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十大杀人利器之首的血滴子究竟什么样?

 踏石有痕 2011-04-20


     《江湖三女侠》插图,吕四娘与雍正。

摘自《周末报》

血滴子的最初登场

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强权统治者,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世人眼里,这位皇帝夺位前老谋深算,即位后冷酷无情。他屡行大狱、文网森严、广布耳目,令人谈虎色变……凡此种种,都为他的统治蒙上了一层诡秘的色彩。

清末民初的通俗小说,以雍正轶事为题材的,有胡蕴玉《胤禛外传》、孙剑秋《吕四娘演义》、紫萼《梵天庐丛录》、蔡东藩《清史演义》、燕北老人《满清十三朝宫闱秘闻》,等等。

这些小说言称借史实演绎成篇,其实都是择采民间传说,进行艺术加工而成。其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艺术形象:“血滴子”。

据史书记载,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日,雍正白天还在处理政务,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于他死得非常突然,于是在民间便产生了种种猜想和传说。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吕四娘报仇,削取了雍正首级。

雍正年间,湖南秀才曾静因为不满清廷统治,上书川陕总督岳钟祺(岳飞的后裔),策动对方反清复明。雍正就此案大做文章,肆意株连,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吕留良文字狱案。吕留良一家遭满门抄斩,其孙女吕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家中,幸免于难。年仅13岁的吕四娘刺破手指,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她巧逢武林高手甘凤池,遂拜其为师。甘凤池向吕四娘传授了飞檐走壁、剑术等武艺。

之后,吕四娘辗转进京,潜入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其头颅,提首级而去。

民间又盛传,雍正下葬时只得以金铸头代之,葬于河北易州泰陵地宫。
从凶器到毒药
小说是有事实的“影子”。
在文人笔下,雍正被刻画成精谙武艺、神通广大的阴谋家,他豢养了一批技艺绝伦的侠客力士,操持着一种名曰“血滴子”的杀人利器,能取敌人的首级于千里之外。
同时,“血滴子”也是秘密杀手的代称。据传,雍正的八弟“阿其那”、九弟“塞思黑”都是为“血滴子”所杀。
显然,此类荒诞不经的描写不能作为信史。然而,雍正能登上宝座,除了工于心计和有一套政治手腕外,还得力于他有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组织。这个组织便是“粘杆处”。
小说中所谓的“血滴子”大约指的就是粘杆处的这些人,操持着一种名曰“血滴子”的杀人利器。在小说家们的描写里,这是一种半圆形的东西,内藏一圈锋利无比的快刀,用时就把它扣在对方的头上,开动机关,就把人头轻易地割下了。小说中的雍正靠着这件武器打遍江湖无敌手,最终篡夺了皇位。
血滴子位列满清十大杀人武器之首,到底长得什么模样,是否真存于世,世人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流传有三种说法:
武器说:
暗器。据小说野史记载,“血滴子”是茅山道人泉青发明的一种威力强大的暗器,两面是锋利的刀刃,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拳套。类似拳指套的东西,开刃,用于拳术格斗,也被女子带在身上防身,因其两片合起来的时候组成一个血滴状物品,故被称为“血滴子”。
毒药说:
“血滴子”确有其物,里面所贮者为一种极毒的毒药,这种毒药系用毒蛇的毒液混合一种毒树的汁液炼成,只需一滴就令人全身溃烂而死,故称“血滴子”。
这种毒药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名为“撒树”的树汁,出产于广西境深山中。苗人箭头上所敷的“见血封喉”毒药,就是用撒树汁熬成的。野史里,雍正曾下密旨给广西巡抚,要他暗中寻访这种毒药,并研究熬炼和解毒的秘方。此事遂被演绎为雍正炼制血滴子。
组织说:
在一些影片中,血滴子是雍正身边的一个秘密组织,功能类似于明朝的东厂。其主要任务是从事地下特务活动,为皇帝铲除异己,比御林军和禁卫军还要贴近皇帝。
 



 

金庸《三十三剑客图》。

 

血滴子之影视形象

上至民国初年,名家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下至现代流行的玄幻小说,血滴子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小说中,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草莽豪侠,都难敌血滴子的威力,最终屈服于皇权之下。

武侠小说中将血滴子描述成一种投掷型兵器。它由绳索和刀片组成。绳索长二丈有余,索尾套腕。索头部以绳为圈,直径一尺半余,绳圈上均布有薄刃刀片。用时以绳圈套人头颈,然后收动绳索,刀片旋转而割下头颈。在飞行途中,血滴子还会连续发出“嗖嗖”的恐怖声音,让人闻风丧胆。

影视作品要比小说写实得多。

第一个现实中的血滴子是由《血滴子》的武指发明的。他翻阅史料,自己设计图形,请工人制作,再请香港武术家来演练,经过数次失败后,最终成功。该武术家的一位弟子,在软垫床和鞍马上成功地演示了如何用血滴子取人首级,这一新闻还曾经被香港媒体报道。

1975年,邵氏的经典电影《血滴子》中,正式出现了作为道具的血滴子的身影。虽然当时的血滴子看上去更像是镀金的盖着罩子的托盘,与暗器杀人于无形的形象相去甚远,不过也总算有了血滴子的样子。

同年,香港第一影业的《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中,血滴子的造型犹如拴着链子的红锅盖。与其说是暗器,不如说更像是可攻可守的盾牌,完全没有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气势。

尽管1977年《阴阳血滴子》中的血滴子样貌犹如一口长满利刃的大铜钟,笨重且不便于携带,不过在影片中,它确实可以在一瞬之间割下敌人的项上人头。

1978年,《血滴子·清宫大刺杀》中的血滴子,应是最符合小说中血滴子形象的了。它不仅可以依靠锁链收放自如,同时中间的环状钢刀犹如会飞的圆锯。而且在原来的血滴子形象上也作了创新,展开时可以变成双层的鸟笼式的罩子。

此后,香港、台湾、内陆均有涉及血滴子的电视剧、电影播出,血滴子的造型愈来愈精美,在银幕上的效果也日渐完美。

即便如此,血滴子的造型及使用方法也大多传承的是70年代银幕的经典形象,并未有多大改变。

2006年,上海纪实频道为拍摄《中国夺命冷兵器排行榜》的纪录片,曾经按照小说中的描述复原了一只血滴子。当时,工作人员拿草人做实验,希望还原取人首级的震撼场面,只不过实验并未成功。众人发觉,依靠链绳力量套取项上人头实在比登天还难。

但是,人们希望复原血滴子的梦想并未中断。

2007年,广东省惠州市市民赵喜昌发明了一种酷似“血滴子”的“警套”。该“警套”用黑色的伞布缝制成布袋状,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把伞,可以突然套在对方的脑袋上,缩紧伞头可套牢歹徒头部,出其不意地在两秒内擒贼。

赵喜昌这一神奇的捉贼工具获得了专利证书,有人开价50万要求购买该项专利并打算量产,却被赵喜昌拒绝。



血滴子:著名凶器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王 迅 实习生 王蔼然
陈可辛导演的《武侠》刚刚拍完,由他担任监制的《血滴子》又在紧张筹拍之中。
近日,片中的两位主演阮经天和黄晓明悄悄在北京开始了封闭式的训练。片方表示,阮经天和黄晓明在武术指导元彬的训练下,要学会怎么使用“血滴子”。
关于重头道具“血滴子”,导演陈德森透露,它将是“华语电影史上最血腥的暗器”;而剧情则“充满了针锋相对的阴谋,以强制强的斗争,以及浓郁的武侠气息”。
雍正和血滴子,绝对是野史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被隐藏在传说里的血滴子,究竟是“神马”武器?
武侠小说、电影里,经验丰富的大侠们是如何战胜血滴子的呢?
1.铁帽:戴一顶口径比血滴子开口大的铁帽子或者铁斗笠,虽然比较重,但是可以防止被血滴子砍头。
2.铁伞:活动性好,质量轻,易于携带,最好前面带有一个尖刺或者利刃。敌人向你扔出血滴子时,立即撑开铁伞挡住刃口,使其刀刃被卡住,乘机抓住链绳;还可以旋转铁伞主轴,由于竹蜻蜓原理,血滴子便会改变飞行方向,向敌人还击。
3.其他工具:比如剑、袖箭、飞刀、路边随手抄起的石子,用以碰掉血滴子,危急情况下可以凭借自身的武功,用脚踢飞血滴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