮州城图”中城东墙与城南墙接合处下水门,古今称谓相同,古今位置几无变化。因此,从下水门的位置推断,宋代的城南墙,大致是沿今之兴宁巷、翁厝巷、潘屠巷一带横亘而过。这个结论,可以从南城墙所经兴宁巷之南的“甲第巷”一名的演变过程得到傍证。今天的“甲第巷”,在宋代原来还是城南墙外作为练兵的教场。元兵攻城时,南城墙被毁。尔后内城不断向南延伸拓展。到明代教场已成为民宅小巷了。当地居民把教场一带的街巷,称为“教场巷”。由于“教场”与“甲第”在潮州方言的发音中语音相近。迨至清代,一些不雅称的巷名,逐渐被雅化,“教场巷”遂被“甲第巷”所取代,并沿用至今。在乾隆时期绘制的“潮州古城地形图”中,于“甲第巷”处特别注明为“教场”的讹称。

  2、城门  在构筑潮州城四周的城墙时,为方便城内外交通往来,在主要衢道与城墙交汇处,均辟设城门。“潮州城图”中计有城门十一座:城东有州学门、上水门、竹木门、浮桥门、下水门。城西有贡()门、湖平门、和福门 (图上阙名,位于东岳宫与净慧寺之间)、凤啸门。城南有三阳门、小南门。此外,在内、外城之间还有鼓楼门和矮门可供往来。上述城门中,除凤啸、浮桥等五六个城门能够查到它们的建造时间外,其余各门的建造时间均无史载。据乾隆《潮州府志·城池》载:“绍定、端平间,知军州王元应、许应龙、叶观相继筑完之,为()门十一。”书中虽然没有记载这十一座城门的称谓及其建造时间。但是,从这段记述可以推测,城门之设可能是陆续增辟的,直至端平年间叶观任内城墙完工时为止,城的四周才形成了十一座城门的格局。

  3、寺观坛亭  开元寺:据嘉靖《潮州府志·杂志·寺观》记载,开元寺为唐开元(713年—741年)间所建。此寺今犹存,并保存着部分唐代文物,弥足珍贵。

  南山寺:光绪《海阳县志·古迹略二》记载:“南山寺在南厢,距城一里,宋绍兴(1131年—1162)间建。”今已不存。

  光孝寺:位在城北。它建于何时,不得而知。但《三阳志》对二相祠堂的如下一段记载却值得注意:

  二相祠堂“在光孝寺之左。唐大中(847年—859)间,李卫公德裕尝为司马。宋绍兴(1131年—1162)间,赵丰公鼎来寓是邦,人慕其勋名德望,有祠旧矣。庆元(1195年—1200)初,沈侯杞更创。嘉泰(1201年—1204)初,丰公之孙赵侯谧重辟其堂,仍鬻田岁收所入以奉香火。……淳丙午(1246),陈公圭拨钱重修祠堂。”

  这段记述虽没有直接载明光孝寺兴建的时间,但是从该寺左侧二相祠堂曾于庆元初翻修的事实来看,光孝寺建于绍兴之前,则是肯定无疑的了。现已荡然无存。

  玄妙观:嘉靖《潮州府志·寺观》载:“玄妙观即天庆观,在城内。宋政和元年(1111)创。”后来毁于火灾,乾隆年间复建。今不存。

  社坛:据《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引《三阳志·社稷》载:“()州社稷坛,在南厢三阳门外之西。其坛各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三等,四门同一遗。”“坛惟凸土,门坛阙然,当其祀时,泥泥淖,则寓于浮图氏之舍。李侯遇始合其坛而三立之。风师()置在社坛之东,雷师雨师()在稷坛之西。二坛同一遗,方位制度为如令甲。淳乙巳(1245年,即‘潮州城图’绘成后十年),林侯寿公捐金增加修饰,坛叠以石,径砌以甓,有堂中峙,有垣环列其外,门扁曰州祀坛。”

  韩亭:这是为纪念韩愈出任潮州刺史而兴建的亭阁。位在韩江东岸之韩山山麓。韩亭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金城山记》载:“韩文公尝即东山为亭,以便游观,人呼曰侍郎亭(即韩亭)。渡恶溪(即韩江),陟峻岭,上无嘉葩美木,亭久已坏,惟一树(指相传为韩愈所植之韩木)独存。……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仲冬太守王汉记。”由此可见,至迟在1012年韩亭仍屹立在韩山山麓。又据陈余庆《韩山亭记》载:“州之东山,惟双旌为最高。山有韩亭,昔文公选胜游赏之所也。自亭之右,陟而寝峻,豁然地稍平衍。有旧亭之东者曰观海,有新堂之北者曰仰斗,由亭阴以级跻于南北峰之巅,有圆亭曰抉云,方亭曰乘风,太守曾公造。……自唐迄今,文风滋盛,其建亭于山脊,植木亭左,以舒襟宇,以繁休泽,以慰厥后去思之怀。而其精神若与神明参,若与造物伍,故四百年之后,韩木时花,以为邦人科第之应。旄倪爱戴,衣冠敬仰。……乾道元年乙酉 1165)秋,郡博士陈余庆谨志。”史籍的这二处记载,说明宋代确存韩亭。

  路学: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庆历四年(1044),诏诸路、州、军、监,各令立学。”“熙宁神宗六年(1073)诏诸路学官委中书门下选差。”由此而知,路学立于宋代。图中的路学今已无存。

  4、太平桥  太平桥在子城正南,与元公书院和城隍庙之间的道路相交汇,是州治通往三阳门的必经之道。据《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引《三阳志·桥道》载,“桥之四维,旧有四塔。外疏两渠,中为官街(今称太平路)”。此街贯通城之南北,“长五百单五丈八尺,东抵西阔二丈四尺”。大街二旁是排水的官沟。大街处在城的中轴线上,其它街道,或与大街平行,或与大街垂直,错落在中轴线两侧。虽不对称,但也规整。寺观亭庙分布在大、小街道两侧。城图真实地勾绘出当时潮州的概貌。太平桥虽已深埋地下,但今天住太平路北端与上水门街交接处即当年太平桥所在地的居民,仍习惯于旧称,呼之为太平桥头。

  5、浮桥  韩江自北而南流经潮州,使东西两岸交通往来十分不便。“乾道七年(1167),曾侯汪以郡治之左,有溪湍流,东西相距,绵亘五里,往来病涉,假舟而济,一遇风涛,多遭覆溺。始于中流,石为洲,东西编为浮梁。”迄今所知,这是江面设置浮桥的最早记载。当年太守曾汪亲自指挥建桥工程,并造船86只,用绳索把船连接起来。还在江中构筑石墩,把连接船体的绳索固定在石墩上。这样,横亘江面的88只船都固定在一定位置而不被湍流冲走,成为东西两岸的通道。太守曾汪特为浮桥的落成撰写了桥记:

  “金山□□,俯瞰洪流。……江势蜿蜒,飙横浪激,时多覆溺之患。循抵中流,势若微杀,往来冠屦,踵蹑肩摩,轻舸短楫,过者寒心。佥欲编画而虹之。几阅星霜,未遑斯举。适时与事会,龟谋协从,一倡而应之者如响。江面一千八百尺,中石洲,广五十尺,而长如之,复加锐焉。为舟八十有六,亘以为梁。昔日风波险阻之地,今化为康庄矣。偿资钱二十万,户掾洪杞通仕王汲式司其事,从人欲也。乾道七年(1171)六月己酉始经之,落成于九月庚辰。是日也,霜降水收,为之合乐,以燕宾僚。坦履之始,人胥怿云。郡守长乐曾汪书。”

  浮梁亦称康济桥,即今湘子桥。正对浮桥的城门是浮桥门,即今东门。它是诸城门中比较宏伟的一座。昔日用绳索把船连接起来搭成的浮桥,前后沿用了数百年。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将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公路桥。

  6、水道  潮州古城北、西、南有城壕环抱。东有韩江作天然屏障。据光绪《海阳县志·舆地略五·水利》记载:“北壕在郡西北一里,即宋时西湖,庆元间知军州事林■浚。……壕通三利溪、灌西关外。”“潮州城图”中的放生池,即西湖,今犹存,现已辟为西湖公园。城之西、南有三利溪环绕。光绪《海阳县志·舆地略四·川》云:“三溪在城西,源由南门城角头堤旁引韩江水入南涵,过南门前,绕城西北至湖山……与北壕涵,俗名壕沟,即三利溪。……浚自宋知军州事王涤,以灌海()、潮()、揭 ()之田,三邑利之,故名(三利溪)。”“潮州城图”中所绘城西的水道流向,正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一致。后因年久失修,水道遂被泥沙淤塞,但城西北的放生池即西湖则至今犹在。

 

    作者:陈香白 文章来源:潮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