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迷 2011-04-19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志愿者活动)
 
(先消一下假,北京回来4天了,一回来就正好赶上志愿者活动)
 
绪言:
值苏州古建筑保护志愿者第35次活动,赴苏州市金阊区五爱巷进行古建筑调查拍记。志愿者分三队,拍摄对象为巷内10号、22号、24号、36号、38号、40号、41号、45号,以及五爱巷中部北侧,南北走向的支弄大马堂1-9号。
 
时间:公元2008年6月29日星期日14:30-17:00
天气:多云
成员:A组:组长印心,成员溪水、吴侬、蕉窗听雨、王老、卢老
      B组:组长慕麟德,成员云裳3人、东海浪、唐僧、苏州尖兵(我在志愿者中的名字)
      C组:旺山人、苏文、杨柳青青、古阳、万邦、艺圃花匠等
 
关于五爱巷古建筑调查
 
一.五爱巷介绍
1. 录自于《金阊区志》的文字资料
    位于吴趋坊周五郎巷北,东起吴趋坊,西至周王庙弄。原名王枢密巷,1966年后改今名。原为砖街,后改为弹石路面,现为六角道板路面,长280米,宽3米。
 
2. 关于五爱巷的巷名考证
    五爱巷,《宋平江城坊考》中名为王枢密巷,后误传五枢密巷,目前巷名未恢复原名。枢密,宋代武官职。有宋一朝,自太祖以下,加强中央集权,均实行军政财分离,又互相牵制的国策。枢密掌兵籍、虎符(即掌兵权),但是枢密使往往选派的是不懂兵的文官担任(宋朝军事上屡遭惨败,这是原因之一)。
 
    王枢密巷,应得名于居于此地的王姓枢密使。据传此人是金华人王野,又有一说乃是于寇准同一时期的王钦若。
 
二.五爱巷内的古建筑调查
 
五爱巷40
建筑历史以及追溯:
此建筑年代无文字查考,亦无知晓详细历史者访得。
 
受采访人:陈姓,男,居住于40号第二进,已在此居住40年以上。
采访资料:此建筑解放前后为典当铺,业主洪姓,徽州人氏,其业主第三代已经搬出。受访人提供,此地曾经还做过镖局。
(小资料:安徽大姓汪、程、江、洪、潘、郑、黄、许诸氏,明清两代至苏经商,多营盐、酱、典当等)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资料分析:
1. 关于典当
    苏州金融业历史悠久,典当可上溯到南朝时期。阊门一带,因水陆交通便利,自太平天国后,金融业进入新的时代。作为金融业组成部分的典当,在苏州阊门一带也非常发达,据江南之最。1956年2月,各典当行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苏州小额质押贷款处,下设12个门市部,其中永亨门市部设于五爱巷。
    经居于周围的老人指正,解放前后,此地确为典当铺,故推测,五爱巷40号即为永亨门市部。
 
2. 疑点追溯
     光绪年间,瑞蚨祥在苏州设庄购货,称为“苏州庄”,后在苏州王枢密巷自建前后两院楼房。其后,前院用作镖局,后面变成绸布庄。针对此资料,是否可认为,此地在成为当铺之前,曾经是瑞蚨祥的驻地?
 
建筑调查:
    此为两进院落,朝南石库门,立面砖石砌就。第一进东西两侧为单面坡两层小楼,坐底为两面坡两层小楼。第一进破损严重,楼厅梁架尚完整,二楼栏杆基本毁坏。现此地第一进以列入近期维修计划,完成维修后,将作为街道戒毒收容所使用。晚清风格。
             
    第二进从宅子东侧边门入。
 
    一二进之间为一混水砖雕门楼。门楼细节部分破坏较为严重,整体尚存。顶部纹头脊从中部被截,墙面开窗。盖瓦层东部残缺,瓦当几无完整。上有小树两株,其中东部较为粗壮一株的根系对下部垂花柱破坏极大。上坊东侧纹头已坠毁,挂落残破,基本无法辨识采用何种花式。中部字牌毁于文革,东西兜肚雕花完整,其中东部为菊花西部为水仙。束腰、下坊及下坊的纹头均完整。跺头、勒脚以及石门券完整,但门已被封闭,导致一二进隔断。
关注:盖瓦层小树已经造成了门楼下部结构的松脱,急待整改。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第二进与第一进相同,为南方多见三合院形式的天井小院,均2层小楼。天井青石板铺地,东西各一青砖砌花台,花台底座及面板为花岗石,总体呈旧须弥座造型,晚清至民国风格。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第二进楼厅正门朝南,面门楼,宽三间。明间设六面长窗,堂板裙板无雕饰,轴座呈轻度腐烂。东西次间各六面半窗,堂板裙板亦无雕饰。二楼护栏为普通万字型花饰,因支撑梁架向下弯曲而导致部分变形。变形梁架已经采用水杉木作点支撑,但支撑木本体下部已有腐烂现象发生。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东西两侧厢房楼下各为两组堂板裙板无雕饰的半窗,二楼无饰与玲珑纹和合窗混杂。因两类型窗的排放无序,故怀疑无饰的和合窗为后人维修替换件。现东西两厢二楼的和合窗破损严重,大部已失去避雨功能,居民使用油毡、玻璃钢瓦蒙蔽其外以遮风雨。楼厅内东西两侧房门为典型民国样式,故怀疑此第二进为晚清修建,民国翻修。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二进主楼后,西面有一天井,疑为旧时柴房或厨房,内有封闭的水井一口,其东侧角落有一厌胜钱窨井盖。院门侧开,原院门为一衣架锦式墙门,尚属完整。
    关注:二进楼厅梁架及护栏的变形;和合窗严重残破。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五爱巷41
建筑历史以及追溯:
此建筑年代无文字查考,亦无知晓详细历史者访得。
受采访人:业主张氏,女,居住于41号第二进,出生于此,现年95岁。
采访资料:此建筑是清朝时期修建,为业主祖辈购得,仅作居住使用。业主祖上从事金融业。
 
建筑调查:
    整座建筑面北而门,呈纵长方形中轴3进布局,旧时此宅曾有一较大型花园,属于前宅后园。应该可以判定此宅原主人应属于拥有中上家财但社会地位一般的阶层。目前宅子主体建筑保存较完整,但后部厨房柴房等附属建筑已被水泥平房取代。1953年和1967年在花园地基上修建了两栋楼房,导致花园彻底消失。原本的桂花、玉兰、天竺等树木、东侧的桑园以及中部的亭子已无踪迹可觅。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门厅为江浙地区常见形式,共宽三间。中部明间供交通,东西次间为门房。门厅内屏门架构尚存,此门类似于现代居室中的玄关,以阻隔视线通透为主要作用。
 
    门厅与第二进天井间有一混水砖雕门楼,仅存字牌以下部分,字牌、东西兜肚、上坊及以上部分均毁自文革;原门楼的木门毁于50年代大炼钢铁运动。据住户回忆,此门楼字牌原有清咸丰年间“贻尔多福”题刻。天井青条石铺地,状态完好。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二进楼厅主要结构完整,面阔三间,明间六面海棠凌角式长窗,堂板裙板无雕饰;次间为海棠凌角式半窗,部分破损。楼厅一层挑出雀宿檐,竹节状撑臂;枋额花板为金银花卷草纹饰,垂柱花篮头两侧有装饰用金银花卷草纹饰的雀替,与居中的一段挂落纹饰相同。其上部瓦当为寿字纹,残缺。楼上一组改建后的和合窗,居中的窗已被替换成一组现代木质推窗。东西厢房下部为砖石结构,其中东部厢房的底层已使用了水泥修筑。东西厢房上层板壁有腐烂现象,两侧半窗为不同形式,疑为多次修缮的结果。楼厅内的内屏上方尚存固定匾额使用的类似门簪的器件,但楼厅承重上铜质灯钩已遗失。楼厅内有楼下轩为船篷型,荷包梁及蜂头的雕饰完整。但所有梁架及雕饰均被油烟熏黑。内屏后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小间,此地为当年主人邀请生意伙伴吸食鸦片的地点。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第三进有一形制较完整的混水门楼,字牌与兜肚毁于文革。据住户回忆,此门楼字牌原有清同治年间“竹报松茂”题刻,天井碎石铺地(据反映,此碎石为房管局铺下水道时,整石无法回铺,施工人员就碎石回铺,住户投诉无回复)。楼厅面阔三间,明间长窗无存,次间宫式半窗完整,半窗下为葵式木栏。东西厢房上层半窗毁坏严重。东楼梯间东部小天井内有一水井,水质已坏。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尖兵2008-7-1
随拍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苏州五爱巷古建筑调查记略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