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总是有人批评老子,不知道天高地厚而自以为是,而他们的言论其实不值一驳。所以,就自己读老子的感悟给排排队,供大家参考。 不要问我到了那一境界。 1 读道德经为格言集锦,例如会把“绝学无忧”,“小国寡民”,“无为而无不为”作为老子思想经典。 其实是读者的有感而受到启发的感悟,道德经其实是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 把一些格言联系起来,就以为是老子思想。 其实是读者的思想或许更合适。 批评老子的大约也就能达到这个境界 3 感悟道德经中的章句有逻辑而作为一篇文章来阅读,有时参考其他古籍或门派资料解读老子,解出一部老子思想 其实只是有感觉而没有发现其中的逻辑脉络,所以解的似是而非 大多古今解老书籍,也就这个境界 4 发现道德经中的逻辑脉络而作为一篇文章来阅读 其实这种逻辑脉络可能是好几条线,有真有假,线路不对就不能完全把道德经的所有文字贯通,只能是局部的看起来合理。 5 还原老子的根本思想 目前感觉还没有人能够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