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淮、连、宿201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作文 《登临》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 来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和三槐居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评分标准】 【审题立意】 评分建议:先定类,后定分。切入分在50分左右。如文章主体非写作者自己,在二类卷以下评分,最高不超过55分。 【作文题】 人生是一条向上的路,身为行者的我们一次次地登临。登临是一种追求,登临是一种超越,登临是一种高度,登临是一种境界……因为登临,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因为登临,我们有了更为高远的目标;因为登临,我们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请以“登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审题: 一、对题目本身的揣摩:切忌把题目当筐,把平时积累的专题素材不管合适不合适硬性套用。 1、登临,本义为登山临水,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提示:考试中若遇到涵义难辨的作文题,而材料有没有明确指示时,不妨按照字面意思去解读。只要写作时注意赋予其精神意义或社会意义,适当联系自己就可以了。 2、按动词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三要点立意。 登临何处何时?目见何景何物?生发何感何思?主题:为何生如此之思? 3、立意: ●无限风光一望中:登高览胜,入眼美景激荡心胸: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造化神奇的崇拜、对生命激情的释放和燃烧。 ●喻理遣怀陶性情:登临则心胸开阔、明理致知、脱尽尘垢,忘凡超俗,体现的是不同的胸怀境界。 ●山临绝顶我为峰:登临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登高的过程,是征服的过程,人是万物灵长,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抒发自我、个性、豪情壮志。 ●散上峰头望故乡:登临还可为无着无落的情感找到宣泄、寄托、归宿的景致。可以叙别情、寄相思、解乡愁、发忧思。 ●万方多难此登临:将个人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舒展怀抱、怀古论今,或是登临的最高境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无限风光一望中:登高览胜,入眼美景激荡心胸: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造化神奇的崇拜、对生命激情的释放和燃烧。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喻理遣怀陶性情: 登临则心胸开阔、明理致知、脱尽尘垢,忘凡超俗,体现的是不同的胸怀境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临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幼年佳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临绝顶我为峰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散上峰头望故乡: 登临还可为无着无落的情感找到宣泄、寄托、归宿的景致。可以叙别情、寄相思、解乡愁、发忧思。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万方多难此登临:位卑未敢忘忧国,登高望远,高瞻远瞩,将个人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舒展怀抱、怀古论今,才是登临的最高境界。 《劝学》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中庸》言: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万里江山尽收眼底 登 周末约上几个同学好友去钓鱼,结果钓鱼不成喂鱼成功,败兴而归,路过儿时无数次登临的白虎山,众人发一声喊,向抬脚就到的山顶冲刺,仿佛儿时被大孩子欺负后拿更小的孩子撒气一般。接近山顶的那段冲刺,几乎要了几个年纪不大却缺乏锻炼的家伙的老命。一位同学不由感慨:小时候觉得山很高,长大了觉得山很矮,现在觉得山真的很高! 好容易到了山顶,我们集体大吼一声以示庆祝,可看了满山游人,不仅臊得满脸通红。这时,一个童稚的声音在耳旁响起:奶奶,我这是第三次爬上山顶了,我厉害吧!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兴奋地雀跃着。我们不禁莞尔。 是啊,在孩子看来,自然是伟大的,能征服自然是值得自豪的。但稍稍长大后,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儿时梦想中的境界时,就会觉得不过如此。于是,就会有更高的目标来激励他继续攀登。直到真正实现人生的登临后,他才会惊觉:自然的伟大是永恒的,他只是在我们生命的不同时期给予我们包容、激励和梦想。所以,幻想征服自然是可笑的。一如我们的登山,人变而山依旧。 古往今来,有许多人幻想征服自然,也有许多人敬畏自然。鲧用堤坝和黄河对抗,结果决堤了,自己也把性命丢到了禹山;而禹和李冰用疏导的方法让黄河长江两大水患成为泽被万物的母亲河。解放后,北京人想把内蒙大草原变成首都的粮仓,开荒种地,结果漫天黄沙静静地告诉今天的北京人什么叫失败。当年全国学大寨,不分时地搞梯田,结果泥石流淹没了一切人为的辉煌。日本人在地震带上搞核电,开发资源,结果现在核泄漏,整个民族水深火热,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而海南人爱海养海护海,如今还已成了海南人的第一资源,台风、海啸都不会让海南的旅游产业有丝毫影响。只有我们满怀敬畏,与自然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否则只能是一方惨胜,甚至没有胜利者。 儿时的自己虽然无数次登山,但从未有这次的感受。脚下的这座不算高大的山,让自己的这次登临,对自然与人有了别样的体会。人类面向自然的每一次登临,都必须满怀敬畏,以合作的态度真诚交流。如果以一种征服的姿态实现登临,轻则像我们一样在山上出糗,重则像日本人一样遭到自然的惩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