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方面我倾向于网络,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分享的精神,从各大资讯网站,到论坛,到博客,到软件客户端,我的知识管理围绕它来建。但是网络更多的是浅阅读的引导,更多深的阅读,我们依然不能忘了书本、教材。
2/8原则(获取知识)
这是知识获取中最容易迷失的,时间对所有人是公平的,所以时间的划分尤为重要。就我自己而言,以前总是将80%的时间用于信息的获取与追寻,只有可怜的20%用来学习,以至于本末倒置!最佳的分配比率是20%用于最新信息的获取,80%的时间更多的是深阅读。
知识的主体性或主题性(保存知识)
知识的保存更多在于碎片化的知识整理,包括纸质和电子档。电子档的保存依赖于各大笔记或知识管理软件软件,我个人推荐wiz知识管理器。因为它本身支持书 签和文件夹两种方式保存,互不冲突。而当碎片化的知识与信息整合到一起时,其中的震撼难以言出。但我们知道两个概念足以说明:一、对比性学习,大量相关主 题的知识信息聚集,可以通过对比加强思考与学习,更能深刻理解。二、长期关注某一知识点是菜鸟走向专家的经典之路。主体性是知识横向收集与对比,主题性则 强调知识在发展中长期收集与关注。
知识核心概念(分享知识)
这是我在微博中体会到的,一个没有标签的博客或微博无法凝聚,也无法让别人在茫茫网络中发现你。打造你自己的分享方式,一定要突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核心。我自己给自己贴了很多,如“管理”、“GTD”,虽然自己身为菜鸟级的,但这是我的目标或知识进步的方向。
至少给了我们一个角度(使用知识)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立刻得到实践应用,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它至少在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我是学管理的,出来就业不会作为空降兵而直接进入管理,但在对于公司的管理运营政策,我们总有了自己的视野角度,更能理解公司的管理模式。
我自己也组建了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但没有完美到不需要改进的知识管理,只有不断更新。我还在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