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育怡心园

 chqianli 2011-04-18

前面的作文练习中,发现总有那么些同学无话可说,无语可写,有的东拼西凑几句话,有的写得牛头不对马嘴。究其原因,也就是缺少写的材料。俗话说得好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是写不出文章来的。那么,作文材料到底从哪里来呢?让我们先听一则关于吴道子的故事——《画卷在心里》。

   1200年以前的一个早上,唐玄宗得知名画家吴道之从四川回到长安(西安)后,便立即召见了他。原来,唐玄宗很向往四川嘉陵江山水的秀丽风光,便派吴道之去写生。吴道之去了却空手而归,唐玄宗便有点不高兴。吴道之说:“我虽没画什么草稿,但要画的都记在心里了。”唐玄宗不相信,便命他当场在大同殿作画。吴道之举笔挥毫,只用了一天工夫,就在大同殿壁上画成了嘉陵江300余里旖旎的风光图。唐玄宗看后,把这幅壁画与以前李思训画了几个才完成的同一主题的画幅相比,赞叹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之一日之迹!”

原来,吴道之自幼刻苦用功,善于绘画。对家乡四川的景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次欣然遵命,重游故地,饱览了巴山蜀水之美,早已将所见所感铭记心底。所以作起画来,便得心应手,一气呵成。

吴道之的故事告诉我们增加生活积累的重要。这便是作文材料来源之一——积累生活经验。可能有的同学又会说了,吴道之游山玩水,看得多,见得广,当然生活经验丰富啦。而我们每天只是从家里到学校,只在这两个点运动,不是读书,就是做作业,哪有什么生活经验可言,还积累呢?别急,还是让我们从故事《锦囊藏佳句》里,看看李贺是怎样积累生活经验的。

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驰骋奇想,别具一格。他写作时特别注重独创性。他经常早出晚归,出去时身背一个锦囊,骑着一头驴子,边走边留心观察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以捕捉灵感。一旦触景生情,突以奇想,立即就扯一张纸条记上,然后投入背上的锦囊中。晚上回到家里,再把锦囊中的纸条倒出来,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再写成一首首诗篇。这就是著名的《锦囊藏佳句》。

由此可知,要想写好作文,就应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并带上“锦囊”——笔记本,随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然后再加以整理、归类。这样,作文时就不愁没有素材可写了。

说到观察,大家应该明白,它不同于简单的“看”而是有目的的。那究竟该怎样观察周围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呢?下面,我们主要通过对学过课文的回顾,来弄清楚如何观察事物,从而学会观察。

首先,观察要有顺序。无论是观察景物、人物还是事物,都得有一定的顺序。一般包括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从空间角度看,被观察对象处在怎样的空间范围内,它的周围又有些什么,本身又是怎样的?一般先观察景物或事物的全貌,在脑海里留个总印象,再观察它们的每一部分,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从整体到部分,也就是先总后分的顺序。二年级上册第2课《黄山奇石》就是按这样的顺序观察后写的。作者先观察黄山的整体貌,得出介“秀丽神奇,怪石有趣”的总印象,然后又按顺序观察了黄山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几个部分来突出“秀丽神奇,怪石有趣”的总特点。

也可以按从部分到整体即先分后总的顺序来观察事物。像《我们的民族小学》就是这样。先把民族小学的同学上学路上、上课与下课的不同情景写得有声有色,这是“分”,最后总结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从时间角度看,主要是观察对象的活动情况,它是怎样开头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一般总是顺着时间的先后,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像《爬天都峰》就是按这样的顺序观察后写的。开头:爬山前的害怕和受鼓舞;过程:奋力爬天都峰;结果:爬山后的喜悦与感悟。正是这样的顺序,深刻揭示了战胜困难要靠勇气和信心,与人相处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其次,观察还要有重点。而抓重点之前,先要对事物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看到了事物的整体,才能抓准重点,才有可能进行细致的观察,以捕捉事物的特点。如《我们的民族小学》可写的东西很多,然而作者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上学路上和上课读课文好听上,以此来有力突出学校的民族特色,表达出这里的生活幸福、民族团结这个中心。而第二单元的几篇写名人小故事的文章,也都是把人物之间的对话作为观察重点并详细写出来,从而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

当然,只观察不思考也是不行的。因为观察事物只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眼睛看到的,往往是表面而零散的,需要经过思考,才会透彻的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要学会思考。目前,思考观察所得,通常采用比较和联想的方法。

比较又往往是把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比,同一事物在这个时候与另一个时候比,同一事物的这个方面与另一个方面比。二年级上册里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全篇通过柳树与枣树之间的对比,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长处与短处。《我们的民族小学》里,作者把同学们上课读书时,安静的窗外:树枝、鸟儿、蝴蝶、猴子之间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从侧面突出民族小学学生读书声音好听。《金色的草地》一文中,作者从蒲公英早晚与中午颜色变化比较中,经过观察,终于找到了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同样,《奇怪的大石头》中,作者把李四光小时候不懈求解“大石头到底从哪里来的?”之疑问与长大后继续研究这一个问题形成对比,从而体现李四光的执着追求。而《小摄影师》末尾,高尔基对杂志社记者与小男孩的不同态度也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的不仅是对孩子的喜爱和关心,更表现高尔基不愿为个人名利浪费时间,有力地揭示人物的高尚品格。这些都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思考的结果。

用联想的方法,可借助当时观察的印象,回想这一事物原先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以后还可能是什么样子。《金色的草地》一文中写“两次发现”时就成功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在观察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现状后,立即就联想到花朵张开时的情形、花朵合拢时的情形,于是蒲公英变色之谜便迎刃而解。如果说《金色的草地》里只联想到原先和现在,那《槐乡的孩子》结尾时,作者根据“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钩刀、篮子”,便自然联想到“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从而揭示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之情。这样的联想是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

综上所述,留心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把生活中自己见到的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便成了作文的材料。这也是我要求大家坚持写日记的原因之一。

材料来源之二——留心周围人谈话

大家还记得《所见》这首诗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诗是清代的袁枚写的。可我们毕竟不可能事事亲历,所见也就显得有限了,那该怎样弥补所见之不足呢?《“拾”话令你笔下生花》的故事会给你这方面的启示。

清代大诗人袁枚,写过不少名篇佳句,其中有的竟是随手“拾”来的。有一年春天,袁枚去郊外踏青(春游),来到一个梅园,当时正值梅花怒放。梅树下一位老农高兴地对袁枚说:“您看,梅树一身花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袁枚心里一震:这不是诗么?他默默地记下了这句话,后来写出了:“月映竹林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

还有一回,袁枚要出门远行,当时也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有个为他送行的朋友颇为惋惜地说:可惜这满园盛开的梅花不能带走了!”袁枚听了非常激动,并一直把友人临别时说的话“拾”起来,记在心中,久久地回味。后来,他写出了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这句为名家赞赏不绝的优美诗句。

听了袁枚的故事,大家知道了留心周围人谈话的重要了吧!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你也能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把听到的有意思的话记录下来,天长日久,便又多了一手作文的材料,还愁作文没什么可写的吗?

材料来源之三——广泛阅读摘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很有道理。好的书必须多读,尤其是那些精美的典范文章,最好能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除了多读,还应该多抄。不但眼勤,还得手勤。所谓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下面,请听一则关于毛泽东读书的故事。

毛泽东读书深受他的老师徐特立的影响,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他读书时总要拿起笔来写,不仅写批注、摘抄,而且写读书心得、记笔记、作评论。早在长沙师范上学时,有一次他读德国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在十万字的原著上,写下了一二万字的批语,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杨开慧看到了书上密如蜘蛛网的批语,感叹地说:“难怪我爸爸老是夸奖您,您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说:“读书要好好生生想一想,对的才相信,不对的就摒弃它,毫不可惜。”

毛泽东读书时,对于书中的精华部分和警句总要摘录下来。他在学校时作了很多笔记,其中一本摘录内容丰富,上面全文抄录了屈原的《离骚》和《九歌》,并在每面空白处写了内容提要。他把李大钊的《青春》、《今》摘录下来,写出了学习心得。他摘录文章时,还分条记录每篇的典故和精彩的词句,写出简短的评论或心得。由于他学习认真而有章法,所以很有成效,能汇百家之说而自成一说。每当他离开长沙师范时,总有一满网篮的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说得多精辟啊。所以我们阅读书籍时也应该作好阅读笔记。一是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也可以把文章中有说服力的事例摘抄下来。最好还要注明出处,便于查找。二是学写读后感,把自己读了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心里想法写出来。

作文材料从哪里来?从观察中来,从阅读中来,从你的生活中来。只要你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在谈话中学会聆听与积累,在阅读中学会吸纳与摘抄,你便拥有了无穷的作文材料。写作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细心集材料,小手著妙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