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骊得珠方知美??披文入理皆是情

 永久柱子 2011-04-25

   (注:本文已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11期,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归此刊,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散文,内容美、境界高、情趣雅、理趣妙,有美文之称。但美文不好教,不好学。传统的散文鉴赏教学或是追本求源、条分缕析地探讨与解说,或是仅在细枝末节、片言只语上面捕捉意思,这两种做法实际上只是“解剖”和“臆断”,而未见“鉴赏”,是对美的破坏和蹂躏!下面,就结合自己理论学习的心得、教学的一点经验,谈一谈“如何上好现代散文鉴赏课”。        

    1、抓住语言,披文入理、析事入情。

    文学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著名散文家余光中先生曾说过:“我尝试把中国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又叠去,为了试验他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正是这种感性丰富的语言才体现了散文作品的意境美,而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真正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告诫我们:“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因此,对任何文学样式、文学因素的分析,都必须首先抓住语言,把握住这一点,就能从整体上体味和鉴赏文学作品。散文有“美文”之称,它首先美在语言,所以阅读散文要通过品味语言,抓住语言中具有美感的因素进行开掘,披文入理、析事入情来感知其艺术形象。我在指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时,就首先抓住了语言,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妙处等等。通过品味语言的抒情性、音韵美和图画美等特点,去领会文章的艺术特色。这节课,就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使学生获得了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境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从而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使他们得到审美的感受,领会到了作品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深刻内涵。

    2、重视诵读,反复吟咏、熟参深悟。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诵”,同样地,其他文学样式的意境、情感往往也是在反复吟咏中最佳的浮现出来,这也是一个形象再创造的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新教材也非常重视诵读和背诵。散文作品艺术景象的浮现,并非由分析、归纳、演绎而来,而多是凭借反复诵读去熟参深悟。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学生整体感知又将学生带入散文的情境和感情中。当然,朗读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读而读”,应融汇着“涵咏”和“妙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境界美、情感美,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这是文学欣赏的较高境界。所以,朗读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握重音、语调、语速、作者的感情基调等。通过诵读,使学生得出对文本的整体印象,感觉文章的气质

    3、领略意境,联想想象、情感体验。

    领略意境是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散文的意境构成应当包括三个要素:意象、意象之空白、人们的联想和想象。领略散文意境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想象和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联想、想象,鉴赏者可以“思结千载”“视通万里”,调动自己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情感思想等积淀而成的审美经验,把以前发生的事情,别处出现的事物融进意象空白之中,进一步补充、发挥,将文字符号形象化为生动活泼、色彩缤纷的生活画面,从而进入文学作品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去思考和领悟作家寄寓在文中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要是鉴赏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或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也发现不了作品中的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体味散文作品的意境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去完成形象的补充,这样才能欣赏到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时,就是善于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和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在指导学生领略意境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同时播放舒缓优美的曲子,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进行审美想像与审美联想,把学生带入了诗情画意中,让学生出之于口,入之于耳,了然于心,使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4、通览全篇,整体阅读、综合探究。

要上好散文鉴赏课,师生都一定要树立整体阅读的思想。在指导学生鉴赏时,要让他们通览全篇的基础上,从自然景物、作品的色彩、作家处理感情的方式、情节的发展节奏、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综合探究,这样才能切中了要害,得其主旨,此为“深入宝山,探骊得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