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迅游CEO-创业就是找大企业的夹缝

 我激情我成功 2011-04-20
“创业就是找大企业的夹缝”创业达人迅游CEO袁旭传经

  ●初次创业盲目跟风不可怕,发现有误及时抽身,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海

  ●只要把能够发展的用户群体把握在手中,有需求就会产生市场和商业模式,你就能够赚钱

  ●老板始终要把自己放在用户的角度上,我到现在为止还玩游戏,跟其他玩家沟通

  袁旭,四川80后创业的代表。14岁创业,年入20万,考入北大休学再创业,打动金山在线总裁加盟,周鸿祎成其股东,年仅26岁即获亿元投资,创办迅游公司并占据国内网游加速器市场70%的份额。

  对于80后创业,袁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认识。今日,华西都市报特别推出“袁旭谈80后创业”,也是对本次“80后创富秀”系列报道的一个总结,他以亲身经历为例侃侃而谈,为我们层层剖析创业难题。
 
 谈方向:

  “要在红海中寻找蓝海”

  2005年,袁旭跟所有创业者一样,凭一股创业激情一头扎入一个热门市场——网络游戏市场,当时袁旭召集了大概20人的团队,在一款网游研发项目上坚持做了三到五个月,但这个项目在内测的时候被否掉了。

  为什么?袁旭事后反思,网游市场是一片红海,它的竞争是饱和的。

  无独有偶,在华西都市报财经版推出的前几期“80后创富秀”中,舒义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他之前模仿美国热门网络模式,扎进电子商务市场,结果都失败了。而刘延天选择的是做手机上的淘宝,而不是互联网上的淘宝。

  但对于这种初次创业盲目跟风的现象,袁旭认为不可怕,一旦

  发现有误,及时抽身而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海。
 
谈市场:

  “找准用户需求集中发力”

  找到蓝海之后怎么切入?首先是要找准用户需求。袁旭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一头大象在你面前你怎么去让它痛?不是打它一拳,也不是踢它一脚,而是把你所有的力量集中在针尖上刺它厚实的皮肤。

  “做市场找用户需求也是如此,创业就是要找准用户精准而细微的要求,这个要足够小,这个空间对于大企业来说仅仅是一个夹缝,但是对创业企业来说已经足够了。正是因为小,我们才能专注,专注才意味着我们在这个范围集中我们的力量。”

  由于周鸿祎在非常关键的时候投资了袁旭的公司,袁旭深受周鸿祎的影响。他拿奇虎360举例指出,360一开始的时候只做了一件事情——反流氓软件,“如果360一开始就做杀毒,杀木马,做

  补丁更新,就做像今天这样的360软件平台,那么它就没有办法从一个点突破。”

  袁旭个人的经历也对这一点体会得非常深刻。当时他发现网游玩家对游戏速度的要求非常高,精确到毫秒(一秒的千分之一)级别,而当时所有的互联网大佬都看不起这个行业。定位了用户的精准需求与市场蓝海后,袁旭动用他的所有资源一头扎了进去,并迅速做大取得先发优势,占据了国内70%的网游加速市场。

  “创业首先一定要专注,比如我把加速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只要把能够发展的用户群体牢牢把握在手中,有需求就会产生市场,有市场一定会产生你未来的商业模式,就能够赚钱!”
 
谈融资:

  “选投资人而不是被人选”

  虽然袁旭找到了市场与用户需求,但产品研发推广需要大量资金。最坏的时候,袁旭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一个合伙人卖

  掉了房子,正准备卖车,寻求融资迫在眉睫。

  2007年,金山有兴趣收购迅游,关键时刻,阴差阳错,在收购之前袁旭找到周鸿祎寻求建议,被周鸿祎即时制止,并投了1000万元只要了迅游不到20%的股份,有了周鸿祎的投入,当时负责收购的金山在线总裁反而跳槽到袁旭公司,共谋发展。

  回想当年,袁旭认为“小公司融资一定不要做单项的选择,不要让投资人来选你,你也可以选投资人,尤其重要的一点,这个投资人是要跟整个企业的愿景实现长期的绑定。”

  袁旭说,如果投资人要在很短的时间获取利润,会导致拔苗助长,此时投资人会希望过多地干预企业,要求企业实现价值回报,“这都是有问题的。”

  “在投资面前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掌握企业的方向和控制力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都是原则性的问题,所以在创业发展的前期,我觉得接受一个富有经验的天使投资人的投资,是一个非

  常好的选择。”
 
谈发展:

  “老板要始终把自己当用户”

  当公司发展得很大很成熟的时候,公司老板是否可以脱离具体产品,专注更高更宏观的方面呢?

  袁旭对此持否定看法,“我始终把自己放在用户的角度上,我不是什么行业专家,我只是一个小白用户,到现在为止还保持着玩游戏的习惯,我会在游戏里面问玩家用过迅游没有,你一定要不断跟用户沟通。”

  对于产品的市场调查,袁旭认为光拿着纸去做调查效果不大,“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用户来体验产品,周鸿祎每天都用自己的产品,马云和马化腾都一样,他们每天都在看自己的产品,每一个细节,哪怕今天的按钮是摆在左边还是右边,都会关注。”
 
谈创业:

  “修复能力比决策更重要”

  以上所有过程都无一例外要面临决策,什么是正确的决策,什么是错误的决策?袁旭认为,“对错只有真正做了才知道,等你想好黄花菜都凉了,当你作出明确判断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去做,而不是慢慢地去想。”

  “一个伟大的公司不是说它做了所有对的决策,而是它拥有最强的自愈能力,不断的自我修复,这是一个伟大企业具备的特性。所以决策错误并不可怕,它带给你的是你对方向的重新修正和把握。只要能及时修正,就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袁旭举例,就像金庸小说里面郭靖要去参加十年之约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肯定是打不过杨康,师傅让他打不过就跑,“这一句话对我们的创业者来说很实用,就是一旦知道自己错了就迅速离开,只要保证自己活着,就总有机会找到正确的方向扬帆远航。”
 
 创业理念:

  1、小而精:

  “要找准用户精准而细微的要求,这个要足够小,这个空间对于大企业来说是一个夹缝,但对创业企业来说足够了。”

  2、主动融资:

  “一定不要做单项选择,不要让投资人来选你,你也可以选投资人,这个投资人是要跟整个企业的愿景实现长期的绑定。”

  3、不断试错:

  “一个伟大的公司不是说它做了所有对的决策,而是它拥有最强的自愈能力,不断自我修复,这是一个伟大企业具备的特性。”
 
记者手记

  创业最要紧的是

  “把控力”

  最近采访了多位80后创业者,他们的创业路往往一波三折,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才步入正轨,这可能是创业者与一般人最重要的区别——经得起摔打。很多草根创业者并不比常人更聪明,更有知识,但无一例外都具备了超越常人的承受力,这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

  但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光有承受力还不够。那种戏剧性的大起大落,输得一塌糊涂又东山再起的创业故事,虽然更容易被人津津乐道,但纵观真正功成名就的创业者,往往平平淡淡才是真。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过一句话,“企业如人和家庭,不要死去活来,就是要一直平淡无味!”道出了一个成功企业的真谛。他的解释是,企业没有摔过一个大跟头,得益于均衡理念,昨天发展不给今天挖坑,今天不给明天挖坑,不给明天留后患。

  作为80后创业者的代表,袁旭的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均衡理念。回顾他的每一个创业阶段,不仅“该出手时就出手”,更难得的是,还做到了“该收手时就收手”,从来不会在碰得鼻青脸肿的时候猛然回头,而是一发现问题就迅速修正,很好地体现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把控力”。

  这种对“度”的把握比全身心投入更难,袁旭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做到游戏、赚钱、学习三不误,而他告诉记者的两项个人爱好,则形象地体现出了他善于驾驭矛盾的能力——“我比较喜欢钓鱼和自驾,钓鱼能够让我静下心来想想做一些合理规划,不要走得太快,自驾是释放自己潜能的一种体现,在面对自然的时候自由奔放,我其实还是挺矛盾的一个人。”
 
转自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