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腑病证

 疼痛大夫 2011-04-23

一、心病辨证

  心病的常见症状

  心脏本身及其解剖部位的表现:心痛、胸闷等。

  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心悸怔忡,面、舌改变,脉结代或促等。

  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谵妄等。

  心病的基本病机

★虚证 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暴脱 血脉失于充养 血行推动无力

    心血虚 心阴虚 神失所藏      

   ①多由思虑劳神太过----

   ②先天不足,脏气虚弱 ---

   ③久病伤心----- 

 

★实证多由 痰阻、火扰、寒凝、气郁、瘀血----心火亢盛、

                        心脉痹阻、 血脉运行不畅、

                        痰蒙心窍、 痰火扰心、神明闭阻或逆乱。

3 .常见证型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病因病机

     心气虚证: 素体久虚、 久病失养、 年老体衰----心气不足,鼓动无力

     心阳虚证: 心气虚证进一步发展,或者寒邪伤阳----心阳虚衰,虚寒内生

     心阳虚脱 : 心阳虚证进一步发展,寒邪暴伤心阳,痰瘀阻塞心窍----心阳衰极,阳气暴脱

  临床表现

★心气虚证:心悸,气短,精神疲惫,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质淡,脉虚。

★心阳虚证: 除有心气虚的症状外,必兼虚寒之症,如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舌淡胖或 暗紫,苔白滑,脉沉迟或结代等。

★心阳虚脱 : 在 心阳虚表现的基础上,突然见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心痛剧烈,口唇青 紫,脉微欲绝,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等 亡阳虚脱之象。

  辨证要点

★心气虚证:心悸 + 气虚证。

★心阳虚证:心悸怔忪,胸闷心痛 + 阳虚证 。

心阳虚脱 :心阳虚 + 亡阳虚脱之象。

  心血虚与心阴虚

  病因病机

心血虚证:脾虚 --------------- 生血少→

     失血过多------1

     久病失养------1   1消耗多→    →→心血不足,心失濡养

     劳心耗血------1

心阴虚证: 思虑劳神太过→

      热病后期阴伤→   →→心阴亏虚,心失濡养,虚热内生

      他脏阴虚及心→

  临床表现

★心血虚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弱。

★心阴虚证:心烦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

★心血虚证:心悸、失眠 + 血虚证。

★心阴虚证:烦悸不宁,失眠多梦 + 虚热证。

3 )心火亢盛证:指心火内炽所表现的多种实热证的候综合病机概括。

  病因病机

情志抑郁,气郁化火 火热炎上

火热之邪内侵 心火内炽 热扰心神

过食辛热、温补之品,郁久化热生火 心火下移

迫血妄行

2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溲黄便干,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或口舌生疮,赤烂疼痛,或见狂躁谵语,或兼小便赤、涩、灼、痛者,或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等。

3 )辨证要点: 以神志症状及舌、脉等出现火热炽盛之象为主。

4 )心脉痹阻证: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而出现以心悸怔仲,胸闷心痛为主症的一类证候。

  病因病机

正气先虚,心阳不振,心失温养,心动失常,有形之邪阻滞心脉所致 瘀阻心脉证

痰阻心脉证

寒凝心脉证

气滞心脉证等。

  临床表现:心悸怔仲,心胸憋闷作痛,病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

瘀阻心脉证:或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

痰阻心脉证:或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涩。

寒凝心脉证: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谈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气滞心脉证:或疼痛而胀,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3 )辨证要点:本证大多属本虚标实,以心悸怔仲,心胸憋闷作痛为主,需辨瘀阻、痰浊、寒凝、气滞等不同的疼痛特点。

5 )痰蒙心神证:指痰浊蒙闭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症的证候。

  病因病机

感受湿浊之邪,阻遏气机

情志不遂,气郁痰凝 痰浊蒙闭心神,神明失司

痰浊挟肝风内扰

  临床表现:面色晦滞,脘闷作恶,舌苔白腻,脉滑。

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喉有痰声,甚则昏不知人 --- 痰厥。

并见 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 --- 癫证。

突然仆地,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 痫证。

3 )辨证要点:神志异常 + 痰浊内盛见症 。

6 )痰火扰神证:指火热痰浊扰乱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

  病因病机

精神刺激,气郁化火,炼液为痰

外感热邪,灼液为痰, 痰火内盛,内扰心神

外感湿热之邪,酿痰蕴热

  临床表现:烦渴,面赤,失眠,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发热气粗,胸闷痰多,喉间痰鸣,痰黄粘稠,心烦躁扰甚或

并见 神昏谵妄 --- 外感热病。

语言错乱,哭笑无常,不避亲疏,狂躁妄动,打人毁物,力逾常人 ---- 狂证。

  辨证 要点: 神志异常 + 痰火内盛见症 。

外感热病:高热,痰盛,神志不清等。

内伤杂病:轻者以心烦失眠为主;重者则出现神志狂乱。

7 )瘀阻脑络证:指瘀血犯头,阻滞脑络,表现以头痛、头晕为主症的证候。

  病因病机:头部外伤

久病入络 瘀血内停,阻滞脑络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健忘、失眠、心悸,或头部外伤后昏不知人,面晦不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辨证要点:头痛、头晕 + 血瘀证

二、 肺病辨证

1 .肺病的常见症状

  肺系、胸部症状:胸痛、喉疼及声音变异,鼻塞流涕等。

  呼吸功能活动减退:咳嗽、气喘、咯血等。

  水液代谢输布失常:咳痰、水肿等。

  卫外机能失职:恶风寒、自汗、易感冒等。

2 .肺病的基本病机

  虚证多因久病咳喘,或被它脏病变所累,导致肺气虚、阴虚,宣降失职。

  实证多因风、寒、燥、热等外邪侵袭和痰饮停聚,肺失宣降。

  常见证型

  肺气虚证:指由于肺机能减弱,其主气、宣降、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病因病机

久病咳喘,耗伤肺气

脾虚水谷精气化生不足 主气、宣降、卫外等机能低下

2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或 恍 白,神疲体倦。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3 )辨证要点:咳喘无力,吐痰清稀 + 气虚见症。

  肺阴虚证:指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

燥热伤肺

痨虫袭肺,耗伤肺阴 肺阴亏虚,肺失濡润,虚热内生

汗出伤津,阴津耗泄

久咳不愈,耗损肺阴

2 )临床表现: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3 )辨证要点:干咳、痰少而粘 + 阴虚内热见症。

  风寒束肺证:指风寒之邪侵袭肺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1 )病因病机:外感风寒之邪,肺卫受邪,宣降失职。

2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清稀,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3 )辨证要点:咳嗽,痰液清稀 + 风寒表证。

  风热犯肺证:指风热邪气侵犯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

1 )病因病机: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肺卫,肺卫失宣。

2 )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发热,微恶风寒,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 )辨证要点:咳嗽、痰稠色黄 + 风热表证。

  燥邪犯肺证:指外界燥邪侵犯肺卫,耗伤津液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秋令之季,感受燥邪 耗伤肺津,肺卫失和

风温之邪化燥

2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唇、舌、咽、鼻干燥欠润,或身热恶寒,或胸痛咯血。舌红苔白或黄,脉数或浮数、细数。

3 )辨证要点:肺系症状 + 干燥少津之象。有凉燥与温燥之分。

  肺热壅盛证:指热邪内壅于肺,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肺经实热证候。

  病因病机:外感温热之邪入里

风寒之邪入里化热 肺热壅盛,清肃失职

2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息粗,甚则呼吸困难,鼻翼煽动,胸痛,咽喉红肿疼痛,壮热,烦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3 )辨证要点:肺系症状 + 里实热证。

  痰热壅肺证: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肺失宣降而表现的肺经实热证候。

  1 )病因病机

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灼津炼痰

素有宿痰,蕴久化热 痰热互结,肺失清肃

2 )临床表现:咳嗽,咯痰黄稠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呼吸困难,鼻翼煽动,或喉中痰鸣,壮热,口渴欲饮,烦躁不安,甚则衄血咯血,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 )辨证要点:咳嗽,咯痰黄稠量多 + 里实热证。

8 )寒痰阻肺证:指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

素有痰疾,罹感寒邪,内客于肺

寒湿外邪侵袭于肺 肺失宣降

中阳不足,寒湿内生,湿聚成痰,上干于肺

2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粘滑,或清稀色白,容易咳吐,胸闷,或喘哮痰鸣,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或滑。

3 )辨证要点:咳喘 + 寒痰内盛之象。

9 )饮停胸胁证:指水饮停于胸胁,气机受阻,表现为胸胁饱胀,咳唾引痛为主症的证候。

  病因病机

中阳素虚,气不化津 水停为饮,流注胸胁

外邪袭肺,通调失职

  临床表现:胸胁胀闷疼痛,咳唾痛甚,气息短促,或眩晕,身体转侧或呼吸时胸胁牵引作痛,苔白滑,脉沉弦。

  辨证要点:胸胁胀闷疼痛,咳唾引痛。

10 )风水相搏证:指风邪侵袭,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泛溢肌肤所表现的证候。

1 )病因病机:外感风邪,肺卫受病,宣降失常,通调失职,风遏水阻,泛溢肌肤。

2 )临床表现:眼睑头面先肿,迅速遍及全身,皮薄光亮,小便短少,兼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或兼咽喉肿痛,舌红,脉浮数。

3 )辨证要点:骤起眼睑头面先肿 + 卫表症状。

三、脾病辨证

三、脾病辨证

  脾病的常见症状

  运化失职 水谷不化 腹胀腹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等。

水湿痰饮内生

2 )升清功能失调:眩晕,二便浑浊不清,内脏下垂等。

3 )脾不统血,血溢脉外:便血、尿血、月经不调、崩漏等各种出血证。

  脾病的基本病机

  虚证多因 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所伤 脾气虚,运化失职

病后失调 --- 脾阳虚,虚寒内生

年老体衰 脾气下陷

脾不统血

  实证多因 饮食不节

外感寒湿、湿热之邪 --- 寒湿困脾 气机受阻

失治、误治 湿热蕴脾 纳运失常

  常见证型:

  脾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 损伤脾土忧思日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 脾气不足,运化失健年老体衰大病初愈,调养失慎

2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3 )辨证要点:纳少、腹胀、便溏 + 气虚证 。

  脾阳虚证:指脾阳虚衰,温运失职,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病因病机:由脾气虚发展而来饮食失调,过食生冷 脾阳虚衰,温运失健寒凉药物太过 损伤脾阳肾阳虚,命门火衰,火不生土

2 )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色晄白或虚浮,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 )辨证要点:脾虚失运 + 虚寒证。

  中气下陷证: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久泄久痢 损伤脾气,气机下陷劳累过度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

2 )临床表现: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见气少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

3 )辨证要点:脾气虚 + 内脏下垂。

  脾不统血证: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 久病脾虚劳倦伤脾 脾虚气弱,统摄无权,血溢脉外

2 )临床表现:便血,尿血,肌 衄 ,齿 衄 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3 )辨证要点:脾气虚证 + 出血见症。

  寒湿因脾证: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湿中阻冒雨涉水,居处潮湿,寒湿内侵 气机升降受阻嗜食肥甘,内湿素盛,困阻中阳 脾胃纳运失职

2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3 )辨证要点:脾胃纳运功能障碍 + 寒湿内盛表现。

  湿热蕴脾证:指湿热内蕴中焦,脾胃纳运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感受湿热之邪 过食辛热肥甘 湿热蕴结脾胃嗜酒无度 酿湿生热 升降纳运失职

2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纳呆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渴不多饮,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 )辨证要点:脾胃纳运功能障碍 + 湿热内盛之证。

四、胃肠病辨证

  胃肠病的常见症状

1 )脘腹部不适:脘腹胀、痛、憋、闷,肠鸣等。

2 )受纳腐熟功能障碍:纳呆食少或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等。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

  泌别清浊及传化功能失常:便秘、泄泻、下痢脓血等。

  胃肠病的基本病机

  虚证多因 饮食不节 胃气虚 受纳腐熟功能障碍久病失养 胃阳虚 胃失和降而上逆吐泻太过 ----- 胃阴虚热病伤阴 肠燥津亏,传化失司年老阴虚

  实证多因 饮食倍伤 寒滞胃肠饮食不洁 胃热炽盛寒邪、热邪内侵 ------ 肠热腑实痰饮停留 饮留胃肠 胃失和降气滞、虫积等 食滞胃肠 肠失传化胃肠气滞肠道湿热虫积肠道

  常见证型

  胃气虚证:指胃气不足,受纳、腐熟功能减弱,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1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劳倦伤中胃气虚 受纳腐熟功能减退久病失养 胃失和降而上逆

2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不思饮食,食后胀甚,时作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倦怠懒言,舌淡苔白,脉虚。

3 )辨证要点:胃失和降的表现 + 气虚证。

  胃阳虚证:指胃阳不足,虚寒内生,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1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过用寒凉、攻伐药物 胃阳虚 受纳腐熟功能减退脾胃素弱,阳气自衰 胃失和降虚寒内生久病失养

2 )临床表现:胃脘绵绵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嫩或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 )辨证要点:胃失和降的表现 + 阳虚证。

  胃阴虚证:指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胃病久延不愈热病后期,胃阴耗伤 胃失濡润嗜食辛辣、香燥之品 胃阴不足 和降失司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虚热内生用温燥药物太过,耗伤胃阴 吐泻太过,伤津耗液

2 )临床表现: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3 )辨证要点:胃失和降见症 + 阴虚证。

  肠燥津亏证: 指大肠阴血、津液亏虚,濡润失职,传导不利,表现以大便燥结,排便困难为主症的证候。

  病因病机:素体阴亏年老阴血不足吐泻伤津 肠道失润久病伤阴 传导不利热病后期津伤未复,失血或妇女产后出血过多

2 )临床表现:大便秘结,干燥难下,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或口臭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3 )辨证要点:大便燥结 ,难以排出 + 津亏、或阴虚、或血虚等证。

  寒滞胃肠证:指阴寒凝滞胃肠,表现以脘腹冷痛为主症的实寒证候。 ( 1 )病因病机:脘腹受凉 寒滞胃肠 胃失和降

过食生冷 肠失传导

2 )临床表现:脘腹冷痛,痛势急暴,遇冷加剧,得温则减,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腹泻清稀,或腹胀便秘,肢凉喜暖,面白或青,苔白润,脉沉紧,或沉迟,或弦紧。

3 )辨证要点:脘腹冷痛 + 实寒证。

  胃热炽盛证:指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病因病机:嗜食辛辣温燥,化热生火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气火上逆,胃失和降邪热犯胃等

2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见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3 )辨证要点:胃脘灼痛 + 实热证。

7 )肠热腑实证:指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里实热证。

1 )病因病机:邪热炽盛,汗出过多 热盛津伤,燥屎内结,误用发汗,津液外泄 腑气不通

2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脐腹部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不通,或热结旁流,气味恶臭,汗出口渴,甚则神昏谵语、狂乱,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有力,或沉实有力。

3 )辨证要点:腹满硬痛,便秘 + 实热证。

8 )饮留胃肠证:指寒饮留滞胃肠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恣饮无度 中阳不振,水停为饮,劳倦内伤,脾胃受损 留滞胃肠

2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涎,肠间水声辘辘,口淡不渴,头晕目眩,苔白滑,脉沉滑或弦。

3 )辨证要点:胃肠有水声,脘腹胀满。

9 )食滞胃肠证:指饮食物停滞胃肠,以脘腹胀满疼痛,呕泻酸馊腐臭为主症的证候。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 饮食停滞胃肠素体脾胃虚弱,又饮食不慎 通降、传化失健

2 )临床表现:脘腹胀闷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肠鸣腹痛,泻下不爽,泻下物酸腐臭秽,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3 )辨证要点:脘腹胀满疼痛,吐泻酸腐食臭。

  胃肠气滞证:指由于邪气侵扰,或内脏气机失调,致使胃肠气机机阻滞所表现证候。

  病因病机:各种邪气侵扰 胃肠气滞内脏气机失调 通降失职

  临床表现:脘腹痞胀疼痛,痛而欲吐欲泻,泻而不爽,或腹胀痛剧,肠鸣走窜不定,失气频作,失气后胀痛得减,或胀痛剧而无失气,大便秘结,苔厚,脉弦。

  辨证要点:脘腹痞胀疼痛,走窜不定。

  肠道湿热 证:指湿热侵袭大肠,传导失职,表现以泻泄下痢为主的证候。

  病因病机: 夏秋之季,感受暑湿热邪 湿热郁蒸肠道饮食不洁,酿生湿热 大肠传导失职

2 )临床表现:腹痛,下利赤白粘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 )辨证要点:下痢或泻泄 + 湿热内阻之象 。

  虫积肠道证:指蛔虫等积滞肠道而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误食不洁的瓜果、蔬菜等,虫卵经口入肠繁殖孳生 阻滞气机耗蚀气血

2) 临床表现:胃脘嘈杂,时作腹痛,或嗜食异物,大便排虫,面黄形瘦,睡中齘齿,或鼻痒,面部见白色虫斑,白睛见蓝斑,或突发腹痛,按之有条索状物,甚则痛剧而汗出肢厥,呕吐 蛔虫。

3 )辨证要点:时作腹痛,大便排虫。

五、肝胆病辨证

五、肝胆病辨证

  肝胆病的常见症状

  肝胆及其经脉循行部位不适:胸胁、少腹、乳房、巅顶等部位胀痛窜痛。

  肝失疏泄、藏血功能:精神抑郁,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睾丸疼痛等。

  肝相关的形体、官窍失司:肢体震颤,手足抽搐,目疾,爪甲病变。

  胆主决断及贮藏排泄胆汁的功能失职:口苦发黄、惊悸失眠等。

  肝胆病的基本病机

  实证 情志所伤 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寒、热、湿热等邪侵犯 肝火炽盛 ------ 热极生风寒滞肝脉肝胆湿热 肝 胆郁痰扰 风

  虚证 久病失养 肝阴虚 ---- 肝阳上亢 ------ 肝阳化风内它脏病变所累 ------- 阴虚动风动失血等 肝血虚 ------- 血虚生风

3 .常见证型

  肝血虚证:指肝血不足,所系组织器官失养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脾胃亏虚,生化之源不足 营血不足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 肝失所养

2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视物模糊或雀盲。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润 动,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苔白,弦细。

3 )辨证要点: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于濡养的表现 + 血虚证。

  肝阴虚证:指肝之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火灼肝阴 肝阴不足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 阴不制阳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虚热内扰

2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胁肋隐隐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3 )辨证要点: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滋润的表现 + 阴虚内热证。

  肝气郁结证: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情志抑郁突然的精神刺激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病邪侵扰,阻遏肝脉

2 )临床表现: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情志抑郁,喜太息,或咽部异物感,或见瘿瘤、瘰疬,或见胁下 癥 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苔薄,脉弦或涩。发病及病情轻重多与情志变化有关。

3 )辨证要点: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痛、窜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肝火炽盛证:指肝经气火上逆,表现以火热炽盛于上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病机: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火热之邪内侵 肝胆气火上逆他脏火热累及于肝

2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如潮,或突发耳聋,失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或吐血衄血,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3 )辨证要点:肝脉循行部位(头、目、耳、胁等)表现的实热证。

  肝阳上亢证:指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

  病因病机 恼怒焦虑,气火内郁,暗耗阴津,阴不制阳 肝阳上亢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 上实下虚

2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足飘。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3 )辨证要点: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

  肝胆湿热证:指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感受湿热之邪偏嗜肥甘厚腻,湿热内生 湿热蕴结肝胆脾胃失健,湿浊内生,郁而化热 疏泄功能失职

2 )临床表现:胁肋灼热胀痛,厌食腹胀,口苦泛恶,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寒热往来,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瘙痒难忍,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3 )辨证要点:胁肋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黄,阴部瘙痒 + 湿热内蕴证。

  寒滞肝脉证:指寒邪侵袭,凝滞肝脉,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症的证候。

1 )病因病机:感受寒邪,凝滞肝脉。

2 )临床表现: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或见巅顶冷痛,形寒肢冷,苔白滑,脉沉紧或弦紧。

3 )辨证要点:少腹、阴部、巅顶冷痛,脉沉紧或弦紧。

  胆郁痰扰证:指痰热内扰,胆失疏泄所表现的证候。

1 )病因病机: 情志不遂,疏泄失职,化火生痰,痰热互结,内扰心胆。

2 )临床表现: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善太息,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3 )辨证要点:惊悸失眠,眩晕,苔黄腻。

  肝风内动证: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的症状为主的一类证候。

肝风四证鉴别表

证名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阴虚动风

血虚生风

病机

肝肾阴虚,肝阳亢逆失制而动风

邪热鸱张,燔灼肝经而动风

阴液亏虚,筋脉失养而动风

血液亏虚,筋脉失养而动风

病性

上实下虚证

实热证

阴虚证

血虚证

主症

眩晕欲仆,项强肢颤,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卒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

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

手足蠕动

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肌肉 润 动等。

兼证

头痛项强,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

高热神昏,躁扰如狂,舌红或绛,脉弦数。

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

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

素有头晕目眩等肝阳上亢表现,又突见动风之象,或卒然昏倒,半身不遂

高热兼动风之象

动风兼有阴虚表现

动风兼见血虚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