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复习题

 kjk1314 2011-04-26

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复习题

 

一、什么是院内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务人员的感染也属于院内感染。

二、医疗废物的定义是什么?

医疗废物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三、医疗废弃物如何分类?

(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激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四、何谓洗手?

将手上污垢和过客微生物清除的过程为洗手。

五、手部卫生包括哪一些?

医疗工作中,手部卫生指手的皮肤防护、洗手、手消毒、外科刷手。保持手部卫生是为了清除手部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效的重要措施。

六、医院工作中洗手的指征是什么?

(1)进入和离开病房前;(2)处理干净物品前和处理污染物品后;(3)无菌操作前、后;(4)戴手套前、后;(5)接触伤口前、后;(6)护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7)在高危病房接触不同病人或进行不同部位操作前、后;(8)使用厕所前、后;(9)护理感染病人或可能携带特殊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前、后;(10)与任何病人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

七、何谓洗手六步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五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一手握拳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一手握在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八、强调医务人员洗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手是医疗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工具”,90%的医疗护理工作需经医务人员的手来完成。

(2)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性感染途径引起,而手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3)医院的环境是一个大的贮菌库。外环境中有各种环节造成微生物污染。医务人员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手部会沾染各种微生物(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病毒、支原体等)。

(4)手是最主要的交叉感染的媒体,但由于手部生理结构,其是无法进行灭菌处理的(不能进行压力蒸汽灭菌、辐照、熏蒸)。而化学消毒剂长期使用对皮肤有损伤。

因此,只有经常性地注意洗手,将手部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才能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九、何谓手消毒?

消除或破坏过客微生物的过程。

十、手消毒的指征是什么?

从卫生学角度讲,手的消毒比洗手要求更严格,在以下场合必须实行手消毒:(1)实施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前;(2)接触伤口前后;(3)接触粘膜、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之后;(4)接触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之后;(5)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或新生儿之前;(6)护理具有传染性或有多种抗药性细菌定植的病人之后;(7)特殊情况下,可用手消毒代替洗手。

十一、感染性废弃物包括哪些?

感染性废弃物指感染病人用过的或沾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医疗用品。包括外科有关废弃物、消耗性医疗废弃物、塑胶类有关医疗废弃物、尖锐物品等。

十二、外科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外科废弃物包括手术切除脏器、肢体、死产、病理标本、胎盘、试验动物尸体及脏器。这些废弃物应用红色或特定的印有感染废弃物标记的塑胶袋盛装,要留有20%余地,封紧袋口后送去焚烧。

十三、消耗性医疗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消耗性医疗废弃物包括纱布、棉花、绷带等,这些废弃物应用红色或特定的印有感染废弃物标记的塑胶袋盛装,要留有20%余地,封紧袋口后送去焚烧。但微生物室、生化室、病毒室等标本、检体、培养基、吸管等应先就地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弃掉。

十四、传染性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传染性废弃物包括分泌物、排泄物、体液、血液、输注后的废水、废血、手术失血、引流物及接触过的一次性器物、剩余的饭菜等。固体部分可装袋、密封标记后焚烧;液体部分用含氯消毒剂高效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十五、换药操作时应如何做好隔离?

(1)应注意按隔离消毒的原则换药。先换无菌伤口、再换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不得进入换药室。有条件应设立隔离换药室。

(2)操作时,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应分开放置。

(3)腹带、敷料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严禁投在车、床、桌和地面上。

(4)污染物品按一次性使用物品和重复使用物品的要求,分别包装、消毒处理。

十六、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对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出了哪些建议?

(1)对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3)力争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临床标本。

(4)联合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

(5)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局部用药。

(6)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预防用药。

(7)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十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

(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3)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严格掌握适应症。

(4)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要有明确指征。

(5)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6)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7)严格控制预防用药,防止滥用。

十八、发热病人一定要用抗生素治疗吗?

一些医生条件反射地将发热与感染相连,不做进一步检查,就开出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很危险。必须强调抗感染药不是解热药,针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最合理的措施是不仅仅看到升高的体温,而应对病因作彻底探索。

十九、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可引起有哪些不良后果?

(1)对细菌的影响: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耐药基因转移,并转化为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甚至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

(2)对人体的影响:杀伤正常菌群,以致引起药源性疾病,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处于易感状态,从而发生感染。

(3)对感染的影响:由于用药不当,感染不仅未被及时控制,反而可能加重,甚至引起严重后果。

(4)对群体的影响:促使医院耐药菌株的形成并传播到医院外人群。

(5)对社会的影响:造成医院感染甚至暴发流行,加重人民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并使社会劳动生产力下降。

二十、抗菌药物的疗程应为多长时间?

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2~3日。病人体质好,急性感染病情不宜 、迁延者如急性肠炎,在病情基本控制后,可继续用药1~3日。病人体质差,感染症状较重者如败血症,在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可继续用药7~10日。

二十一、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药物因素:所选抗菌药物对病原菌无效或效力不强、用药剂量不足、给药途径错误和给药时间不正确。与其他药物配伍有禁忌或拮抗。

(2)致病菌因素: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二重感染,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3)人为因素:临床诊断错误,细菌检验报告错误(污染菌),未按医嘱给药或给药错误。

二十二、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是什么?

(1)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低的患者。

(2)耐药菌感染,难治的细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金葡菌等。

(3)重症或混合感染患者。

二十三、何谓外科刷手?

清除或破坏微生物并减少久居菌丛(常住菌)的过程。

二十四、外科刷手消毒的指征是什么?

(1)每次大小手术前。

(2)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3)接生或助产前。

(4)护理特别容易感染的病人前。

二十五、肥皂干燥保存的方法有哪几种?

肥皂干燥存放的方法可用线绳悬挂、多孔肥皂盒、磁性肥皂吸力器等。干燥存放可使细菌减少70%~80%。

二十六、体温表可采用何种方法消毒?

体温表可采用0.1%过氧乙酸2次处理法。即将清洗干燥的体温表放入0.1%过氧乙酸液浸泡5min后,再放入另一0.1%过氧乙酸液中浸泡30min,取出干燥保存。

二十七、氧气湿化瓶应如何消毒?

氧气湿化瓶消毒时,将湿化瓶各部位拆装后,浸泡于0.2%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溶液中,经30 min后取出,用清水冲净,再用皂水刷洗干净,晾干备用。连续吸氧患者,1周应更换2次湿化瓶,每日晨间用无菌蒸馏水更换湿化瓶里的液体。

二十八、何谓无菌区?

凡经过灭菌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如已铺好的无菌盘、已消毒过的手术野和穿刺部位等。

二十九、取放无菌物品应注意什么?

取放无菌物品应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本人视野内。操作时,手臂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操作时,严禁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三十、使用无菌包有何要求?

打开无菌包,应以消毒的手先揭去包布外角,再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无菌包一经打开,可保持4~24h,过时即视为污染。

三十一、使用后的无菌溶液保留时间应多长?

按照国家卫生部有关规定,无菌液体打开使用后,只能保留24 h,并应在瓶标签上注明使用时间。

三十二、无菌持物钳的最佳使用方法是什么?

无菌持物钳是用来夹取、传递无菌物品的工具。其使用最佳方法,是现用现打开灭菌的持物钳包,用完后即清洗、消毒、灭菌。这种方法,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持物钳。另外,在包装方面要求小包装,一钳一包后三钳一包装。包装可采用医用卫生用纸。

三十三、何谓隔离?

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病人和病员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或将感染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即称之隔离。

三十四隔离的目的是什么?

隔离的目的时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防止感染在病人、工作人员和媒介物中扩散,并最终消灭或控制感染源。

三十五、戴手套的目的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1)戴手套的目的是保护病人,防止医护人员双手遭受污染和损害。

(2)病人身上的微生物有可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接触病人或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防止感染。

(3)医务人员可能携带传染性微生物时,防止将获得的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

三十六、传染性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传染性废弃物包括分泌物、排泄物、体液、血液、输注后的废水、废血、手术失血、引流物及接触过的一次性器物、剩余的饭菜等。固体部分可装袋、密封标记后焚烧;液体部分用含氯消毒剂高效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三十七、在工作中对可能感染HIV的意外如何处理?

(1)HIV污染物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

(2)血液体液溅入眼、口内,应立即反复冲洗、漱口。

(3)即刻抽血检测HIV,3个月、6个月后复查。

三十八、何谓感染传播性途径?

感染传播途径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新宿主的方式。

三十九、何谓外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病人与环境。

四十、何谓内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本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及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

四十一、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2)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48小时后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3)病人入院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称医院感染。

(4)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的不同部位的感染(败血症除外)或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均属医院感染。

(5)新生儿经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亦为医院感染。

四十二、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或分泌物中只有细菌的定植,而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

(2)由损伤产生的炎症反应或由非生物性如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而产生的炎症等。

(3)婴儿经胎盘而导致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水痘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的感染,在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感染指征,不应列为医院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