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控的朝圣:雅鲁藏布大峡谷

 海右观澜 2011-04-22

    这里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世界最初时的样子。
    雅鲁藏布,是雪山冰峰的奔腾之灵,
    峡谷和森林,带着天地初开时的原始野性,
    所有生命在此享受着无边的自由,就像你感受到的一样。
    雅鲁藏布大峡谷,极地奇迹的真正象征,
    天地间充盈着神秘的灵性,南迦巴瓦守护着这一切,
    你知道,这就是你心里一直想寻找的地方。
 
 
 

 



假想,你变成一只鸟,乘着孟加拉湾刮起的西南季风,从恒河入海口逆流而上,穿过雅鲁藏布大峡谷,来到南迦巴瓦身前。你会目睹世界上最多彩的风景,就像从热带的海岛一直飞到了北极。

对于自然控来说,这样的旅程,就是朝圣。

大约没有人会想到,南亚次大陆北面的连绵的雪峰,会被陡然南去雅鲁藏布江切开一个缺口,来自印度洋的温暖和湿润经由这条世界最长、最深的河谷长驱直入。于是热带的季风与世界屋脊的高寒交会,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gkimage/xb/ui/v3/xbuiv3.png

【村镇旁的雅鲁藏布江,以及远处的大峡谷景观(李建/《西藏人文地理》)。】

沿着这段旅程,首先看到的颜色是浓浓的翠绿。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河谷,那些温暖和湿润滋养着和这里的纬度太不符合的茂密丛林,因为季风带来的雨,这里的年降水量可达4000毫米。这些随着季风而繁盛的植物,从南亚常见的物种到西藏独有的物种,形成了低处的热带雨林和较高处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片区域是神奇的墨脱,仅兰花就有50多个属、特有植物有大约150种的墨脱!几乎每一次科学考察都能发表新物种的墨脱!

/gkimage/2l/6s/d0/2l6sd0.png

【地处青藏高原内部的中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从墨脱继续沿着大峡谷深入青藏高原,海洋的空气在这里凝结成茫茫云雾。云雾的彼端可望见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两座雪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对着海拔7257米的加拉白垒,中间的峡谷平均深度4817米。雅鲁藏布江在经过了这两座山峰之后向南流去,绕着南迦巴瓦形成了马蹄形的大拐弯,峡谷最深处达6050米,让人心生敬畏。

/gkimage/6j/oz/of/6jozof.png

【“直指蓝天的战矛”南迦巴瓦峰,世界第15高峰,高度7782米(徐健/大峡谷/IBE)。】

顺着南迦巴瓦峰的南坡,地面的色彩开始从阔叶树浓密的翠绿变化到针叶树沧桑的墨绿。雪峰的前面,映照着巨大塔形树冠成片的剪影。从海拔2400米开始,生长着林芝云杉、云南铁杉,再高处是茫茫无尽的各种冷杉林。森林连绵不断,直到海拔4000米左右才稀疏。然而这些地方的色彩并不单调:各种杜鹃花在大树的荫庇下繁盛,每年花开时都缤纷非凡。羚牛、红斑羚等大型珍稀野生动物也活跃于此。

/gkimage/6s/de/4d/6sde4d.png

【金色的雪峰映照出亚高山针叶林的的剪影(董磊/大峡谷/IBE)。】

再往上,暖湿气流无法与雪山的高寒抗衡,树木稀疏,森林让位于灌木丛,再让位于草甸。然而,这里的色彩,却异常华丽。以杜鹃花、金露梅等组成的灌木群落,配上高山花卉特色的蓝、紫、红、黄,在澄澈的蓝天下显得生气盎然。著名的“五花草甸”就是这样的地方,血雉等珍稀的雉鸡类也常在此活动。

/gkimage/89/vs/t0/89vst0.png

【高山灌丛的美丽物种:金露梅( Potentilla fruticosa )。】

在海拔4000米以上,靠近积雪的地方,终于连草甸也不能覆盖全部地面了。这里是裸露着碎石的高山流石滩,从这里再往上,就是终年积雪的山地冰川了。这里的主色调也接近冰川的灰白。然而生命也不忘在这里坚持,形成了独特的冰缘植被带。各种虎耳草、雪灵芝、凤毛菊等在这里低伏在地面,抱成一团团的,叶子上长着厚厚的毛,以抵御致命的寒冷。更多的石头表面只能生长地衣和苔藓。

/gkimage/mk/e0/tc/mke0tc.png

【生长在高山流石滩上的植物,毛蕊花( Verbascum sp.)(肖诗白/大峡谷/IBE)。】

飞过南迦巴瓦的峰顶,沿着大峡谷继续向西,深绿色森林会随着水汽的减少渐渐稀疏,变成翠绿色的草地,再向西,便是苍莽的青藏高原腹地。

这也许是个一个晨雪初霁的秋天,峡谷里那些生灵在这天的活动,一如过往的万年。

在树木不能生长的“树线”以上,地面还堆积着晶莹的碎雪,当清晨的阳光刚刚照到这里时,血雉开始呼朋引伴,准备去树线附近觅食。

/gkimage/mf/03/2p/mf032p.png

【血雉 Ithaginis cruentus ,分布海拔 3200-4700米(吴秀山/大峡谷/IBE)。】


不远处的灌木丛里,一对白眉朱雀在紫红色的小檗枝条上,叽叽喳喳地说着甜言蜜语。

/gkimage/qp/qn/j5/qpqnj5.png

【白眉朱雀 Carpodacus thura ,分布海拔 3000-4600米(董磊/大峡谷/IBE)。】


清晨的薄雾褪去,高原的阳光,照进了稀疏的林芝云杉林里。雪线以下,开始活跃起来——毕竟夏末的热闹,还没有远去。

/gkimage/ju/4n/gb/ju4ngb.png

【林芝云杉 Picea likiangensis var. lizhiensis ,分布海拔2900-3700米(徐健/大峡谷/IBE)。】


河边向阳的灌木丛中,结满浆果的沙棘枝上,一只尺蠖懒洋洋地爬,它想趁着为数不多的温暖日子好好吃几顿,却也不担心成为鸟儿的食物。它时刻准备着挺直身体,假装树枝。

/gkimage/rr/v3/ru/rrv3ru.png

【尺蠖,尺蠖蛾科 Geometridae 幼虫,此科世界广布(董磊/大峡谷/IBE)】


而河岸另一侧,喜马拉雅大黑蜜蜂——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一种蜜蜂——正从岩壁上的巢里出动,开始一天的忙碌。

/gkimage/7r/9t/pi/7r9tpi.png

【喜马拉雅大黑蜜蜂 Apis dorsata laboriosa ,分布海拔2500-3000米(董磊/大峡谷/IBE)。】


与此同时,黄腰响蜜鴷正在遗弃的蜂巢上取食蜂蜡。它看上去满眼无辜,其实也许蜂巢原来的主人就是被它害得弃巢而去:黄腰响蜜鴷挑起胡蜂群和蜜蜂群的战争,然后坐收渔利。

响蜜鴷在非洲的亲戚就是我们在自然纪录片中常看到的把蜜獾引到蜂巢的小鸟。以往,人们认为黄腰响蜜鴷只能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和缅甸东北部见到,它们出现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身影,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意外。

/gkimage/in/ae/w2/inaew2.png

【黄腰响蜜鴷 Indicator xanthonotus ,分布海拔1450-3500米(吴秀山/大峡谷/IBE)。】


河谷也是大型动物活动的园地,一身狐狸颜色的小羚羊——红斑羚来到河岸陡峭的岩石上,它机警地注意着周遭的动静。

/gkimage/5k/e3/kq/5ke3kq.png

【红斑羚 Naemorhedus baileyi ,分布海拔2000-4000米(吴秀山/大峡谷/IBE)。 】


另一处,羚牛在傍晚河谷柔和的光线中出现——它们在山坡上游荡了一圈后,成群来到河边喝水。羚牛和红斑羚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随着天气渐渐变冷,它们更频繁地来到低处的河谷活动。

/gkimage/32/c1/46/32c146.png

【羚牛(藏南亚种) Budorcas taxicolor whitei ,分布海拔1000-4000米(董磊/大峡谷/IBE)。】


这些缤纷、惬意、慵懒、忙碌、诡诈、羞涩、敦厚……这些让人们赞叹的种种,每天都在默默上演。从雅鲁藏布江边到高耸的雪峰顶上,不同的高度,也总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故事。我们希望用影像见证它们,保护它们,让这些故事不被打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