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女性为何“恨嫁”

 海上遥远 2011-04-21

 

这里有一个问题:到了一定的年龄,这些女性愿不愿意“下嫁”呢?

凯·海默威茨(Kay Hymowitz)发现,今年美国所有大学毕业生中将有57%是女性,这使她开始思考: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到了一定的年龄,这些女性愿不愿意‘下嫁’呢?不大可能。”

我并不十分清楚为什么海默威茨会问这个问题,但我想我了解其中的大意。过去,当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并且工作机会也较男性少而且差,典型的婚姻关系就是女性的“上嫁”——在教育程度上和社会经济状况上。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家庭经济结构得到改变,与社会地位相当的异性结合也变得更加容易,“门当户对”的婚姻也就越来越普遍了。而如今,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已经超出了男性。那么理所当然,其中总有一些人要和未从大学毕业的男性结婚。

而我想问的是:怎么样才算是“下嫁”呢?在《广告狂人》(Mad Men)那个年代,若一个聪明的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男人和一个来自于同一个社会阶层、聪明伶俐但没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女人结婚,这是算不上“下娶”的。那么,如果一个刚刚从本地大学拿到小学教育学位(平均绩点<GPA>2.6!)的年轻女子,嫁给了一个大二之后从州立地方性院校辍学,随后在商场运营一个手机销售柜台的上进青年,这在今天算不算是“下嫁”呢?答案是:不算!

不管怎样,我们看看(海默威茨的观点)吧:

“我们应该不会看到太多受大学教育的女性嫁给管道工,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们不太喜欢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她们想要生聪明的孩子。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寻求这样的异性成为配偶:可以与之共同孕育能在当今的知识经济中茁壮成长的孩子。也就是说智商更高、雄心勃勃并有条不紊的孩子,会主动完成作业并且参加大量的大学先修课程(AP courses)。这种对优等生的偏爱就是为什么来自常春藤联盟院校的卵子和精子的捐赠者拥有广阔市场的原因所在。它同时也解释了 ‘哈佛女孩’应该不会接受来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先生’的求婚的原因——尽管我们在精英大学和州立院校毕业生的婚嫁选择方面尚没有具体的研究。”

荒谬……而且伤人!

大多数女性不想与不如她们聪明的男人结合,并不是因为她们渴望拥有聪明的孩子。真正的原因是大多数女性(由于劳动力中传统的性别分工开始过时,现也包括大多数的男性)不想和一个无法理解她们的人——一个不理解她们的兴趣和激情所在,认为她们“古怪”的人——过一辈子。贝齐·史蒂文森(Betsey Stevenson)和贾斯汀·沃尔弗斯(Justin Wolfers)说得对,我们祖父母辈的婚姻主要是关于共同生产,而当今的婚姻主要是关于共同消费,如果男人为迈克尔·贝(Michael Bay)而疯狂,而女人则是泰伦斯·马力克(Terence Malick)的狂热粉丝,那么两人就可能没戏。如果你的智商比均值高出三个标准差,那么很可能你最好的朋友也是如此——包括你的爱人。我们喜欢那些与自己类似的人。甚至,我打赌同性恋者们就算没有共同的相似基因,也更偏好有相似智力、体格魅力和兴趣的伴侣。你觉得呢?

我有实实在在的经验证据可以证明,有时候甚至“乔治敦女士”会接受来自“北艾奥瓦大学先生”的求婚。真的,如果“佛罗里达州立先生”真的已经到了能够向“哈佛女士”求婚的地步,那么他的机会应该不小。正如马特·依格雷西亚斯(Matt Yglesias)所正确地观察到的,大学的质量可能是衡量智力的一个合理指标,但无论是那些既是大学毕业又是超级足球队队员的人,还是根本没从大学毕业的人,都可以通过例如谈话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精神气质。这很奏效。相信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