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善最乐

 月未圆书斋 2011-04-19

为善最乐

赵亚兴

 

天底下不管是谁,帝王将相也好,平民百姓也罢,大概无一例外地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追求快乐,开发快乐,享受快乐,可以说是人的天性。那么,做什么事,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呢?换句话说,哪条路是通往快乐王国的最佳渠道呢?古人有句话说得极简捷,极明了,又极富哲理,那便是为善最乐。一次,汉明帝刘庄和他的弟弟东平王刘巷闲聊,或许刘庄当了皇帝虽说荣华富贵要啥有啥,可唯独少了一点快乐而常常独坐不乐的缘故吧,便问他的弟弟东平王刘巷:天下何事为乐?弟弟刘巷回答:为善最乐。
“
为善最乐,这话言简意赅,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为善,就是为他人做好事,同时在自己的心中萌生最乐的感觉。古今中外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17世纪,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在他的《西厢记》批语中,一口气写下了他感到最乐33件事,其中有几则说的就是为善。比如别人欠下他财物又难以偿还,他便将这样的文契数百通找出来,背人取火拉杂烧净。烧掉文契,免人债务,这样为善之后,他写到仰望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再比如,寒士来借银,又不好意思启齿,见其苦意,拉无人处,问所需多少。急急入内,如数给与。这样不动声色,特别顾及人家面子,极热心地救人之困,内心的感觉也是不亦快哉
“
为善最乐,而且是人生的真快乐,又是有益身心的大快乐。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不妨再举个国外的。美国作家叶慈夫人,二战时在珍珠港一家医院养病,严重的心脏病,让她一天24小时要在床上躺22个小时,偶尔下床走一走,也要有人小心地搀扶。病痛,使她几乎完全失去了快乐。日军袭击珍珠港,这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一些人被炸死炸伤。叶慈夫人从床上走下来,去照顾那些死难者的家属,尽她所能,把安慰给他们,把微笑给他们,把快乐给他们。一天24小时,除了睡眠8小时,其余时间差不多全用在为别人做善事上。这样,她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病痛,而工作的兴奋与关心他人所获得的快乐却悄悄地溢满了自己的心灵,折磨她多年的疾病也奇迹般的好转了。

为他人做好事,虽说自己要有所舍弃,金圣叹舍弃的是财物,叶慈夫人舍弃的是休息,但诚如法国作家纪德所说:万物的成熟只是为舍弃自我,在奉献中陶冶出完美,而且,人生的真快乐,大快乐,也是来自这样的为善,这样的舍弃,极乐来自奉献。美国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说到自己快乐的诀窍,也这样说:我发现生活很令人兴奋,特别是你为他人而生活

当然,这也不是说快乐的途径只有为善这一条。快乐的渠道是很多的,饮食可快乐,男女可快乐,寄情于山水、沉吟于华章可快乐,拼搏于工作、探索于未知可快乐,和三五好友海侃神聊、同小孙孙嘻闹玩耍亦可快乐,等等。但是,切不可忘记,这些快乐的前面似乎都没有表示无比的程度副词。只有为善才和最乐相匹配,而且这乐又是别的乐所无法替代的。

为善最乐,最乐为善。咱步入夕阳,有把年纪,更当有这样的人生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