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安全的难题

 丁亥新彩 2011-04-23

食品安全的难题

 

近年来,在中国食品行业,危害民众安全的闹剧愈演愈烈。各种化学添加剂和化学色素纷纷登场,最近的新闻大概是染色馒头和毒粉条。有网友撰文说,中国人在互相投毒。此话虽偏激却很形象。五花八门的有害食品,肇事者众、受害者广,流毒很深。

说肇事者众,是因为生产、销售出有毒有害食品的,既有小的奸商和不良农户,也有大企业。像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甚至可以追溯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责任。

受害者众自不必说,因为食品是生活必须品,有害食品涵盖范围太广,防不胜防。有些毒还不能方便地检出。三鹿的三聚氢氨奶粉,在事发后我和老伴还喝了一箱, 近十一公斤。原因是商家不退货(只退婴幼儿奶粉,我买的是中老年奶粉),宣传无大害,自己太小气。像我们这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绝非个例。全国因食 品安全丧命、致病(癌症等)者有多少?如果真有统计数字,一定是触目惊心的。

流毒的影响在三方面:其一,它击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更使消费者坚信“无商不奸”,这对诚信经商的人是不公平的。其二,耕地的农药、化肥、重金属污 染难以解决,无法回避。三、养殖业对抗生素的依赖,农产品对农药化肥的依赖难以解决。也无法回避。这就注定了广大消费者在相当长时期内吃不上无毒食品。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有的生态蔬菜有名无实,化肥农药一齐上,让人对超市里的高价生态菜、生态粮大打折扣。即使它们是真的,也让人不得不发问:有钱就可以吃到生态食品,穷人就只能吃有污染的食品吗?所以食品安全绝不仅仅是加工环节添加剂那么单纯,生产源头的问题也许更严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